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枝
摘要:智慧教育平臺的設計是為了實現教育智能化,讓教育質量和效率獲得多重提升。以大數據技術為依據設計智慧教育平臺,能有效推動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本文綜合分析智慧教育平臺設計要點,探討在設計智慧教育平臺時應當注意哪些問題,以及如何將智慧教育平臺正確應用于日常教學中,并結合分析和探討結論提出相關意見,為智慧教育平臺的順利搭建和教學質量的綜合化提高予以有力支持。
關鍵詞:大數據技術;智慧教育平臺;設計路徑;應用方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智慧教育已經成為信息時代教育的主要手段,改變著教師的工作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當前,傳統的施教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素質教育愈發復雜的新需求。智慧教育背景下,學校的教育模式正朝著標準化、流程化、規范化方向發展,因此,如何設計更先進、更高級的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智慧教育平臺,成為學校在打造現代化教學中要著重思考的問題。
1 ?大數據技術的要點
目前大數據技術主要包括三大分類,第一種是數據挖掘技術,該項技術是數據分析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能夠結合不同數據模式,選擇不同的運算方法,開展更為精準的數據分析計算模式,充分體現數據的實際價值。第二種是數據可視化技術,通過該項技術分析數據,能夠真正結合用戶的實際需求,讓數據能以更加直觀且清晰的方式呈現在用戶面前。第三種是預測評估技術,該項技術可以真正分析獲取到的最終數據,篩選出對研究有價值的信息,然后通過構建模型的方式,達到預測目的,結合數據開展評估。
結合這三種技術可知,基于大數據技術制作的智慧教育平臺,應當具備針對性、預測性、精確性的特點,其還要具有記錄檢索行為和資料自動歸類的能力,能通過教師或者學生的平臺應用建立起檢索行為模型,根據模型對教師的教學訴求及學生的學習訴求展開分析和評估,并進行對應的資料推動或者檢索的快速定位,以實現平臺應用的人性化,更好助力教學事業的現代化、智慧化建設和發展[1]。
2 ?大數據技術下的智慧平臺設計要點
2.1 教育資源的精確推送
借助動態化的資源管理模式,能夠真正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幫助教師和學生快速從教育平臺中獲取到自己需要的資源。因此,在設計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智慧教育平臺時,設計者不僅需要開展龐大的教育資源監測數據分析工作,還要讓各個終端收集到的教育數據信息都能被統一集中,結合師生的實際需求以及設備的使用頻率特點進行有效評估[2]。
2.2 網絡規劃的全面提升
大數據的核心理念就是收集十分分散的數據信息,對不同結構、非結構化的信息進行統一整合與存儲,并借助大數據處理技術,發現數據之間潛在的內在關系,得出具有預見性的最終結果,因此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發現現有網絡規劃當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3]。
從大數據技術的特點來看,大數據技術能夠為大規模的網絡優化打下堅實基礎。由于網絡質量、網絡規劃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響,而各個因素與網絡性能也存在十分緊密的聯系,傳統因果聯系建模也無法真正實現。而基于數據關聯性的大數據技術卻能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2.3 資源管理的有效強化
大數據可以憑借自身強大的信息挖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以及處理能力,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務,滿足其教學/學習訴求[4]。例如,設計者可以依托搜集到的師生多方信息,比如師生的興趣愛好、辦公/學習地點、院校活動軌跡等等,結合歷史數據創建與之對應的數據模型,繼而對不同區域、不同時刻網絡平臺端口基礎設備數量以及平臺資源進行有效評估,真正實現教學資源的定位投放等。
3 ?大數據時代智慧教育平臺建設內容
3.1 框架設計
(1)技術路線
平臺開發應用NET+SQL Server,結構體系應用多層B/S,設計方案應用最新的XML Web Service,界面的風格應用簡潔直觀的Windows8,其中XML Web Service是目前比較先進的應用開發平臺,該平臺能夠支持不同類型的數據庫系統以及組件的開發,確保平臺的安全性,同時還能支持集群和失效轉移,其容錯性與可拓展性均良好。
(2)功能設計
智慧教育平臺主要是為學生日常的教學提供重要支持,內容包含資源中心、教學互動、精品課程、在線教學、資源中心、在線學習等等。教學互動主要具備討論、答疑、問卷調查等多項教學功能,目的是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總結存在的不足,從而給師生提供更多更高效的教學與學習模式[5]。
資源中心管理院校在長期教學中積累的教育教學資源,規范不同類型的資源,彰顯專業體系的完整性,同時可以上傳不同的教學類型,實現資源的交流與共享。該模塊具備分類管理與檢索的功能,具有審核與管理資源的作用,同時還能實現資源的共享,發揮激勵作用,提升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提升資源的利用與收集效率,及時分享優秀的教學資源。
(3)主要模塊
平臺主要模塊由師資綜合管理模塊、學生事務管理模塊、教務綜合管理模塊、數據評估模塊和通訊錄模塊等模塊組成。師資綜合管理以教師相關事務為中心,從組織機構、師資教育資源的建設,到教師的學分與工時計算,支持師資的基礎建設。學生事務管理模塊以學生信息為中心,是針對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情況進行電子化管理的模塊。該模塊可以幫助校方追蹤學生的在校狀態,從而加強教育的針對性,讓學生能在更合適的教育環境中完成學業計劃。
3.2 平臺運作形式
(1)資源動態化
首先識別方面,大數據技術下的智慧教育平臺至少要涵蓋語音識別、OCR識別、人臉識別等多種識別方式。語音識別是管理人員通過語音錄入,快速提取對應的學科資源信息,不僅能實現高效的語音文字復制工作,還能優化檢索效率。
其次是資源歸類上要進行智能檢測和智能標簽,智能監測能夠對學科資源管理庫中的視頻、文字內容等展開智能化識別,可以快速找到敏感詞等需要檢測的信息并自動標識,以此降低學科資源的誤用幾率。智能標簽能夠對學科資源實現精準的識別和分類,綜合分析其內容,并從多個維度提取教育資源的標簽,如時間、事件等。這種模式,平臺運營人員不用瀏覽整段素材就能判斷視頻主旨,減少了工作量。
最后是資料的展現方式上,要涉及視頻結構化、智能聚合與統計報表等環節,視頻結構化通過構建多個跨模態算法模型,能對所有的學科資源進行結構化分析,進而達到智能編程的目的。
(2)歸納精確化
首先是上傳工具。該系統提供了多個學科資源的上傳方式,不僅保留了SDI上傳、介質上傳等功能,還提供了網頁上傳、客戶端上傳等功能。同時,繼承現有系統的數據接口,使得學科資源管理系統能夠和相關融媒體平臺等共享數據。
其次是編目工具。學科資源管理系統的構建應當遵循院校的教育要求,在合理使用編目工具的同時,應用大數據技術能夠實現輕量化編目方式,提供了元數據錄入及標簽編目工具。
最后是服務工具,涉及檢索、歸檔等環節。在設計該系統時,要為平臺的登錄和使用者提供多樣化的檢索方式,如分類檢索、二次遞進檢索、標簽檢索等,能幫助師生快速精準地找到資料。大數據技術可以繼承所有的歷史數據,形成數據庫,并預留其他近線存儲介質的功能,使得學科資源能夠長時間、安全地得到保存。
3.3 大數據技術下的智慧平臺應用
(1)發揮多載體類型優勢
隨著院校擴招以及教育隊伍的增大,學科資源也越來越多。學科資源管理工作應完善現有的規章制度,明確責任分工制度,除了要全面實現大數據技術的管理之外,還要保障學科資源管理工作的規范性。在多樣化載體之下,依托不同的介質形成不同的學科資源類型,發揮大數據技術的優勢,保證學科資源的內容質量不僅不會失真,還會形成集成應用,確保教育資源系統的各項智能功能順利運轉。
(2)提高教育資源利用頻率
學科資源管理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利用信息資料,為廣電集團的相關工作提供參考。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不僅突破了傳統管理模式存在的局限性,還更加契合信息化時代下教育資源部門的發展需求。通過對學科資源的挖掘、分析和集成,找到不同類型學科資源的相關規律和潛在聯系,同時在關鍵詞的引導下,精準找到資料內容,輔助工作人員展開個性化的工作業務,大大優化了學科資源的服務質量。
(3)加強存儲介質安全管理
學科資源管理不僅要從軟件和硬件上進行加密,還應當在本地選擇質量靠譜的存儲介質與設備,以便更好地實現教育資源數據的遷移。由于在以往的教育資源過程中,技術升級常常會造成教育資源數據的丟失或殘缺不全,運用不同的介質和格式,對其進行異地備份,不僅強化了學科資源的集中管理,還規范了員工的操作行為,大大降低了學科資源遺失、失真的風險。
4 ?結語
綜合而言,智慧教育平臺是推動教育現代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智慧教育平臺被賦予了更多的功用。設計師在設計平臺時,要重視大數據技術帶來的優勢,增強其應用成效,賦予智慧平臺更人性化、更科技化的服務功能,讓智慧平臺更好地為教師的教學規劃、學生的學習計劃以及學校的管理工作提供幫助,以此助力學校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華艷萍.依托教育云平臺,走智慧教育發展之路[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21(16):95.
[2]汗古麗·力提甫,楊勇,任鴿.智慧教育背景下的課程資源知識庫平臺設計[J].信息技術,2021(09):13-18.
[3]南戰軍.市域在線教育發展現狀分析及路徑探索——以“蘭州智慧教育·名師在線”平臺運行為例[J].甘肅教育,2021(21):65-67.
[4]鄭建圣.基于智慧教育平臺構建信息技術生態課堂的實踐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51):28-29.
[5]周明芳,拜亞萌.一種個性化智慧教育云服務模式的設計[J].焦作大學學報,2021(02):98-101.
責編/馬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