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學習中,課后作業既是對教學內容的進一步鞏固,也是展示教學內容、檢驗學習成果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課后作業能使師生共同達到教學目的。為更好地保證作業有效性,提升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文章針對目前農村學生作業布置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基于實際教學需要,結合作業內容設計、作業形式改進、網絡教學平臺應用等方法探討了提升農村學生作業效能的措施。通過前期調研和應用實踐,文章總結出三條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提升農村學生作業效能的措施,以期為提升農村學生作業效能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網絡教學平臺;農村學生;作業效能
作者簡介:崔凱(1990—),男,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第五中學。
畢毅(1989—),男,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王村中學。
一、背景分析
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從世界范圍來看,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和工業革命正在悄然興起,重大科技創新正引領著社會生產的新變革,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正在不斷重塑教育形態,知識獲取和傳授的方式、教和學的關系正在發生深刻變革。人們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多元化,越來越需要更高質量、更公平、更有個性的教育。自2017年以來,山東省淄博市逐步引入了先進的網上教學平臺,如洋蔥數學、智慧課堂、空中課堂等,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不但要利用現代的網上教學平臺,而且要學會使用高效的教學方法。
二、農村學生作業現狀分析
(一)城鄉課后作業質量差距大
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義務教育的發展,城鄉之間教師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但是教育質量差異并沒有太大的變化,這也逐漸成為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個實際問題。課堂教學與課后作業是影響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農村學校的課堂教學因素在教師的直接控制下表現得比較好,但課后作業質量的差距卻越來越大。城市的學生可以得到高水平的父母的指導,可以利用大社區的環境來組建學習小組;而農村的學生(包括大量的農民工子女)并不具備以上的條件,除了極少數有天賦的學生,大多數的學生在完成課后作業時遇到了困難,不得不放棄。在做作業時,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長期下來,可能會出現“不做”“抄”等現象,導致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學習效率下降,而第二天的作業就更不用說了,這是一個惡性循環。長期來看,鄉村學生的作業效率會大幅下降,教學質量也不會有很大的提高[1]。
(二)作業設計形式單一,趣味性不足
筆者通過對農村中學的調研,發現當前部分農村中學的作業安排存在隨意性和單一性,一些教師沒有真正理解其價值和意義。課后作業一般都是一些簡單的練習冊、習題集和抄寫作業,很少有課外拓展的內容,造成學生主體作用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課后的鞏固和課后作業的效果也不盡如人意。長此以往,這種枯燥無味的作業會使學生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從而對學生的學業造成不良的影響。
(三)作業反饋不及時
學生的作業不能及時地得到反饋,而且不能很好地反映問題。昨天的作業教師要等到第二天才能講解,錯過了最好的機會。當一個學生發現問題的時候,他的好奇心是最強烈的,但是教師卻不能及時幫助他,導致教學效果不佳。
三、農村學生應用在線作業的積極意義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寓教于樂是全體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在線作業因其風趣幽默、形象生動、形式多樣而深受廣大師生的歡迎。在線作業運用生動、形象的教學手段,以及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教學方式,例如“一塊作業”“ForClass”“QQ群”等多種呈現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有設置諸如情境問答等網絡游戲,既能吸引學生,又能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也能讓他們在游戲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二)使課堂教學和線上教學保持一致
線上教學是對課堂教學的一種延伸、鞏固和擴展。在線作業是線上教學的一部分,它與課堂教學的進度保持一致,將作業擴展到網上,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開闊學生的眼界。
(三)提升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
與傳統的書面作業相比,在線作業更能有效地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在使用在線作業后,學生的學業表現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他們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積極性都得到了較大的提升,從而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將在線作業與傳統的書面作業相結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能有效緩解城鄉教育差距
在在線作業中,學生不僅能掌握大量的知識,還能找到總結式的在線作業的學習方式,為其他同學提供很好的參考。在線作業作為可以在農村中學開展的一種新型的課后作業,它不僅是緩解城鄉教育差距的有效途徑,而且是緩解城鄉教育矛盾的重要途徑。隨著網絡在我國農村地區覆蓋范圍的擴大,對增強人際交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能夠將其正確地運用到教育活動中,學生、家長、教師和學校都會從中獲益。
四、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提升農村學生作業效能的途徑
(一)利用網絡教學平臺使課后作業布置具體化
在作業布置中,最關鍵的是要充分利用作業在學生的課外活動中的作用,從而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鞏固和提高學習技能。所以,在以這種目標為導向的前提下,教師必須將作業具體化,以免學生對作業的理解產生偏差。這樣通過網絡的功能向學生呈現作業更為清楚,可以讓學生對作業的要求和內容有更具體的了解。
(二)利用網絡教學平臺促進家校合作,及時督促學生完成作業
大多數農村學生由于缺乏自主學習能力,無法很好地完成課后作業。所以,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為家校之間的互動提供一個契機,讓父母在課后作業中起到監督和引導的作用。同時,這個網絡教學平臺還可以針對父母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答,讓父母在輔導學生完成課后作業的時候,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教師要和家長溝通,讓他們了解到自己的孩子的教育和學習,及時督促學生完成作業。
(三)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布置多樣化作業
對農村學生而言,最大的問題在于作業的形式太過單一,大量的抄算作業不但沒有起到與生活緊密相連的效果,反而會讓學生對作業產生抵觸心理。利用互聯網平臺,讓課后作業更趨于多元化,讓學生在做作業的同時,也能更好地發揮他們的主動性。比如,布置在線作業時,可以讓家長也參與進來,在這個過程中,給予那些做得較好的學生以及他們的家長肯定和獎勵,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加強家長對自家孩子做作業的督促。此外,在作業的安排上,網絡教學平臺可以提供更多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參與到各種社會實踐中,從而提高學習效率[2]。
五、農村學生在線作業的實踐案例
(一)網絡教學平臺在初中英語聽說作業中的實踐應用
在英語教學實踐中,由于聽力和口語訓練的欠缺,英語聽說成了學生的軟肋。由于中考采用的是人機對話,而不是人與人面對面交流,因此,如果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進行聽力和口語練習,他們很難熟悉人機對話的特性。為改善當前農村學校英語聽說教學的現狀,全面提升學生的聽說能力,教師可以借助網絡教學平臺的共享性、互動性、自主性等彌補英語教學中聽說能力訓練的缺陷。在人機對話考試的大環境下,利用網絡進行英語聽說能力培訓已經成為當前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輔助手段[3]。
互聯網對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初一的學生剛從小學升到初中,他們的可塑性很強,只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他們的聽力和口語能力就會得到很大的提升。互聯網不但能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而且還能讓他們有開口說英語的機會。另外,通過在線評分系統,教師可以及時糾正學生的發音,提高學生口語的流利度。經過一學期的聽說訓練后,大部分學生有勇氣用英語做演講,期末考試的結果也表明,互聯網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提升。
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學生可以在課后進行15分鐘的模擬練習,并能及時更正錯誤。同時,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實時反饋和監控的作用,可以使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不斷增強。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養成,學生就能從中獲益,從而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
網絡教學平臺在初中英語聽說作業中的實踐應用,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在實際應用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
1.評分不靈活。該平臺按特定的參數評分,只要在其參數范圍之內即可得分。所以,一些頑皮的學生盲目地閱讀都能得分,但也有一些學生的發音很有特點,卻很難拿到高分。
2.機器領讀中的語音語調稍顯生硬,要求太高。直到現在,機器仍然無法完全模擬人類的聲音,它復制了錄音中的聲調,卻沒有反映出每個人的發音特點。
3.對網絡具有較高的要求。農村地區網絡信號較差,網速較慢,經常出現無法開啟網頁、無法上傳學生閱讀的分數、無法及時查看學生的學習成績等問題。
(二)ForClass知慧云作業在物理作業中的應用
ForClass知慧云作業是在同步題庫測評系統的基礎上,通過智能的評估和分析,幫助教師減輕負擔,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促進家長協同教學,為學校的輔修數據和校本資源提供積累的教與學應用平臺。ForClass知慧云作業系統構建了三大核心模塊:輔助作業、輔助作業的評價與分析、教學管理與評價。在產品結構方面,ForClass知慧云作業提供了多個平臺,支持學生、家長、教師和學校的管理人員共同參與,并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了測試的核心能力(Android和iOS)。
在實踐中,ForClass知慧云作業可實現智能組卷,可按難度、題型、知識點覆蓋率等自動生成試卷,實現分層作業、個性化作業,并可定制模板,滿足不同的考試和教學要求。單題設分,自定義題型,實現了試題的在線設置。
ForClass知慧云作業支持各種作業(在線和離線)的智能批改,極大地節約了教師的時間。網上的客觀題,是由系統自動給學生評分的,教師只需要批改一下主觀題就可以了。對于線上作業,學生可以將答題卡的照片通過手機等各種終端設備上傳到測試系統中。教師可以對每一位學生、每一道試題、每一套試卷進行文字、語音、視頻等形式的評估和指導,從而使教學評估更加完善、合理和科學。
作業批改完成后,能夠自動生成一個多維、可視化的測評報告,該報告是基于項目反饋的理論模型,科學地為學生提供多維、綜合、個性化的診斷報告:作業(考試)評價和解構、知識點評價和建模、各學科能力評價和建模。多種圖形的展示,形象、直觀且清晰,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到自己對各個知識點的掌握程度、進步歷程、各種能力與技巧的相關程度以及改進的方法。
通過對班級作業進行科學的分析,建立班級知識圖譜、班級錯題簿等,教師能夠隨時了解自己要重點教學的內容,并實時監測教學效果。通過對每一位學生的分析,教師能夠更好地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從而實現分層教學與分層作業。
結語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網絡技術已經滲透進人們的生活,許多學生是上網愛好者,因此,在這種環境下,讓他們在網上自由地做教師布置的作業,不僅可以滿足教師的教學要求,還可以促進他們的學習。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積極作用,既能促進學生的學業進步,又能提升農村學校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張裕剛.對中學生課后作業現狀的調查與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6(6):226,228.
王信,吳栓栓.農村小學有效利用網絡引導學生完成課后作業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上),2018(10):53.
趙勤.網絡平臺在初中英語聽說作業中的作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6(4):75-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