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摘要:如今工程管理行業發展迅速,其中工程造價作為與工程效益直接相關重要部分,受到了廣泛關注。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工程造價面臨的環境、內容和方法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對于工程造價的人才培養路線也要進行相應的思考和創新。本文闡述了大數據的基本概念及在工程造價中的應用價值,現代造價+大數據融合型人才的培養路徑。
關鍵詞:大數據;工程造價;人才培養
一、大數據對工程造價的影響
(1)合理的控制工程投資
工程投資的費用一般數額較大,在前期由于沒有詳細圖紙難以估計,但是依托數據平臺可以對相似項目的各階段的開支情況進據收集和數據分析,為項目的估算提供參考,有利于前期決策,合理的控制工程投資。
(2)資源優化配置
利用大數據相關技術,可以對各類影響工程造價的信息進行精細化、動態化分析和監控,在有效規避成本浪費風險的基礎上,實現工程各類資源的優化配置。
(3)提升價格競爭水平
依托于大數據進行的企業定額編制,各項建設成本相對比較透明,能夠,企業定額也會更加合理,在市場競爭中更有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
(4)提高工程造價管理水平
區別于傳統的造價管理,基于大數據視域的工程造價管理,可以滿足現代工程綜合管理的基本需求,可以實現對各類數據信息的全面采集、精細化分析,便于形成覆蓋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精細化管理機制。
綜上所述,在工程造價管理中應用大數據,不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降低造價水平,還能對工程安全、質量、進度等方面的管理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造價+大數據”融合型人才內涵
2016年8月,住房建設部頒布《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提出全面提高建筑業信息化水平,著力增強BIM、大數據、智能化、移動通訊、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集成應用能力。根據國家戰略與行業發展來看,建筑業迎來了大數據的浪潮,傳統的工程造價行業也依托于大數據進行產業升級,更加重視對于工程造價過程中的數據挖掘、數據集成、數據分析、數據評價等環節。
同時“新工科專業”概念指出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虛擬現實、智能科學等用于傳統工科專業的升級改造,相對于傳統的工科人才,更能培育出適應未來新興產業和新經濟的實踐能力強、創新能力強、具備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因此,在信息時代,大數據造價融合型人才區別于以往的傳統造價人才,增添了新的人才培養思路。
三、“造價+大數據”融合型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1)理論教學融入大數據造價元素
在理論課的教學環節,主要分為意識培養以及能力培養兩個方面
通過意識培養,讓學生意識到當前時代背景下大數據給造價行業所帶來的價值和效益,在遇到復雜工程問題時能夠想到使用大數據的手段來解決問題,對待工程造價數據的使用要能嚴謹、認真,規范使用數據,能具有風險防范意識,防止數據泄露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意識培養環節中,可以對本專業學生組織相關的參觀、講座等課外環節,加強學生的大數據造價意識,為下一步專業教學做好鋪墊。
對于能力培養,主要圍繞著專業課程展開,在掌握工程造價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融入大數據造價的相關知識點,組織在相關課程教學中。
(2)優化考核方式,加入對于大數據造價能力指標的評價
針對大數據造價的能力,相應的在期末考核環節中給與相應的考核內容和分數,以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并幫助老師檢驗學生掌握情況。
(3)實踐教學加強大數據造價綜合能力的培養
在實踐教學環節中注重大數據造價元素的融入和考核,打破以往教師提供數據,學生只需要完成題目的傳統做法,積極的引導學生利用大數據平臺去挖掘,整理所需數據,并利用大數據平臺進行結果校準,形成報告。
(4)課外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實戰能力
1)校企協同育人
發揮校企合作的優勢,依托鼎正.天筑云造價咨詢有限公司的支持與合作,與公司大數據造價部門達成實習合作關系,讓學生走出去,到企業體驗真實大數據造價工程,讓企業走進來,邀請優秀的大數據造價工程師進行專題講座,畢設指導等環節,加強師生在大數據造價方面的能力
2)以賽促教
引導學生參加本專業的信息化比賽,例如廣聯達BIM信息化大賽等,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并且,也可以指導學生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在項目研究過程中提升自身水平。
3)協會育人
通過城建學院已經組織的BIM協會、造價協會,進行“造價+大數據”相關的宣傳和講座、培訓等活動,充分依托校企合作關系,讓學生通過協會的方式了解大數據造價,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結語
綜上所述,如今我國各類工程投資和建設規模在逐步擴大,對工程造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慮到傳統工程造價管理思路、方法無法滿足現代工程管理的需求,因此必須要積極更新理念,從信息化、大數據的視角中,對工程造價管理模式進行改良。由此也必須加大對大數據造價人才的培養力度,從理論課堂、校內外實踐等方面著手,不僅灌輸大數據造價的思想理念,也培養學生的實戰能力,為現代工造價培養造價+大數據的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