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秀敏
摘要:多文本閱讀讀寫結合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在語文課堂中有著獨特的優勢,通過讓學生圍繞議題自主閱讀,在多文本閱讀中發展自己的觀點,并主動思考,將閱讀與寫作結合,引導學生進行實踐,將閱讀中積累的知識運用到寫作中,在文本中搜集素材進行練筆,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多文本閱讀;讀寫結合
在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新課程明確指出,語文教學要重視基礎技能訓練和語言積累,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為今后的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而初中語文教材具有“讀寫互促”的特點,教師要發揮多文本閱讀的作用,引導學生以讀促寫,根據教材的特征開展多文本閱讀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一、多文本閱讀讀寫結合的意義
多文本閱讀是指圍繞一個主題或議題,選擇一組關聯的文章,圍繞議題進行立體式閱讀,通過多文本閱讀,能夠有效提高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在閱讀中產生自己的看法和觀點,積累素材,拓展思維,對文本內容有更加深刻的認知,促進學生閱讀能合理的提升。多文本閱讀讀寫結合是一種拓展性的教學形式,既關注學生的閱讀質量,又重視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中掌握語言技能,樹立讀寫結合意識,為語文素養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1]。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多文本閱讀,拓展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知識面,在閱讀中獲得新的認知,并通過讀寫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將知識學以致用,提高語文水平。
二、初中語文多文本閱讀讀寫結合策略
(一)讀寫一體,在閱讀中積累素材
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的,閱讀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方式,寫作是促進閱讀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將讀寫結合,讓學生字閱讀中積累豐富的詞匯量,訓練學生的語言組織和邏輯思維能力。寫作需要一定的素材積累,而閱讀是學生認知、學習的重要路徑,通過閱讀優秀的作品,在閱讀中積累素材,并逐漸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將其應用到寫作中,在寫作中“有話可寫”,促進讀寫一體化。為此,教師要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以讀寫結合理念為指導開展多文本閱讀教學,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框架,通過“讀中學寫、讀后練寫”等方式,提高讀寫結合的可操作性,使教學符合新課程要求。讀寫結合是新課程提倡的教學方式,能夠加強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聯系,通過以讀促寫,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多文本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閱讀素材,通過閱讀多篇文本資料,從不同角度感受同一主題文學,并模仿文本內容進行寫作,在閱讀中掌握一類主題作文的寫作方法,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在《中國石拱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搜集《蘇州園林》、《岳陽樓記》、《趙州橋》等文本,指導學生進行多文本閱讀,以“中國名勝古跡”為議題進行探究,掌握這類主題文章的特點,學習相關的語言表達和寫作方法。如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從修辭方法、情感表達、寫作風格、寫作方法等方面進行探究,多角度分析建筑物的描方式,并布置寫作任務,讓學生圍繞某一個建筑寫一篇隨堂作文,將所學的方法運用實際中。
(二)結合閱讀素材,引導學生改寫
正所謂模仿是創作的基礎,在語文教學中,仿寫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師要在多文本閱讀教學的基礎上開展仿寫訓練,優化傳統教學模式,將寫作滲透到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文章的修辭手法、謀篇布局和情感表達方式,結合閱讀素材進行仿寫、改寫,將知識化為己用,在閱讀的基礎上再創作,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提升[2]。例如,在《醉翁亭記》的教學中,這是一篇文言文,對初中生而言,文章的內容晦澀難懂,具有一定的理解難度。文言文與現代漢語有較大的區別,要讀懂文章,學生需要掌握文言文的詞義,積累深厚的傳統文化儲備。為此,教師要根據這篇文章的特點,引導學生賞析文章優美精練的語言,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在掌握文章內容后進行改寫。這篇文章雖然是文言文,但具有加強的故事性,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翻譯文章內容,找到喜歡的段落,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仿寫,將文章中的段落擴寫為一篇文章。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而已指導他們用現代漢語進行仿寫,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們嘗試用古文創作,通過改寫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模仿和改寫是為了從優秀的作品中獲得認知,先模仿再創作,逐漸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培養學生的創作能力。為此,在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強化多文本閱讀讀寫訓練,讓學生閱讀文章,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風格,在閱讀中提煉思想精華,學習文章的寫作手法。優秀的文章具有語言精練、邏輯嚴謹、結構完整、靈活多變的特點,能夠讓讀者產生共鳴,通過以讀促寫,在閱讀中提煉激發,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閱讀中仿佛身臨其境,感知文章的內涵,并嘗試創作,增強學生讀寫意識。
(三)加強實踐訓練,培養學生讀寫能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多元模式開展多文本閱讀教學,根據多文本閱讀開放性、合作性、自由性和創新性的特點,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加強實踐訓練,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為此,在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探究有效的教學策略,找準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點,對學生進行讀寫訓練。閱讀能夠從技能、思想等方面為學生提供較大的幫助,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是吸收,只有吸收了足夠的知識,才能夠傾吐,借助多文本閱讀,能夠有效實現讀寫同步。一方面,教師要加強課內外閱讀的聯系,從課外搜集文本素材,將其與課文內容相結合,創建主題閱讀活動,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相互交流,相互分享閱讀體驗,在閱讀中啟發思維,學習新的知識。另一方面,教師要抓住關鍵點,以點帶面,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創作空間,在閱讀中獲得感悟,并發揮想象,自由創作,將讀寫相互促進,提高教學質量。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意識到多文本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教師,教師要以讀寫為一體,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素材;結合閱讀素材,引導學生改寫;加強實踐訓練,培養學生讀寫能力,以多文本閱讀為核心,將讀寫有機結合,創新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建立. 初中語文多文本讀寫結合策略研究[J]. 讀寫算,2018(30):150.
[2] 趙俊蘋,李二美,杜顯聰,等. 中學生多文本讀寫結合策略研究[J]. 速讀(下旬),2019(4):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