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麗
摘要:在我國大力推進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學生活化成為了教師非常青睞一種教學方式。因為教學和生活之間本身就存在著非常緊密的聯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可以將二者進行融合,借助這樣的方式,能夠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實用性。尤其是在地理學科之中,涵蓋了許多與生活相關的內容,在課堂教學階段,教師可以努力推動地理教學生活化,構建高質量的課堂。由此,本文就著重探討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策略
我國教育家們很早以前就提出生活教育的教育觀念,因為教育家們認為,生活和教育本身不可脫離,學生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能夠更好地生活,同時通過生活中的知識來進行學習,也能夠讓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因此,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階段,教師必須要重視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從生活角度出發來幫助學生完成更為高效的學習。
一、分析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的實際優點
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對于學生的地理學習是能夠產生明顯的幫助的,比如在之前的學習過程中,教師習慣將地理知識和生活區分開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是從專業化的教學角度來幫助學生接受知識。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學生會覺得學習的實用性不強,也覺得學習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在將教學和生活進行聯系之后,學生發現自己所學知識可以幫助自己去解決生活問題。在這種情形下,就能進一步強化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認同感,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性。其次,通過地理教學生活化,還能夠進一步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比如在教學中,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從專業化的角度來為學生導入地理知識,可能很多學生會覺得學習難度過大,但是將地理教學生活化之后,學生可以更加有效地去進行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二、探究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策略的具體運用
(一)以生活內容進行導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現階段的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所設置的教學導入環節對于學生而言是很重要的,在之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能習慣直接為學生傳授概念,在這個過程中,可能很多學生會覺得教學缺乏吸引力。因此,在現階段的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學生所熟悉的一些生活化內容進行導入,讓學生能夠對教學產生更多的熟悉度。比如在教學“天氣與氣候”這部分內容時,學生首先會學習到“多變的天氣”。那么在教學這單元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立足于自己所生活的城市來進行分析,比如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里面,天氣的特征是什么樣的?什么天氣最常見或者是天氣的變化差異是否較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結合具體的生活內容來進行思考,以更為主動的姿態去研究具體的學科問題。在這種情形下,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在自主分析之后結合教材上的內容來進行對比和深入研究,分析氣溫的變化與分布特點,以此能夠進一步拓寬學生的學科知識視野。
(二)組織地理實踐活動,強化學習感悟
在進行地理教學時,如果教師只是讓學生一味地去記憶這些不同的地理概念或者知識,可能很多學生會覺得學習過程過于枯燥。因此,在現階段的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現階段的現實生活,合理地組織一系列的地理學習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融入不同的生活元素,讓學生能夠有參與的機會,同時也能夠合理地去鞏固自己所學習的不同內容。例如,在教學了“中國的經濟發展”這一單元內容之后,學生會了解到中國的交通運輸、農業、工業的實際發展,那么在教學這部分內容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作為主要的調研主體,去分析自己所居住城市得交通運輸以及工業、農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多種方式去收集資料,比如學生可以先利用網絡去搜集自己所在城市的實際經濟發展情況,同時在進行網絡調研之后,學生還需要進行實地的考察,針對于當前發展較快的一些農業或者是工業企業來進行實地的信息收集。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能夠全面地了解到城市的發展情況,在學生了解發展情況之后,需要將其制作成報告,然后在課堂上來進行分享。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小組之間可以合理地進行任務分工,在小組合作的輔助下更為全面地去掌握相關的地理知識。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已經完成了一系列的自主探索和研究,他們對于經濟的發展有了更為清晰的判斷,同時也了解到自己在判斷一個地區經濟是否繁榮時應該從哪些角度來進行觀察,以此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學習感悟,讓其在學習之后產生更多的想法,有效增強學生的地理知識應用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推動教學生活化,能夠讓學生更加有效地去完成知識的吸收和學習,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因此,在具體的地理教學實施階段,教師可以有效地將地理教育和生活進行融合,讓學生了解到地理知識學習的實際價值和重要性,不斷發展學生的地理學科思維和地理素養。
參考文獻:
[1]董平練. 走進生活,貼近生活,聯系生活 ——淺析初中地理教學生活化策略的應用[J]. 新課程,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