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的視覺體驗隨之改變,新聞媒體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間相互互補、協同發展。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主流媒體始終堅持以內容為基礎,不斷鞏固自身的輿論地位,這也是業內所達成的共識。處于前沿陣地的主流媒體的播音員主持人要始終堅持“內容為王”,更好地踐行“四力”。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播音員主持人;“四力”
在新媒體時代下,如何提高新聞的輿論引導力、影響力、傳播力和公信力成為當下新聞傳播媒體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那么,該如何提升新媒體時代播音員主持人的綜合素質也成為當下播音員主持人必須面臨的新課題。當今時代,播音員主持人應該堅持“內容為王”,以提升個人業務能力為重要引導,與時俱進、不斷革新。尤其在工作中融入新媒體,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最終才能不斷呈現出高質量的節目。
新聞工作者要不斷學習新鮮知識、熟悉新領域,使自己的視野得到拓寬,同時也能增強自己的本領,不斷地加強研究和調查,從思想角度武裝自己。云南廣播電視臺始終堅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聞工作的重要指示,不斷改革創新,推進新媒體融合發展。特別是將隊伍的錘煉建設放在創新發展的核心位置,以“四力”錘煉為抓手,擔起“展現新氣象、新風貌”的政治責任。同時,全面提升播音員主持人的政治品格、服務精神、創新能力、綜合質量,有效提高播音員主持人在新聞宣傳工作中的引導力、傳播力、影響力和公信力。
一、播音員主持人踐行“四力”,始終堅持黨的領導
作為播音員主持人,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水平,為播音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播音員主持人要始終踐行以增強“四力”為指導方向,真正做好新時代的宣傳員,為新時代的新聞報道添磚加瓦[1]。
二、播音員主持人踐行“四力”,報道內容真實可信
(一)播音員主持人打破陳規
在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的傳播方式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播音員主持人的綜合素質得到了全面的提升,除了直播之外,還可以借助無人機進行拍攝,同時,可以借助更多的視頻軟件進行傳播,無形當中提高了新聞傳播的效率,有時還可以運用VR進行現場呈現。我們在傳播信息的同時,不能忘記新聞的基本原則。尤其作為一名播音員主持人,更需要一顆質樸的心,積極地實地走訪,用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真正參與到新聞報道當中,從而感受新聞事件的溫度[2]。
(二)播音員主持人積極參與現場報道
在各種短視頻快速發展的當下,播音員主持人要學會轉變思路,參與到報道環境當中,直擊新聞背后,將新聞背后的故事傳遞到受眾當中,同時也跟觀眾分享自己的感悟,將真情實感傳達出來[3]。
例如,2019年10月舉辦的“長江之戀——長江流域十二省市國慶主題晚會”活動。這場活動聚集了長江流域十二省廣播電視電視臺主持人(含作者)作為主持人、記者深度參與到現場報道。播音員主持人前往長江流域重要城市,一起進行全媒體采訪報道活動。
2019年11月舉辦“青山綠水皖江行全國廣電媒體踐行‘四力’融媒體采訪安徽行”活動,在這場活動當中,聚集了全國主要的廣播電視臺的記者,為了揭示背后的真相,播音員主持人前往實地考察,進行為期一周的采訪報道,在此次的跟團采訪報道過程中,大部分的同行都結合網絡信息技術發布報道。這種方式不僅新鮮,而且傳播速度非常快,形式多樣[3]。
(三)播音員主持人踐行“四力”,新聞報道有跡可循
播音員主持人只有真正走出去、引進來,豐富自己的思維能力,才能對新聞事件有一個整體的認知,調整語言表達方式來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同時,能夠深刻地感受到新聞脈絡的清晰線路[5]。
2020年2月,我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大賽激烈進行,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副總監馬勇在接受采訪時指出,現在的播音主持人,要積極轉變思想,要從傳統時代的思想枷鎖當中掙脫出來,真正走進基層,感受人民群眾的內心。特別是在新媒體時代的大背景下,他們要具備記者播報編輯的能力。通過這樣的大賽,能讓播音員主持人充分認識自己的職責,感受人民群眾的想法,真正了解當下新聞發展的趨勢,在報道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思考,才能真正打動現場的評委以及觀眾,拉近自己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在大賽當中,選手田靖華參與到現場實地考察中,對“喜憨兒”洗車房的故事進行深入的報道?!跋埠﹥骸笔峭饨鐚σ蝗盒闹钦系K患者的統稱。在深圳有一群努力奮斗的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贏得了人們尊重,在實地采訪過程當中,選手跟這群孩子吃住在一起,還跟著學習洗車的技巧,選手在跟這群孩子的接觸過程中,有一位從甘肅來這邊上班的孩子,在學習和掌握了相應的基礎知識之后,有了更多的工作機會,同時也獲得了相應的報酬,這群孩子會給自己的父母寄去自己的禮物。在這些鏡頭之下,孩子們享受著自己的勞動所得,感受生活的美好,并且在當地政府的幫助和支持之下,“喜憨兒”洗車房一步步用“造血”代替“輸血”,通過自己的辛苦勞動獲得報酬。這一群自食其力的孩子開啟了我們的新視野,給觀眾呈現出一幅積極向上、努力奮斗的畫面。選手運用自己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真聽、真看、真學、真感受,給觀眾展現一篇質樸溫暖的報道,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6]。
三、播音員主持人踐行“四力”,新聞播報情誼動人
通過運用講故事的方式來播報新聞方式,是完全打破常規的新聞報道方式,它使新聞報道內容更具吸引力和沖擊力,通常來說,通過用故事化的表現手法來撰寫新聞,特別是關于場景設計,其中,涉及的對話描寫,充分地展示出新聞的內涵,從而向人們傳播更具價值的信息。播音員主持人要始終堅持踐行“四力”,對話描寫過程當中來呈現整個新聞故事的內容,這樣的形式更具說服力和吸引力[7]。
2021年6月10日上午10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特別節目《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今日中國》云南篇播出,節目以水陸空立體直播的形式進行,這種打破常規的傳播方式,全景式地展現出彩云之南的特色,云南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含作者)、記者深度參與,在云南多個具有代表性的報道點進行深入直播報道,為觀眾帶來了鮮活生動的新聞現場。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下,每天都有新聞在上演,但是并不缺乏講新聞的方式。作為播音員主持人應該樹立正確的觀念,除擁有一雙慧眼之外,還要不斷地強化自己的政治、文化以及政治領悟,在新聞播報的過程當中將整件事情全面地反映出來。播音員主持人在踐行“四力”的過程中,始終要堅持走出去,獲得更多新鮮的故事[8]。
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大賽過程中,選手劉仲萌的播報,是從一位身患阿爾茨海默病老兵的記憶出發進行論述,其在介紹過程中,通過轉化自身的角色,讓觀眾觀看過程中產生共鳴,更好地理解所傳遞出的信息,同時也能感受到患者的內心世界,從而讓觀眾感受到整個過程和新聞的價值,吸引觀眾。在這個過程當中,體現出自己的新聞主題——信念的力量[9]。
劉仲萌開場以醫生和患者之間的對話為切入點,從而快速地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在后續的鏡頭展示當中,他以客觀的形式呈現出一位老兵對于國家的忠誠和信任,在這個幾分鐘的鏡頭當中,我們能感受到信念的力量,給患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獲得了無數觀眾的好評,在這份新聞播報當中,劉仲萌充分結合自己的經驗,運用自己的眼力和腦力,設計了一個非常獨特的開場,并且為觀眾呈現了一個很好的故事,拉近了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作為一名播音員主持人,要學會用心感受、用心體會,才能使展現出的新聞吸引觀眾,與之產生共鳴[10]。
四、播音員主持人踐行“四力”,更明確媒體人所肩負的責任
隨著新聞播報的不斷完善,作為播音員主持人,應該明確自身的職責,形成有效的影響力。在新聞媒體當中,真正地發揮團隊力量,讓新聞宣傳更具影響力,推動當下播音主持行業的發展,當下的新聞媒體傳播過程都是由一個專業的主持人構成的團隊,這將直接決定新聞播報的整體質量。真實性是新聞報道的基礎,對于一些不太適合新聞傳播的照片或者信息,又或者是虛假新聞的宣傳,都會造成非常惡劣的社會影響,這也是信息傳播的核心。
例如,在2021年12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通倫共同出席中老鐵路通車儀式,云南廣播電視臺在衛視頻道、都市頻道、公共頻道及“七彩云端”APP同步進行“春融萬象路入云端——中老鐵路開通直播特別節目”融媒體直播。云南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含作者)、記者深度參與現場報道,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時刻。中老鐵路作為“一帶一路”實踐新典范,是提升中老兩國在南亞東南亞地區合作和互聯互通水平的重要紐帶,也是加快我國西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劑”,對提升我省新一輪對外開放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五、播音員主持人踐行“四力”,在創新創優中錘煉
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四個意識”,推動新時代云南省經濟社會發展。云南廣播電視臺抓住省委省政府重大工作部署,通過開展集中調研,充分論證的方式,推動全省作風大轉變,積極為人民服務。云南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和亞寧表示,2021年,云南廣播電視臺內容精品頻出,我們會著力加快融合,在形成全媒體傳播格局上下功夫、見成效,對于重大宣傳以及重大活動都會產生無限的影響,隨著新聞媒體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新聞傳播力量更是無窮,體制改革也在不斷地推進,新聞隊伍的建設愈加完善,產業經營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新聞內涵和價值無處不在。
云南廣播電視臺深入了解受眾需求和現實需要,對節目價值進行深入的挖掘,全媒體新聞中心重點打造《新視野》欄目?!缎乱曇啊防谩捌卟试啤逼脚_,整合資源,推出新媒體產品。欄目的定位不再刻意追求新和快,而是著重提升新聞的深度和廣度,深入地解讀國際新聞中的熱點。欄目設置“頭條主打”和“主題式報道”,每期節目選取1-2個主題新聞,運用“主持人播報+北京演播室嘉賓視頻連線”的方式,形成了“新聞熱點+嘉賓解析”的節目樣式。同時,節目注重深度解讀,還體現在對同一新聞事件的跟蹤報道上。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發生后,《新視野》派出“記者+主持人(含作者)+攝像”的采訪組奔赴日本,在日本東京、大阪、橫濱進行了為期兩周的實地探訪。采訪組深入一線,采訪當地的居民、污水處理廠長工作人員、政府官員、大學教授,詳細了解了大地震發生之后的環保問題,聚焦老百姓關注的熱點,制作了《東京灣污水排放》深度系列報道,播出之后獲得業內和觀眾的好評,榮獲當年電視新聞類報道一等獎。
《新視野》在泰國、緬甸還設立了記者站,前方記者在一線對同一新聞事件連續幾天持續報道新聞進展,如泰國紅衫軍沖擊東盟峰會、斯里蘭卡打擊“猛虎組織”、印度大選等選題,欄目就某些話題制作了特別節目。同時邀請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走進電視臺主演播室,與主持人面對面交流,對新聞事件進行全景式解讀,取得了非常好的收視效果。播音員主持人也成為新聞傳播的核心參與者,積極參與節目選題、策劃,受到了人民群眾的信任,自身綜合素質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播音員主持人不僅要擁有專業的播音能力,同時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力,真正貫徹“四力”,從而更好地踐行“四力”。在新媒體時代下,播音員主持人要始終秉持真實事件的反饋,做好報道前的準備工作,真正挖掘新聞背后的內涵,只有不斷地加強相關學習,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實力,親身參與到實地走訪中,了解新聞現場的各種事件,拓寬自身的視野,從而融入更多自身的思考,了解事件背后的真相,更好地服務于人民群眾。
六、結語
播音員主持人是新聞隊伍中的核心力量,他們對新聞傳播具有獨特的影響力,他們的“四力”強弱,成為影響廣播電視傳播效果的重要標準。因此,播音員主持人要不斷創新方式、錘煉自我,培養“四力”,培養愛國情懷,引導觀眾了解新聞事件背后的真實故事,提升新聞播報的專業水平,成長為思想堅定、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新聞傳播代言人,為新媒體時代黨的理論宣傳工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王凈.新媒體時代播音員主持人增強“四力”思考[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21(5):84-86.
[2] 茹斐然.淺議新媒體時代播音員主持人的使命擔當[J].視聽縱橫,2020(2):89-91.
[3] 田唯亮.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工作者強化“四力”途徑[J].西部廣播電視,2019(23):161-162+201.
[4] 談秀彩,林曉靜.融媒時代廣播記者增強“四力”的實踐與思考——以《奔跑吧!第一書記》全媒體報道為例[J].新媒體研究,2020,6(19):79-81.
[5] 宋池.新媒體時代電視節目主持人面臨的挑戰及對策分析[J].記者觀察,2020(27):109-110.
[6] 馮峰.新媒體時代播音員主持人如何踐行“四力”[J].新聞世界,2020(5):50-52.
[7] 劉曉峰.以四力為引領,拓展融媒體時代播音員主持人培養新途徑[J].視界觀,2019(16):89-90.
[8] 李曉倩.淺析新媒體時代播音員主持人應具備的專業素養[J].記者觀察,2020(6):147.
[9] 崔青山.新媒體時代播音員主持人綜合素養的提升策略[J].西部廣播電視,2017(18):114-115.
[10] 聶林楊.淺析新媒體時代播音員主持人應具備的專業素養[J].文學少年,2019(2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