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物是一門探究類學科,并且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其中很多的知識內容都可以應用于日常生活,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隨著教學事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在現階段的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學手段日益多樣化,但是仍然存在創新力不足的問題,需要教師提高重視。文章對高中生物創新化教學手段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中生物;創新教學;手段分析
作者簡介:丁江濤(1990—),男,甘肅省白銀市平川中恒學校。
在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保證完成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任務,更重要的是要通過高中生物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應注重學習方法和技巧的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拓展,通過創新化的教學手段,達到更好的高中生物教學效果。
一、 高中生物教學現狀分析
(一) 教學思想滯后
受傳統應試教學觀念的影響,部分教師更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學生個人綜合素質的培養。在高中生物教學實踐中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培養的教學要求早就被提出,但是部分教師的教學思想較為落后,不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缺乏既能有效培養高中生綜合素質又能完成生物教學任務的方法[1]。同時,“雙減”政策的頒布,對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高效完成生物知識的講解。這樣一來,為了順利完成教學任務,部分教師將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知識教授上,根本無暇顧及學生個人的發展。其實,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學習成績是呈正相關的。如果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升,那么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加強,他們在生物課堂上就能夠更快地完成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二) 教學手段單一
為了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部分教師通常會選擇應用最多的、不容易出差錯的傳統教學方式,即教師講授、學生傾聽,但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使學生失去學習生物的興趣,同時還會加重學生心理上的負擔,嚴重影響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學手段單一是教師缺乏對高中生物教學的思考和分析的表現,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無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很難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由此產生的惡性循環不容忽視[2]。因此,教師應該積極地進行教學探索,轉變這一教學現狀,通過對教學方式的創新和對先進教學設備的應用,打造更好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全身心投入高中生物課程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通過對學生綜合素質進行培養的教學手段,能豐富高中生物課堂的內容和形式,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主動參與到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當中,從而提高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讓學生能夠在生物課堂上有所收獲。
(三) 缺乏健全的評價體系
高中生物教師不能及時發現教學問題,并做出改變,進行更好的教學設計,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們缺乏一套健全的教學評價體系。不少教師會定期對學生進行評價,以幫助學生找到學習狀態,但是仍有一部分教師忽視了對課程的評價,對高中生物的整個教學過程沒有全面性的掌握。在教學出現問題時,這部分教師不能很好地根據課堂狀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及時做出轉變,只是一味地關注教學進度,沒有考慮到高中生物課堂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對很多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高中是決定未來人生的關鍵時期,也是個人學習能力與個人綜合素質養成的關鍵時期,但部分教師沒有做到對學生進行有效評價,沒有重視學生的個人發展,對學生在課堂上的一些不良表現和學習方式沒有及時糾正,不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因此,健全評價體系是進行高中生物創新化教學非常重要的一環。
二、 高中生物創新化教學手段
(一)注重學生差異性——舉辦課堂辯論賽
每個人的成長環境和生活經歷都是不同的,因此高中生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特征、學習習慣和不同的學習能力,如果教師采用等量齊觀的教學方式和內容,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甚至會對學生的生物課程學習和個人的全面發展產生阻礙[3]。特別是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思維、學習能力等相對抽象的內容進行培養時,教師更不應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思維特征,給予學生充分的關懷,因材施教,應用不同的教學手段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和差異性,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使得學生的學習能力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比如在學習《生物技術的安全性和倫理性問題》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思考和偏好,有的學生更贊同生物技術的發展確實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多的好處,有的學生則更贊同對待生物技術的發展需要謹慎,其為人類的自然發展等帶來了不小的沖擊。教師不應將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學生,要尊重學生的想法,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因此,教師可以組織一場關于生物技術的發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的辯論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思考選擇隊伍進行辯論。辯論賽中,學生能夠充分發表個人的看法,自由地討論分析,使自己的個性化思考得到充分表達。教師則需要對辯論中學生一些錯誤的表述進行糾正,引導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學會辯證地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創設生活情境
學以致用,學習的目的正在于此。因此,在開展高中生物教學時,教師要努力把枯燥的、難理解和把握的理論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引導學生聯想并回歸現實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理解和應用高中生物知識,以使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更加高效。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度很高,部分教師為了防止學生影響課堂紀律,往往會抑制學生的思維發散,以使學生全身心進入學習狀態,但這往往適得其反,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對課程失去興趣[4]。其實,教師應該利用好學生活躍的思維,積極地對其進行引導,順勢而為,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
以《種群和群落》這一章節的教學為例。種群和群落這兩個名詞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以高中生的知識儲備難以深入理解這兩個名詞的概念,因此,這一章節的教學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對此,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引入生活實例,列舉生活中的種群和群落的例子,比如鯉魚是一個種群,而池塘里所有的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則是一個群落。這些形象生動的、學生可以直觀感受到的實例能加深學生的理解。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獨立思考身邊類似的種群和群落的實例,并在班級中分享。此外,教師也可以以小考題的形式向學生提問,大家共同探討,這樣既能夠完成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任務,使課堂更加具有靈活性和趣味性,又能提升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舉一反三的思維能力,一舉多得。
(三)注重創新能力培養——開展創新性教學
近些年來,創新一詞進入人們的視野,當今社會最需要的便是創新型人才。創新思維比較依賴后天的培養和引導,換句話說,創新思維的可塑性較強,只要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引導和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5]。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是一個時代發展的驅動力,也是實現個人進步和發展的加速器,具備創新思維的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另辟蹊徑,從不一樣的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為個人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首先,教師要以身作則,在進行課程設計時便采用創新性教學方式,積極地利用智慧化的教學手段。這樣一方面能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創新思維為學習生活帶來的巨大便利,促使學生以教師為榜樣,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另一方面也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教學。其次,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分析問題時,不斷啟發學生從新的角度思考,進行思維的發散,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最后,教師可以在高中生物課堂上積極探索基于實踐的創新教學方式,通過實驗課、手工課等形式,讓學生進行創新性設計,或者定期給學生當小老師的機會,讓學生根據教學內容,上一節生動的生物課。讓學生參與教學環節的設計,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四)探索智慧化教學模式——利用信息技術手段
互聯網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帶來了許多便利,特別是對于高中生物這種需要學生開拓視野的綜合性、應用性學科,更是大有益處。教師運用智慧化的教學手段,能夠更好地推動課堂的開展,展示一些在課堂上由于受到教學環境、教學設備、教學時間等限制而無法完成的生物教學實驗,幫助學生理解其中蘊含的生物知識。同時,生物學科的探索是無止境的,僅僅依靠教材展開教學局限性較大,不利于學生的發展,而借助智慧化的教學平臺,可以開展第二課堂和微課堂等,實現課程內容的跨時空共享。此外,借助智慧化的教學模式,還能為學生和教師的教學互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彈幕留言、討論組等形式,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從而營造良好的高中生物學習氛圍。
比如,在進行《實驗室的基本安全規則》相關內容的學習時,由于每所學校的教學條件不同,生物實驗室的器材配備從數量到種類都不一樣,學生可能受教學條件的限制,無法全面了解實驗室相關規則。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互聯網,為學生播放一些介紹實驗室和實驗室器材的視頻,還可以通過flash動畫,對實驗器材的使用等進行場景模擬,同時也可以借助互聯網帶領學生了解其他設備先進的生物實驗室,為教學的開展提供更多途徑;在課后,還可以讓學生自行到網上搜索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實驗器材,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討論組中與同學和老師一起討論。同時,針對顯微鏡等大型且較昂貴的實驗器材,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展示顯微鏡的使用方法,通過放大等功能,讓學生看清設備的構造和細節,加深學生對實驗器材的認識。
結語
綜上所述,創新化教學手段帶給學生的有益影響較多,同時對高中階段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也能夠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豐富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內容,創新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方法,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在掌握生物知識的同時,更好地實現個人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黃璇.新課程背景下中學生物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2.
干常春.促進生物學概念教學的課堂教學技能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1.
商麗穎.淺談課堂導入在生物教學中的重要性[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7):78.
張娜.高中數學課堂導入方法及案例分析[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2.
黃璇.新課程背景下中學生物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