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桃
【摘要】目的 研究alteplase溶栓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本院70例缺血性腦卒中發病4.5小時內的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時間二零一九年十月份到二零二一年十月份,以《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療指南2018》為依據,按照適應癥和禁忌癥,分為兩組,對照組(行常規治療)和治療組(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療),各35例。比較應用效果。結果 治療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ADL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神經功能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阿替普酶溶栓治療效果更好,值得推廣。
【關鍵詞】阿替普酶;急性腦梗死;血清學指標;神經功能缺損;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7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2)02--01
腦梗死較為常見,患者以神經功能受損為典型特征,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患者在急性發作期主要表現為頭暈頭痛等癥狀,死亡率、癱瘓率高,后遺癥多,輕癥可治愈,重癥可導致偏癱等后遺癥。血管堵塞是誘發腦梗死的基本病因,對患者開展超早期溶栓治療有助于促進腦部組織血液循環,預防血栓的形成和脫落,進而改善患者神經功能,對提高急性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1]。2018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提出:alteplase溶栓是治療急性腦梗死的首選治療方式,作為血管再通的A級證據和Ⅰ級推薦,不僅起到了良好的溶栓治療效果,還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藥物不良反應較少,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復,基于此,本文選擇本院缺血性腦卒中發病4.5小時內的患者進行了對比分析,現闡述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70例缺血性腦卒中發病4.5小時內的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時間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根據《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療指南2018》將患者按照適應癥和禁忌癥分分為對照組(行常規治療)和治療組(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療),各3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性別、文化程度、合并基礎疾病等方面均無較大差異(P>0.05),詳見表1,符合比較標準。
1.2方法
1.2.1對照組
本組患者予以常規溶栓治療:予以降低顱內壓、糾正電解質失衡等常規治療,予以阿司匹林(生產廠商: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S.r.l.;國藥準字J20171021)口服治療,每日一次,每次100毫克,連續治療兩周,治療后檢測并記錄各項臨床指標。
1.2.2治療組
本組患者予以阿替普酶溶栓治療:加以阿替普酶(生產廠商: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GmbH&Co.KG;批準文號:S20160055)靜脈注射治療,根據患者的體重確定藥物劑量,按照每千克體重0.9毫克的劑量標準,先注射10%劑量的阿替普酶,剩余的藥物與0.9%氯化鈉溶液(生產廠商: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1021156)混合,并在一個小時內推注完成,每天一次,連續治療兩周。
1.3觀察指標
對比生活質量: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總分一百分,評分與其日常生活能力呈正比例關系[2]。對比神經功能缺損情況:采用NIHSS腦卒中量表,分數越低表示其神經缺損程度越輕[3-4]。對比血清學指標: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5]。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以(x±s)表示Hcy、LDL-C、NIHSS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等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時即為呈現出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比較兩組血清學指標
經對比分析,治療組患者各項血清學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比較兩組生活質量
經對比分析,治療組各項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更高(P<0.05)。詳見表2。
2.3比較神經功能缺損情況
經對比分析,治療組患者治療后NIH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3? 討論
腦梗死病因復雜,例如血栓形成,心臟瓣膜病、心肌梗死導致的心源性栓塞,小動脈閉塞,其主要原因包括高血壓、微血管病變、血管炎、邊緣帶小動脈缺血以及遺傳性疾病等,常見誘發因素較多,例如血脂異常等基本疾病,煙霧病,同時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各項機能下降,腦梗死發病風險就越高。患者發病前可有征兆,例如身體麻木、黑曚等,發病后可出現感覺障礙、嘔吐等癥狀,大部分患者意識清醒,部分嚴重者可導致腦疝,危及生命。腦梗死根據發病部位不同臨床表現也不同,例如頸內動脈發生病變,可出現體象障礙、失明等癥狀,大腦中動脈病變則有可能出現意識障礙,治療不及時可導致腦疝,病死率較高,大腦前動脈病變患者可能會出現偏癱、雙下肢癱瘓、尿失禁、神情淡漠等癥狀,大腦后動脈閉塞可導致對側偏盲、視覺失認、記憶力下降、舞蹈-手足徐動、感覺障礙及眼部運動障礙等,椎動脈閉塞患者主要表現為眼震顫、溫覺消失、眩暈等癥狀,部分患者意識清醒,如果兩側閉塞且救治不及時,有死亡風險。基底動脈病變患者主要表現為應激性潰瘍、構音障礙、眼震顫等癥狀,嚴重可導致腦死亡。部分腦梗死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精神障礙等伴隨癥狀,增加了臨床診治難度,臨床應針對不同疾病分型,制定對應治療方案,降低病死率、致殘率,提高預后。
急性腦梗死基本致病原因為腦部血液循環障礙導致腦局部組織缺氧缺血,患者神經功能受損,進而表現出一系列機能障礙,同時異物進入血管也會造成血流阻斷,腦部神經壞死,導致意識障礙,影響正常行動。基于此,急性腦梗死的治療原則為在最短時間內恢復腦部血液循環,減少神經細胞病變程度和范圍,臨床上通常采用靜脈溶栓、動脈溶栓和機械取栓等治療方式。一般在患者發病后三小時內予以治療,對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具有積極意義,據臨床研究數據顯示,針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在發病四小時內予以溶栓治療,三個月后患者機體功能得到明顯改善,肢體功能與正常人無明顯差別[7]。《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提出:阿替普酶效果顯著,在急性腦梗死療效突出,作為血管再通的A級證據和Ⅰ級推薦,因此如果患者符合相關指征則應該首先接受alteplase溶栓治療。
阿替普酶超早期溶栓治療能夠有效疏通堵塞的血管,促進血液的流通,起到良好的局部溶栓作用,進而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意識障礙、感知覺障礙、行動障礙等臨床癥狀。
阿替普酶主要是由糖蛋白等有機物組成的,其中含有豐富的人體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阿替普酶經靜脈滴注進入人體后可迅速與纖維蛋白結合,參與纖維蛋白的激活過程,并將纖溶酶原轉變為纖溶酶,由于本藥在激活纖溶酶原時具備良好的選擇性,對應用連接酶不會產生明顯的影響,從而減少出血等藥物不良反應,對于血管狹窄和堵塞具有顯著的血管擴張和再通作用,因此被應用于急性腦梗死患者超早期治療中[8-9]。
本次研究得出以下數據:治療組患者治療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別為(3.3±0.3)mmol/L、(22.2±3.7)μmol/L,對照組患者治療前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別為(3.2±0.5)mmol/L、(22.8±3.2)μmol/L,組間差異不明顯,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治療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別為(1.7±0.1)mmol/L、(16.2±1.7)μmol/L,對照組治療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別為(1.9±0.2)mmol/L、(10.6±2.5)μmol/L,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NIHSS評分無明顯差異,治療后對照組高于治療組,說明阿替普酶對修復受損神經細胞具有積極作用,減少神經缺損,改善語言障礙,緩解認知障礙,促進神經功能恢復,促進轉歸,提高預后;兩組患者治療前各項生活質量評分不具有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評分均明顯升高,但治療組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阿替普酶治療應用在臨床中具有一定遠期療效,提高身體功能,改善心理狀態,提高活力,保持良好社會功能,體現患者自我價值,養成積極生活習慣,降低再次發病風險,降低復發率。唐都勇[10]在相關研究中指出,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與巴曲酶靜脈溶栓治療相比,前者的臨床效果更加顯著,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后NIHSS評分(14.26±2.79)分,巴曲酶靜脈溶栓治療后NIHSS評分(21.50±2.08)分,與本次研究結果相符,證明本次研究合理性,進一步說明治療組方式療效更好。此外,王瑤也在相關研究中指出[11],阿替普酶靜脈溶栓在治療急性腦梗死中有效率為94.30%,常規治療總有效率為77.10%。本次研究采用的是阿替普酶超早期溶栓治療,與常規溶栓治療方式相比臨床效果更加顯著,可改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臨床指標,修復損傷神經組織,改善神經功能,減少牙齦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統出血等不良反應,促進病情的恢復,逐漸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本次研究所得數據與上述相關文獻相符,由此可見,阿替普酶治療效果更為突出。
綜上所述,阿替普酶溶栓治療效果更好,值得臨床推廣和借鑒。
參考文獻:
[1]郝星,劉楚杰.銀杏葉提取物聯合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醫技雜志,2020,27(4):2-3.
[2]唐都勇.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超早期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20,15(31):3-4.
[3]董馨.用依達拉奉聯合阿替普酶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靜脈溶栓治療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20,18(18):2-3.
[4]李巖,王東玉.超早期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效果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21,16(22):3-4.
[5]阮英政,衛文芳.超早期急性腦梗死應用阿替普酶急診靜脈溶栓治療的療效觀察[J].吉林醫學,2021,42(7):3-4.
[6]王昆峰.阿替普酶急診溶栓治療超早期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1,14(30):4-5.
[7]閆賀.探討急性腦梗死超早期使用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的護理干預措施與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30):2-3.
[8]田宇,趙剛,劉軍.超早期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中國藥物經濟學,2020,15(4):3-4.
[9]劉丹,高立功,譚文剛.阿替普酶聯合阿加曲班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合理用藥探索,2020,17(2):4-5.
[10] 唐都勇. 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超早期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 2020, 15(31):1-3.
[1]王瑤. 阿替普酶超早期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8, 11(6):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