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慶
【摘要】鄉村振興是一場持久的攻堅戰,中國廣電響應時代號召的要求,借助廣電5G建設一體化發展契機,全面聚焦鄉村振興服務,推進智慧廣電系列公共服務在鄉村生根落地。
【關鍵詞】智慧廣電;鄉村振興;應用
中圖分類號:G212?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4.091
1. 智慧廣電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勢
1.1 政策支持優勢
中國廣電某分公司肩負著廣播電視臺信號傳輸工作,是市委、市政府宣傳的主渠道,是黨和政府的重要輿論陣地,是重要的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在傳播主流輿論和發展先進文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有線數字電視整體轉換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明確要求發揮廣播電視升級轉換的作用和效益,支持廣電網絡參與天網工程、“雪亮工程”、應急廣播、“村村響”工程、智慧社區等政府信息化、智慧化建設,在“智慧江西”“數字江西”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1.2 技術服務優勢
中國某分公司光纜網已全面覆蓋城區及23個鄉鎮(街道、場)、295個行政村、61個社區、3565個自然村,開通雙向光節點6116個,光纜總長達到8700多公里,已實現所有小區、自然村無死角覆蓋。全市每個小區、自然村均實現了寬帶百兆光纖入戶,高安人民提前進入了“寬帶中國”行列。公司擁有一支優秀的技術團隊和專業服務隊伍,在全市23個鄉鎮均設有廣電站,具備開展智慧廣電服務鄉村振興的基本要素。
2. 智慧廣電助力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實踐的必要性
2.1 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
和諧社會的構建離不開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特別是在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時期,縮小城鄉差距顯得尤為重要。和諧社會關注的是所有群體都能和諧地生活在相同的社會環境中,享受相同的公共服務條件,作為構建和諧社會不可忽視的因素,加強農村服務尤為重要。智能廣播電視最早應用于城市,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務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這充分說明利用智能廣播電視幫助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隨著智能廣播電視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中的大力實踐,農村文化服務水平可以逐步趕上城市,使其在農村獨特的環境優勢下,文化服務更加快捷。再加上智能廣播電視在農村的積極推廣,和諧社會的實現指日可待。
2.2 關注民生是一項重要舉措
在農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關注農村民生動態成為新聞報道的焦點。關注農村民生動態發展,了解農村民生真實情況,提高農村民生服務質量,是現階段民生宣傳的重點目標。由于智能廣播電視具有獨特的宣傳優勢,能夠在動態關注民生中展現更大的宣傳能量,可以說,智慧廣播電視是服務于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動態關注民生的重要舉措,是新時期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核心內容。借助智能廣播電視,民生動態不僅可以得到更多人的關注,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體驗農村振興給農村民生帶來的巨大變化,同時也從另一個角度發現現階段民生的不足,讓更多地人在學習信息后為新農村建設做出貢獻,這也可以體現智能廣播電視對于農村民生的一個重要意義,即,讓智慧廣播電視服務農村公共文化,為改善民生質量帶來更大幫助。
3. 智慧廣電助力鄉村振興的實際應用
3.1 思想加文化,打造“信息直通車”
應急廣播建成后已成為某市農村工作的重要宣傳陣地,農村地區人員分散、學習資源少,為擴大黨史學習涉獵范圍,某市依托全市3565個應急廣播“紅喇叭”,錄制紅色經典音像產品《唱支山歌給黨聽》,設置“微黨課”“黨史百年”等欄目,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話黨史、話振興、話發展,把黨的聲音傳播到千家萬戶,讓黨員群眾聽得懂、記得住、學得會。
應急廣播還具備定時定點強廣播、強收聽、強宣傳的功能,在某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部署和推進當中,發揮著強有力的宣傳與動員作用。通過應急廣播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良好民風民俗,構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氛圍;同時廣泛開展科普知識、傳遞致富信息、服務“三農工作”,發揮著致富快車道、服務擴音器的作用;在脫貧攻堅、社會治理、掃黑除惡、新農村建設等工作部署中發揮宣傳與動員作用,已成為鄉村振興工作中新時代鎮村兩級“干部的腿”“書記的嘴”。
某市應急廣播除日常新聞播出外還設置了政法專題、廣播+理論專題、建黨百年專題、服務三農等各類專題內容,宣講國家各項政策,樹立強國信心,傳播先進技術,服務鄉村振興。針對農村留守老人、婦女、兒童這一特定人群,專門安排了某地方戲曲連播、兒童故事、兒童歌曲、國學經典等內容,豐富和提高群眾的文化娛樂活動。
3.2 農村人居環境監測
環境監測子模塊分為業務接入層、網絡層和平臺層。業務接入層采用Lo Ra無線傳感器網絡,包含Lo Ra感知節點和網關節點,感知節點負責采集空氣、濕度、光照度等信息,并上報網關節點,同時接收平臺層下發的相關控制信息。網關節點同時部署Lo Ra和5G CPE模塊,從感知節點接收采集信息,并通過5G網絡將采集信息轉發給平臺層。網絡層采用廣電5G網絡,實現采集數據的回傳,和廣播信息的下發。平臺層在云平臺上部署5G+智慧鄉村治理管理平臺,采用大數據技術將相關環境信息采集入庫,同時通過大屏設備或APP呈現相關信息,出現生態環境惡化的情況,能及時預警,并采取相應措施。
傳統的視頻監控和應急廣播業務主要采用有線方式進行數據回傳,需要大量的光纜布放,工程周期長,施工成本高。該方案采用廣電5G網絡作為數據傳輸通道,充分利用其高帶寬、低時延和廣連接的特點,低成本實現了數據回傳和控制指令下發,在保證傳輸性能的同時,縮短了施工周期,節省了施工費用。
3.3 應急加引導,成為“緊急擴音器”
應急廣播還可以在突發公共事件中擔當“吹哨人”,實現綜合應急指揮,打通信息傳遞“最后一公里”。在2019年某突發事件爆發期,緊急啟動應急預案,制作該疾病的傳播途徑等科普知識在廣播中定時播放,通過三天時間應急廣播宣傳,快速地穩定了廣大群眾的心理恐慌,利用應急廣播廣泛動員群眾自發清理整治房屋周邊環境,為打贏這場保衛戰發揮了重大作用。2020年突發事件期間,某市充分利用遍布城鄉的應急廣播向公眾發布權威信息,遏制謠言、傳播相關知識。通過廣播強有力的引導老百姓進行自我防控,打贏了該場防衛戰,及早地開展了復工復產,實現了一季度經濟增速全省排名第一。某市應急廣播在此期間發揮的重大作用受到了央視、新華社、江西衛視、江西新聞等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其中央視報道了5次,省級媒體報道了7次,新華社刊文報道1次,省人民政府網站刊文報道1次。
3.4 廣電5G+智慧鄉村治理
廣電5G+智慧鄉村治理系統包含鄉鎮視頻監控、應急廣播和農村人居環境監測三個子系統。鄉鎮視頻監控系統,基于網格化管理,結合公司已有的視頻監控云平臺,實現對鄉村全方位安全監控;同時提供信息上報功能,為村民提供自助自救的有效工具。應急廣播系統,依托有線電視網絡基礎設施和5G網絡,建立區、鄉鎮、行政村三級“應急廣播”平臺,通過與蘇州市應急廣播調度平臺對接,同時滿足區、鄉鎮和行政村的地域性應急信息發布和應急指揮需求,實現全天候、全方位、全時段的預警信息發布。農村人居環境監測系統實現農村空氣、水源、土壤、生活垃圾、廁所糞污、生活污水等信息的實時監測,分析各片區農村生態環境改善情況,及時預警生態破壞事件。
3.5 應急廣播建設方案
應急廣播系統分為業務接入層、網絡層和平臺層。
業務接入層負責應急廣播信息的接收、發布和響應,包括終端設備和5G通信模塊。終端設備的主要類型有音柱、廣播控制臺、監聽音箱和有線電視終端。音柱配置5G CPE模塊,通過5G網絡實現與區、鎮、村級播控平臺的互聯,負責接收并播放區、鎮、村級播控平臺的應急廣播信息。有線電視終端通過有線電視網絡與區、鎮、村級播控平臺互聯,負責區、鎮、村級播控平臺的應急信息的接收和播放。廣播控制臺和監聽音箱部署在村級播控中心,通過5G CPE與本村音柱和區、鎮、村級應急播控平臺互聯,實現村級信息發布和監控信息回傳。
網絡層主要負責應急廣播終端的數據回傳,和區、鎮、村應急廣播平臺音頻流的下發。傳統應急廣播的傳輸網絡層一般采用IP數據專線或EPON網承載,都需要布放光纖至應急廣播終端設備,建設成本高。該方案中采用廣電5G網絡實現廣播業務的承載,在應急廣播終端側配置5G CPE設備即能實現數據回傳和業務下發,能充分利用5G高帶寬、低時延和廣連接的特點,實現大范圍多個應急廣播終端的接入,大大節省了光纜布放成本,縮短了施工周期。
平臺層主要負責資源管理、廣播管控、監管監測和系統管理。資源管理模塊主要負責媒體資源庫管理、終端管理、控制臺和區域信息管理等。廣播管控模塊主要負責實時廣播、定時廣播、廣播回放等管理控制。監管監測模塊主要負責監控設備在線狀態和監管下發的文字和視頻信息。系統管理模塊主要負責用戶管理、系統日志管理、頁面管理和運維數據管理。
4. 結論
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在于提升農村地區人民群眾的幸福獲得感,而幸福感的獲得離不開公共文化服務。在互聯網時代,智慧廣電能夠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中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借助智慧廣電的優勢,積極建設“智慧新村”是新時代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工作。
參考文獻:
[1]李妙然,樊珍娜,紀永起.中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研究熱點分析與演化路徑[J].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0(2):16-24.
[2]剡文鑫,鐘培源,辛怡麗,郭濤,李君杰,師慶和,王東宣.民生普惠和美共享[J].寧夏畫報,2020(10):66-79.
[3]梁剛建,許可.聚焦場景化、交互化與智慧化:未來廣播創新的可能性選擇[J].中國廣播,2021(1):16-19.
[4]崔忠芳.黃楚新:逐步探索縣級融媒體中心“建強用好”新出路[J].中國廣播影視,2021(Z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