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文
摘 要:初中物理以實驗為基礎,教師通過物理實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物理課程的學習中,較快地掌握物理知識和技能。初中物理教師應當根據現有的物理實驗狀況合理設計物理實驗的方案,創新物理實驗的教育方法和思路,教師只有不斷創新教育理念和方法,才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從而提高物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創新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13-0089-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3.030
初中物理知識大多數都是較為枯燥、難懂的,學生很難準確記憶較多的物理方程式和物理反應,而且他們在面對枯燥難懂的物理知識和物理實驗的專有名詞時都不能理解其深刻的含義,這樣學生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物理知識和物理實驗技巧。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當在新課程背景下設計合理、科學的物理實驗教案,創新實驗的框架和思路,以此增加學生對物理學科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成績。
一、創新教育背景下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要求
(一)以學生為教學中心,激發學習興趣
創新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應當以學生為教學中心,圍繞學生開展物理實驗,引導學生養成獨立自主的能力,教師根據不同的物理實驗內容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接下來的物理實驗中,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積極主動探索物理實驗的奧秘,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二)開展分組實驗
傳統的物理實驗中教師都是單純向學生演示一遍,讓學生在教師做實驗的過程中認真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只能遠距離地觀察物理實驗,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也不能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實驗中。而初中物理教師應當在實驗之前進行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去做實驗,學生就可以親自動手并參與到物理實驗的全過程,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創新教育實踐策略
(一)轉變教學方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初中生在教學活動中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位置,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師只注重物理公式和基礎的內容,往往比較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物理實驗的重要性,學生在教學中不能充分參與到物理實驗中,這就會導致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較低,而學生不能通過自己實驗從而對物理學科的某一部分知識也不太理解,這樣影響學生提高其物理實驗的技能,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初中物理教師應當轉變其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式,將學生放在教學過程的主體地位,積極組織和開展豐富多樣的物理實驗活動,讓學生在物理實驗的具體操作中更好地掌握物理的理論知識內容,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將所學的物理理論知識更好地應用于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范圍,從而提升學生的物理綜合素養和水平,提升課堂效率。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學生通過做物理實驗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理論知識,獲取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并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學科素養。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投身于物理實驗中,在實驗過程中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其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
教師要積極落實課程改革相關理念,讓學生成為物理實驗的主體并引導他們參與實踐,鍛煉應用能力[1]。教師在正式授課之前完成教學設計,根據物理教學的重難點知識和教學大綱設置物理實驗的過程和問題,在開展物理實驗的過程中抽出時間開展合作學習,讓各小組之間通過合作的方式解決物理實驗的過程并且在實驗結束之后產生較為科學的實驗結論。教師可以給各小組分配不同層次、不同方面的物理問題,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小組討論,這樣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既能了解物理實驗的過程和某一具體領域的物理知識,也可以通過這種模式打破思維局限,培養應用意識,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三)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基礎。初中物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物理實驗提出質疑或者疑問,教師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質疑進行詳細解答,在解答中總結歸納學生的疑問點,在以后的教學中針對這一部分的內容可以不斷講解和反復復習,加深學生的印象。而且教師可以對積極回答問題和認真開展實驗活動的學生進行口頭和物質獎勵,學生在精神和物質的激勵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有利于提升教學效率。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新課程背景下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初中物理教師應當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意識和能力,讓學生通過科學探究體驗學習物理的樂趣,獲取物理知識[2]。
初中物理教師應當根據教學的任務合理設置教學情景和教學問題,在展開物理實驗教學之前,給學生提出一些關于實驗的物理問題,并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和自主探究實踐,教師引導學生投入到實驗中并且細心觀察實驗的每一個步驟和物理反應,并在學生通過實驗得出結論后予以評價,提出改進建議和意見,這樣學生在自主實驗中觀察、探索、分析、討論,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望,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實驗能力。
(五)更新物理實驗教學方法
1.分層進行實驗。初中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都是不同的。其自身的學習能力、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不同,導致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物理實驗的過程中注意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這種情況下就要求教師采取分層的教學方法開展實驗教學工作[3]。
教師應當對班級的學生進行綜合評定,根據學生的成績、學習能力以及動手實踐水平等方面將學生分為三個等級。第一個等級是學習和動手能力較強的學生,第二個等級是學習和動手能力均一般的學生,最后一個等級是學習和動手能力均較差的學生。然后教師根據每個等級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讓他們合理選擇物理實驗的難度和內容,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實驗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例如物理教師在開展《電路的連接》這一部分物理實驗的教學過程中,應當針對三個層次的學生開展不同難度和層次的物理實驗內容。針對第一個等級的學生群體,教師可以為其設置一些簡單的障礙,讓其在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有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故障的內容,從而不斷拓寬其知識范圍,拔高其知識應用的能力,提升其綜合素質;而對于第二等級的學生則應當根據教學任務和目標,設置一般的實驗難度,讓其利用實驗活動材料組裝電路,以期達到電路連接正確的目的,這樣就可以使這一層次的學生通過不斷練習去鞏固所學的知識,加深其理論知識的印象,提高其應用能力以及物理成績;而針對第三層次的學生群體應當注重培養他們對物理實驗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在他們組裝線路圖的過程中幫助他們共同完成線路圖的組裝,完成物理實驗的任務,這樣學生就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教學任務,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和參與到物理實驗中,在物理實驗的過程中近距離觀察實驗的現象,從而幫助其正確理解所學的物理知識內容,鞭策其不斷學習。這樣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通過這種方法去進行針對性訓練,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成績,從而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2.創新實驗方法。新課程背景下物理實驗更加追求實驗生活化、趣味化,讓學生通過物理實驗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不斷實踐中感受到物理實驗的魅力[4]。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當創新物理實驗方法,讓學生多做一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物理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例如教師在開展《聲音的傳播和產生》這一節實驗教學時,首先應當準備一些可以發出聲音的物體,也可以鼓勵學生帶著自己喜歡的口琴、鼓或者吉他等,教師在上課之前讓學生閉著眼睛感受聲音的音調,并猜測發出具體某種聲音的物體,教師通過敲擊茶杯、吹奏口琴或者彈奏吉他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各式各樣的聲音。同時教師在鼓面上放置一些小米粒,然后不斷敲擊鼓面,讓學生觀察小米粒的變化,引導學生得出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結論,教師讓學生自己尋找一些物體,將物體放在空氣中和水中進行敲擊和觀察,了解到聲音不僅可以在空氣中傳播,也可以在水中傳播。這樣生活化的實驗不僅可以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到物理實驗中,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物理實驗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物理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同時也可以促使學生更好地應用物理知識,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3.開展對比性實驗。初中物理以實驗為基礎,教師通過物理實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物理課程的學習中,讓學生較快地掌握物理知識和技能。而初中物理教師開展對比性試驗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分析總結出物理實驗的規律和結論,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每個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各有不同,而學生對于物理概念和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思考方式也不同,很多學生由于不能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基礎知識,就會產生錯誤的思想和思維方式,而教師利用對比性試驗可以糾正學生的錯誤思想。
例如初中物理教師在講授《蒸發》這一節課程之前,有些學生不確定蒸發的過程中是吸熱的還是放熱的,教師可以通過對比性試驗,讓學生糾正自己的錯誤思想和認知。教師利用兩塊相同的紗布,一塊不經過處理,另一塊先浸水再浸入酒精后取出,然后教師將這兩個紗布點燃,觀察試驗過程,在酒精燃燒過程中,放出熱量使水溫升高,水的蒸發加快,水蒸發吸收了大量的熱,使紗布的溫度達不到著火點,所以紗布不會燃燒。這個現象生動地說明了液體蒸發是吸熱的。學生通過對比性試驗可以糾正自己的錯誤觀點。
4.創新實驗問題,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物理學科的內容相對于音樂、體育等學科是枯燥無味的,其理論知識內容較多,內容也較為難懂,物理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不僅多而且比較雜亂,最重要的是物理學科需要學生通過物理實驗加深其對物理公式等其他內容的理解,學生通過觀察物理實驗的步驟和各種物理反應去學習知識,并且通過動手實踐可以提高自我實驗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成績。而初中物理教師應當不斷創新實驗的問題,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例如物理教師在開展《電路的連接》這一部分物理實驗的教學過程中,應當設置一些新型的問題,如:家庭中的電路連接是什么情況?電路的連接中哪些是較為重要的因素和設施?在觸電的時候人們應當怎么自救?并且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設置一些簡單的障礙,讓其在掌握基礎的理論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有效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故障的內容,從而不斷拓寬其知識范圍,拔高其知識應用的能力,提升其綜合素質,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和參與到物理實驗中,在物理實驗的過程中近距離觀察實驗的現象,從而幫助其正確理解所學的物理知識內容,鞭策其不斷學習,這樣學生就可以在實驗中不斷深入地思考這些問題,教師還應當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疑問,然后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促使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六)在物理實驗中不斷反思和學習
初中物理教師在學生合作探究物理理論問題或者實驗問題過程中應當不斷總結學生遇到的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并針對學生的一些關于物理學科的所有問題或者疑惑進行師生之間的討論。通過充分的討論后教師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薄弱環節,以便在日后加強此部分理論知識的講解時間,也可以為學生解決學習這個課程的其他問題,而學生也可以通過討論理解自己困惑問題的解決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學生針對教師的教學工作內容和方式提出各項建議和意見,促進教師改善其授課的方式,從而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結語
學生通過物理實驗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理論知識,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當創新其實驗方法,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讓學生通過物理實驗激發學習的興趣,不斷地運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不斷實踐中感受物理實驗的魅力。
參考文獻:
[1] 盧嫦寶.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天津教育,2021(21):101.
[2] 管興禹.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學周刊,2021(24):99.
[3] 陳美慧,杜秀云.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的創新思路[J].中學課程資源,2021(6):19.
[4] 萬明波.初中物理實驗創新思維的培養策略探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17):54.
[責任編輯 竇伊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