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曉燕

【摘要】鄉土資源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質、文化資源。筆者挖掘順德鄉土資源融入到小學數學習題設計中,讓數學扎根于鄉土生活,從而引導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達到增強學生應用意識的目的。
【關鍵詞】鄉土資源;習題設計;小學數學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2011 年版)》中指出,要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如何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生活化”的數學一直是一線教育工作者思考的焦點問題。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要想真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筆者從順德的鄉土資源入手,進行小學數學習題設計,讓學生在身邊熟悉的鄉土資源尋找數學原型,感悟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一、根據經濟發展設計數學習題,讓學生感悟數字背后的強大順德
習題1 2021年順德區全年地區生產總值4064.38億元,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2481.5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2055.5億元,進口426.0億元,全區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74.01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65.760億元。
(1)在以上信息中找到一個最大數是(? ? )億元,這個數是(? ? )位小數,(? ? )在十分位上,表示(? ? ?)個(? ? ?)。
(2)在以上信息中找到一個最小數是(? ? )億元,讀作(? ? ?)億元,化簡后為(? ? ?)億元。
(3)全區實現一般公共預算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差額是多少億元?
(4)上面的這些大數讓你對順德的經濟有什么美好的期盼呢?
設計思路:這道習題的素材來自順德區統計局,以順德2021年的地區生產情況數值為基礎,設計緊扣四年級下學期《小數的意義》這一單元的習題,綜合考察了學生對小數的意義的認識,以及小數大小的比較和小數的加減法運算,整個單元的知識在全部習題中均有體現,且呈現出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結構,習題的最后一問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從數學習題回歸到生活的本身,從習題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練習,并從中數據中升起一股為家鄉順德經濟發展而以引為豪的情感。
二、根據產業特色設計數學習題,讓學生感悟生產實踐背后的數學思想
習題2 陳村花卉世界,又名“千年花鄉”,坐落于順德區陳村鎮,它占地面積一萬畝,匯集世界各地花卉企業300多家,在這里萬花爭艷、各放異彩,是名符其實的“花卉世界”。
(1)每格代表銷售了(? ? )萬盆。
(2)菊花的銷售量比桃花的2倍少3萬盆,請算一算菊花銷售了多少萬盆,并把統計圖補充完整。
(3)今年,(? ? )的銷售量最高,(? ?)的銷售量最少。
(4)你能算一算蝴蝶蘭、桃花、迎春花、菊花、多肉銷量的平均數嗎?
(5)淘氣家也在陳村花卉世界銷售花卉,你能給他們家明年怎么種植花卉提供一點建議嗎?
設計思路:順德區陳村花卉世界遠近聞名,這道習題從順德區陳村花卉世界取材,從春節花卉銷量情況入手,設計緊扣四年級下學期《數據的表示和分析》這一單元,考察了學生對條形統計圖的認識,重點考察條形統計圖的1格表示多少單位,能根據統計圖表的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以及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又因為當地較多學生家里是種植花卉衛生,第五小問能讓學生思考、感悟如何用數學服務于實際生產。
三、根據文化特色設計數學習題,讓學生感悟傳統順德中的數學
習題3 每逢中秋假期,順德都會組織儀式感滿滿的中秋廟會,最受歡迎的活動是猜燈謎活動,在栩栩如生的大良魚燈下、各式各樣的宮燈、花燈下掛了各式各樣的燈謎,節日氣氛濃厚,喜慶滿鳳城。
小德的學校也組織了中秋活動,小德想制作一個長和寬都是35厘米,高是50厘米的長方體燈籠,在豎著的四個面上分別出四個謎語給大家猜一猜燈謎。
(1)如果要用竹篾制作骨架,至少要準備多少厘米的竹篾呢?
(2)如果用彩色宣紙蒙住燈籠外面,至少要準備多少平方分米的宣紙呢?
設計思路:這道習題設計的背景是順德的中秋廟會,提到中秋廟會學生就會想到各式各樣的燈籠,長方體形狀的燈籠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從讓學生親自設計一個長方體燈籠入手,需要用竹篾制作骨架和用彩色宣紙蒙住燈籠外面,自然而然引入到五年級下冊長方體的周長和表面積的計算。這道習題只有兩問,但這兩問設計精巧,制作一個中秋節燈籠這樣的活動與學生多彩的校園生活聯系緊密,因此,這道習題能有效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數學習題中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根據經典美食設計數學習題,讓學生在日常吃喝中感受數學的生活味
習題4 順德美食種類非常多,其中最出名的是順德雙皮奶。其實,順德雙皮奶的做法很簡單。
(1)制作雙皮奶注意蛋清與牛奶的比例,一碗雙皮奶需要100g的蛋清,150g的順德本地產水牛奶。如果牛奶太多,蛋清少,不容易凝固。如果蛋清多,牛奶少,雙皮奶不嫩滑。水牛奶在一碗雙皮奶中的占比是百分之幾?
(2)截止到下午4時整,仁信老字號把今天產出的95%的雙皮奶賣了,還剩195碗,如果到了晚上這些雙皮奶能全部賣完,仁信一天能賣多少碗雙皮奶?
設計思路:順德是有名的美食之鄉,雙皮奶是順德美食的代表之作。本道習題以制作順德雙皮奶為切入點,緊扣六年級上冊《百分數》這一單元的知識設計習題,考察學生運用百分數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的能力,體會百分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飲食文化是鄉土資源的重要一部分,從飲食文化入手,設計數學習題,不僅讓習題更有趣味性,也讓數學更有生活味。
四、總結與展望
綜上,從順德鄉土文化入手設計數學習題,能讓數學習題的形式更加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讓數學習題更具有時代的氣息,有助于在數學中滲透德育,培養學生的熱愛家鄉的精神,激發學生探究生活中的數學的強烈興趣,提高學生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曉燕.發掘“鄉土資源”,積累“活動經驗”[J].數學教學通訊,2019(31):18-19.
[2]張漢軍.兼容鄉土資源,提升數學學習力[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19(04):29-30.
[3]陳珊芬.挖掘數學“鄉土資源”培養應用意識[J].遼寧教育,2013(23):26-28.
(責任編輯:梁慧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