楊靜楠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很多新媒體形式紛紛出現,媒體的發展進入到了深度融合發展的階段,無形中為電視媒體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在電視媒體的節目傳播中,新媒體所發揮的影響作用是不容小覷的,且被廣泛應用到了電視媒體當中,給電視媒體之前的傳播形式帶來了巨大變化。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眾多新媒體形式的出現也給傳統電視媒體的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和挑戰。電視媒體的新聞節目要想實現長久、穩健的發展,一定要注重與新媒體的融合,實現電視節目的創新發展,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傳播;策略
進入融媒體時代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的趨勢逐漸加強,社會媒體個性化發展和多樣化發展的特征越來越明顯,已經突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大幅拉近了與受眾的距離。在這種社會發展趨勢下,傳統媒體的發展面臨重大的挑戰。在新的發展時期,傳統媒體一定要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樹立起現代的發展理念,進一步增強與新媒體發展的關聯性,在節目傳播上進行改革和創新,探索一條適合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道路。
一、融媒體的基本內涵
隨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以及電視科技的快速發展,多種媒體形式之間產生了激烈的競爭,媒體要想實現更好的發展,只有聯合起來走媒體融合的發展道路。廣義上來講,媒體融合主要是指所有的媒體形式以及它們的相關要素之間聯合并融合。而從狹義上來講,媒體融合主要是指將不同的媒介形態進行整合,逐漸形成一種新的媒介形態,如手機電視、網絡廣播、智能閱讀器等。簡單來講,融媒體就是眾多媒體形式在傳播方式、傳播載體以及傳播方式等方面的融合,同時也包含了傳播機構和組織之間的融合。在未來的發展中,媒介機構要全面掌握各種媒介發展的趨勢,在立足自身的發展優勢基礎之上,盡量用最少的投入獲得更多的傳播途徑、最佳的傳播效果[1]。
二、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尋求創新傳播的必要性
(一)突破傳統電視新聞節目的固化發展
縱觀傳統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歷程,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四個發展階段,即起始階段、發展階段、成熟階段、瓶頸階段。在電視新聞節目的起始階段,節目的制作常會受到技術和設備方面的制約和限制,不管是電視新聞節目的內容,還是電視新聞節目的形式都比較穩定,主要是針對電視觀眾報道新聞事件的內容[2]。而在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階段,電視媒體技術和電視傳播設備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電視新聞節目的形式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出現了調查采訪、播報討論等形式,使電視新聞節目更加豐富多樣。在之后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逐漸走向了成熟,在電視新聞節目的內容上和形式上都越加豐富和多樣,收獲了大批的忠實受眾。經過了發展的成熟期,電視新聞節目發展也逐漸的進入到瓶頸階段,一些新聞節目的形式比較老套,新聞節目在內容上逐漸傾向于了娛樂化,且媒介之間的界限已經不再分明,電視新聞節目已經難以貼合人們的實際需求,逐漸喪失了大批受眾的支持。電視新聞節目要想改變這種現狀,只有通過改革創新來實現更大的發展,從而走出困局[3]。
(二)新媒體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優勢日漸明顯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已經進入到了信息化時代,隨之很多的智能電子產品也進入到了普通的大眾的生活當中。人們可以借助于網絡信息技術輕松從網絡上搜尋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種信息,不僅突破了新聞信息在傳播中的空間和時間限制,而且還使人與人之間的聯系和交流更加便捷,在線交流和溝通已經不再是夢想,給大眾帶來了全新的互動體驗。例如,人們可以登錄到愛奇藝、騰訊、芒果TV以及小米視頻等應用程序上,就可以便捷觀看各種電視新聞節目,再也不必每天準點盯著電視進行觀看。另外,隨著自媒體形式的快速發展,很多自媒體已經成為大眾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這些自媒體,不僅可以獲得自己需要的新聞資訊,而且可以閱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文章,觀看一些有趣的短視頻等,既豐富了生活,也娛樂了身心,增添了生活的無限樂趣。多種新媒體形式在人們生活中的出現,大幅降低了電視新聞節目的優勢,也喪失了電視新聞節目在人們心目中的主體地位。
(三)新媒體電視新聞節目在媒體市場競爭力的提升
當今社會是快速發展的社會,同時也是一個開放的社會。越來越多新媒體形式紛紛出現,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于很多新媒體來說,其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全民參與性,每個人都可以在新媒體上編輯信息、發布信息、參與互動等。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電視新聞節目傳播的專業性逐漸被弱化,越來越多的大眾在多元化的信息傳播平臺上自由進行新聞信息的編輯和傳播。例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有趣的事情,可以利用智能手機或是錄像設備將其錄制下來,經過簡單的處理和加工后上傳到傳播平臺上,在網絡環境中實現共享,不用再進行復雜的調查取證、研究分析等過程[4]。人們參與到新媒體的新聞傳播當中,不僅準入門檻較低,傳播的范圍較大,而且也與人們的現實生活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受到了廣泛認可和喜愛。隨著眾多新媒體形式的快速發展,新媒體在傳媒市場上的競爭優勢越來越大,所占份額越來越多,無形中給傳統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造成很大的壓力和困擾。
三、融媒體時代新聞傳播的基本特征
首先,媒介生態特征。進入到融媒體時代,媒介的生態性主要體現在高度的融合方面。以“三網融合”為例,其實現了電話、電視以及互聯網功能上的融合,特別是在語音、視頻、數據等方面的融合。這使得當今的媒介發展出現了內容和終端緊密結合的現象。媒介生態的變化,離不開人們實際需求的變化,且二者之間具有很強的關聯性。例如,當前人們幾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機,這種移動設備,一方面具有語音通話、視頻通話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具有游戲機、電視機、衛星導航等綜合性的功能,可以更好地滿足人們在生活、工作、辦公、休閑、娛樂、交通等方面的實際需求。而電視新聞節目在制作的過程中,借助于新媒體的優勢,也可以實現信息采編和接受的同步化。
其次,內容生產特征。在多種媒體進行融合的過程中,電視新聞節目可以突破形式和內容方面的限制,在統一平臺上實現運營。當前的電視節目的內容融合來看,主要出現了兩種發展趨勢,其一,對新聞內容進行了集成式整合;其二,對新聞內容進行了角度新穎的解析。從這兩種內容整合的趨勢來看,其本質都是相同的,就是凸顯出新聞內容的創新性。在融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和傳播的標準逐漸降低,普通大眾也可以積極參與進來,既可以成為新聞的編輯者、傳播者,也可以成為新聞信息的接收者。在這種發展背景下,要想獲得大眾的認可和關注,不管是在新聞信息的內容上,還是在新聞信息傳播形式上,都要展現出新意,才能吸引更多的受眾,獲得更好的發展。
最后,傳播受眾特征。在傳統的新聞傳播學中,受眾常被劃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社會群體類。在新聞傳播過程中,信息的接受常常是被動的,也呈現出分散的特征,且對信息的接收常常是意識性偏弱;第二,市場消費類。這類人群身處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對信息的接收具有較強的導向性,對新聞傳播具有較強的參與意識,且在其中能夠發揮出一定的積極作用;第三,權利主體類。這類人群既可以享受信息,也可以在信息傳播中發揮自己的知情權、傳播權以及媒介接近權等,在整個新聞信息的傳播過程中,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可以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主張和看法。
四、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的問題
(一)發展理念落后,創新意識薄弱
我們的社會是永恒發展的,任何事物要想獲得更好的發展,改革創新是不變的真理。在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傳播只有摒棄傳統的、落后的發展觀念,注重落實在體制、機制等方面的改革和創新,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獲得良好的發展前景。在實踐發展中,電視新聞節目長期受到新聞理論和工作經驗的制約和限制,在制作理念和發展理念方面出現了嚴重的滯后,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5]。
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新聞信息的傳播方和接收方已經不再具有明顯的界限,傳統意義上的新聞信息的受眾,有可能已經變成了新聞信息的生產者和其他新聞信息的接收者的“雙重身份”,當今大眾對新聞信息的選擇性逐漸增強,個性化的新聞信息需求更加明顯,他們常常會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對各種新聞進行解讀。電視新聞是大眾化的新聞傳播方式,但是其在新聞傳播過程中不能及時獲得大眾的反饋,在互動性上比較薄弱。另外,電視新聞節目的內容常常比較俗套,同質化嚴重。在中國廣播電視發展歷史上,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非常引人注目,并取得了不凡的成績,《新聞直播間》《新聞1+1》《東方時空》等都是非常優秀的新聞節目,受到了大眾的廣泛認可和喜愛。但是,從近些年的發展來看,電視新聞節目發展比較緩慢,似乎已經進入了瓶頸期,在新聞報道中呈現出的程序化、套路化問題非常嚴重。與此同時,在新聞內容的編排方面也顯露出了獵奇化、煽情化、媚俗化的問題。總之,很多電視新聞節目在內容和形式上的發展觀念落后、創新不足的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了自身發展的腳步。
(二)傳播技術不能及時更新,嚴重制約了傳播能力
在新媒體的環境中,電視臺要想進行電視節目的有效傳播,是需要專業技術和專業設備進行支撐的。在實踐發展中,很多電視臺會受到管理經營機制的制約,存在資金投入不足、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有限等問題,對新興技術的研發和先進設備的購置方面遠遠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當前,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被廣泛應用到了新聞生產中,展現出了強大的發展優勢。而很多新興科學技術未能在電視新聞節目的制作中發揮應有的優勢。
(三)新媒體迅速崛起,在傳媒業中逐漸占據主導
在傳統的媒體行業中,廣播、電視與報紙是最主要的傳播方式,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然而,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近些年新媒體迅速崛起,并展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傳統媒體對信息收集與發布的壟斷,越來越多的人們愿意從互聯網平臺上獲取新聞信息,從而導致電視新聞節目的權威性和主導地位受到極大的挑戰。對于青年一代來說,他們明顯地對新媒體更感興趣,而中老年群體對新媒體的認知也在逐步深化,新媒體的主導地位已經顯現。
五、融媒體時代下有效提升電視新聞節目傳播能力的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勇于承擔社會責任
進入融媒體時代,媒體傳播的格局更加復雜,傳播的方式也逐漸多樣化。電視新聞節目承擔著信息傳遞、宣傳主流價值觀、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重要職能。因此,在發展過程中,電視新聞節目需要做好自身的發展定位。
一方面,在社會發展中,電視新聞節目是一種大眾化的信息傳播工具,其傳播的信息真實性和可靠性較強。因此,電視新聞節目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引導大眾接收真實的新聞信息,勇敢揭露那些虛假的新聞信息,有效提升電視新聞節目的公信力和影響力,成為大眾信賴的新聞信息傳播媒介。
另一方面,電視媒體要發揮好社會輿論引導作用。在融媒體時代,很多媒體將利益的獲取作為第一追求,對大量的低俗信息內容和非主流的價值觀進行制作和宣傳,這些新聞媒體的不良行為很可能會起到一定的煽動作用,從而發生一定的群體性的負面輿情事件。如果處置不當,可能會造成一定的社會危機。因此,電視新聞節目一定要守好紅線,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多弘揚社會主流價值觀和正能量,對大眾進行正確的輿論引導。
(二)重視媒體融合發展,積極推動新舊媒體間的深度合作
一方面,要客觀認知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關系。兩種媒體形式在本質上都有共通性,并不是互相取代的關系,而是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關系。在實踐發展中,傳統媒體要注重發揮自己的優勢,注重新聞節目的深度解讀和社會輿論的導向。而新媒體則要在新聞的傳播速度和傳播范圍上發揮自己的優勢。
另一方面,要注重新聞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業務能力。新聞工作者是新聞節目傳播的主要參與者,他們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直接影響著節目的質量。因此,高素質的新聞隊伍將對媒體融合發揮積極的作用。
(三)注重提升電視新聞節目的品質,做好輿論導向
在新聞工作中,媒體傳播的新聞節目的內容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影響著新聞傳播的形式和手段。因此,一定要注重新聞的內容建設,同時也要做好對受眾的把控,有針對性地進行電視新聞節目的選題和傳播,不斷提升受眾的認可度和忠誠度。
(四)重視技術更新,進駐新媒體平臺
融媒體時代下,眾多新媒體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已經成為了電視媒體發展的強大動力。因此,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一定要尊重科學發展規律,將自身的發展與新媒體的發展積極融合,積極轉型,不斷提升自身發展的活力與動力。
六、結語
在融媒體世代下,電視新聞節目的發展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生存和發展壓力。電視新聞要想提升自己的發展活力,一定要緊跟社會發展的步伐,注重技術的更新換代,積極探索與新媒體融合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 田連友.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傳播路徑與策略[J].科技傳播,2019,11(24):41-42.
[2] 李東華.融媒體視域下電視新聞節目傳播的創新策略[J].傳媒論壇,2020(3):19+21.
[3] 吳澎.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傳播策略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0,22(21):157-159.
[4] 王英.融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節目的傳播策略探析[J].傳播力研究,2019,3(24):45.
[5] 趙卓.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節目的傳播策略[J].記者搖籃,2019(1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