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紅霞
【摘要】? ? 幼兒階段是語言學習的黃金時期,在此階段結合幼兒的特點進行語言教學,能夠促進幼兒養成好的語言表達習慣。所以,幼兒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幼兒的語言能力塑造,同時結合幼兒的興趣進行語言教學。現代科技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互聯網+”技術逐步走入語言課堂,這一技術的使用對于幼兒的語言學習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互聯網+”的優勢在于所蘊藏的信息非常充足,幼兒在語言學習時具有直觀性等優勢。因為年齡原因,幼兒缺乏一定的邏輯思維,所以幼兒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將學習內容以圖片、視頻等直觀性方式展示給幼兒,這一方式能夠促進幼兒的理解并且更好的接納語言教學的內容,從而激發幼兒的學習動力,最后提升其學習效率以及語言表達水平。本篇文章以“互聯網+”為背景,分析在幼兒園中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提升幼兒的語言發展。
【關鍵詞】? ? “互聯網+”? ? 幼兒? ? 語言發展? ? 策略
引言:
幼兒教師是引導幼兒語言發展的關鍵人物,幼兒教師需要以科學的啟發方式引導幼兒對進行語言實踐。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平臺以及閱讀繪本的方式鍛煉幼兒的語言能力,讓幼兒在學習中、生活中主動構建語言體系以及儲備語言。在進行語言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需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方式組織語言教學活動,讓幼兒對活動產生憧憬同時在活動中獲得滿足感。最重要的是幼兒通過參與語言活動能夠對語言產生認知,在參與活動中運用語言能夠產生快樂。
針對幼兒的特點進行語言實踐能夠發現,采用信息化技術進行語言教學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幼兒對語言的敏銳度,長久下來,能讓幼兒自發地產生語言感知能力。另外,結合繪本閱讀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幼兒的語言理解能力,從而產生語言構建能力。同時,利用教學智能機器人能讓幼兒逐步對語言產生鑒賞能力。充分利用上述幾點,對于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幼兒園語言教學現狀分析
當前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很多幼兒教師對于互聯網等新型教學模式的接受度并不高,在教學中依然使用的是傳統教學模式,比如看圖說話、游戲、故事等模式進行語言教學。然而,在新時代背景下成長的孩子,接觸網絡信息平臺的機會越來越多,而且對于網絡充滿了求知欲。因此,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符合當前幼兒的學習需求,不僅無法徹底激發他們對語言的興趣,并且不利于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所以,幼兒教師必須結合當前幼兒的實際情況選擇符合幼兒成長的語言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斷提升。
當前,幼兒教師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所以在從事幼兒教師工作后,在所難免地將應試教育的特點帶入教學中。幼兒語言發展需要充分重視語言實踐,而應試教育過于重視知識理論講解,所以不符合當前幼兒語言發展需求。甚至很多幼兒園在語言教學中違背了幼兒年齡發展特點,比如以“贏在起跑線”為教學理念,讓幼兒園的幼兒接觸小學內容。小學知識對于幼兒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再加上幼兒教師教學理念不能與時俱進,導致幼兒在學習過程中越來越被動,長久下來幼兒會對學習產生畏難心理。因此,幼兒教師在語言教學中,必須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開展教學活動,讓幼兒成為教學的主體,開發其創造力和想象力,從而真正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在進行幼兒語言教學中,很多幼兒教師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隨波逐流,缺乏科學的教學方式。其次,很多幼兒教師對于語言課程教學非常陌生,在內容講解時出現了閃爍其詞的局面,導致幼兒在語言理解時遇到一定的困難。最后,每個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其性格有一定的差異性,幼兒教師在語言教學中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每一個幼兒在語言學習中能夠真正成長。
二、將“互聯網+”技術融入幼兒園語言教學的價值分析
(一)提升幼兒對語言學習產生熱情以及興趣,從而促進其學習效率
幼兒因為年齡原因,只會對有興趣的知識保持學習熱情,如果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則會對學習產生厭倦心理。而“互聯網+”技術的主要優勢在于能夠將知識有聲有色地展示到幼兒的眼前,這種新奇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幼兒對語言學習產生熱情,從而快速地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
(二)優化幼兒在信息時代背景下的信息素質
信息時代背景下的幼兒正體驗著科技帶來的生活便利,同時也面臨著新時代背景所提出的新要求。幼兒的信息素質決定是否能夠跟上時代的發展以及成為當前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所以,要求幼兒教師在開展語言教學中,必須將“互聯網+”技術全面融入課堂,從而為幼兒提供一個好的學習空間,讓幼兒在耳濡目染的過程中提升其信息素質。
(三)提升教學的精準度以及實踐能力
“互聯網+”技術在幼兒語言教學中的主要優勢在于能夠提升其教學精準度。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口誤或者發音等問題,而互聯網技術下的多媒體平臺在語言發音上不僅清晰并且精準,從而避免幼兒出現發音錯誤等問題,保證幼兒的語言學習質量。例如:以《認識小動物》為課堂主題,首先幼兒教師需要在課堂開始之前做好課堂教案,比如將動物進行分類。然后利用多媒體平臺在課堂上向幼兒展示各種動物,或者讓幼兒主動進行分類。其次,可以讓幼兒匹配動物的叫聲,以上方式能讓幼兒從聽覺和視覺上真正認識動物。這種以“互聯網+”技術認識小動物,能將動物的形象更加直觀地展現在幼兒的面前,而幼兒在生活中看到了動物或者聽到了動物的聲音能夠精準地辨別動物的類型。
(四)創設語言情境,促進幼兒語言創造力
語言情境教學是一種傳統的語言教學方式,但是很多幼兒教師主要是以口頭表達的形式創設教學情境,幼兒通過幼兒教師口頭描繪的場景進行腦海構圖,這種口頭創設情境的方式缺乏情境直觀性,幼兒在腦海中所構造的場景和幼兒教師所描繪的場景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從而導致幼兒在口頭描繪場景時缺乏語言創造力。“互聯網+”技術已經充分融入到幼兒園教育中,幼兒教師在使用這項技術時,能夠以視頻、圖畫等形式將語言教學內容展現在幼兒面前,從而讓幼兒進入沉浸式的語言學習狀態。
例如,以日常對話教學為背景,幼兒需要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對話,為了完成這一目標,幼兒教師可以以視頻的方式向幼兒展示初次見面時的對話內容以及禮節,幼兒通過觀看視頻,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對話的內容從而更好地理解內容,同時為后續的模擬對話打下良好的基礎,這種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兒的語言創造力[1]。
三、以“互聯網+”為背景分析如何提升幼兒語言教學
(一)優化幼兒教師的綜合能力和職業素養
對幼兒進行語言教學,需要幼兒教師具備豐富的教學知識。首先,幼兒教師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幼兒的言行舉止深受幼兒教師的影響,因此,只有幼兒教師高度重視語言并且在日常教學或者生活中需要向幼兒展現語言的藝術性,幼兒經過幼兒教師長久熏陶,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對語言的好奇心和學習熱情。其次,幼兒教師需要順應時代要求,全面掌握互聯網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在課程教學中將互聯網技術與語言教學充分融合。互聯網技術能夠激發幼兒教師結合幼兒的需求進行教學,而幼兒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學習,能夠充分感受到語言的魅力。長此以往,幼兒會對語言學習會越來越有興趣,從而主動參與到語言教學過程中。由此可見,幼兒教師必須順應時代需求,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2]。
(二)課下結合電子設備等新型教育體系鞏固幼兒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促進家校一體信息平臺建設
當前,手機、平板等電子設備越來越受幼兒的歡迎,因此幼兒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電子設備輔助幼兒進行學習。教育類電子設備的優勢在于可以確保幼兒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下進行學習,能有效激發學習的動力,讓幼兒更容易獲得成就感。比如,具備“講故事”功能的軟件除了能將故事進行朗讀以外,還可以結合故事的情節融入背景音樂,幼兒在聆聽故事的過程中隨著音樂的節奏波動,能夠感受到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另外,具備“語言教學”功能的軟件,可以結合視頻或者圖片等方式開展語言教學,通過視頻將語言教學的內容直觀展現,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兒對語言學習的熱情。除此之外,幼兒離開校園之后,在家中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鞏固在學校學習過的內容,并且可以和家長分享今日學習的內容,這對于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3]。
(三)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興趣進行因人施教
每一個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幼兒都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幼兒教師在教學中必須了解每個幼兒的內在需求,針對幼兒的需求進行教學,促進其進步。在幼兒語言教學中,幼兒教師可以結合互聯網技術平臺播放一些有趣并且生動形象的動畫片給幼兒觀看,等觀看結束之后,幼兒教師可以以提問的方式讓幼兒解答觀看過程中的出現的問題,然后讓幼兒們踴躍發言,根據每個幼兒的發言情況,幼兒教師可以發現幼兒看問題的角度和解決問題的方式都有一定的區別,通過這些區別能夠發現每個幼兒自己的特點。
例如,幼兒教師在播放完《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之后,可以讓幼兒描述故事中的情節或者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在此過程中,幼兒可以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自己組織語言進行闡述,從而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幼兒教師在幼兒語言表達的過程中能夠全面觀察幼兒,對于每一個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的優缺點能全面了解,從而在后續教學中能夠更好地因人施教。
(四)充分利用信息手段,激發幼兒的語言敏感區
信息平臺的使用,能夠最大程度上激發語言教學的閃光點。首先,可以通過信息平臺將語言內容進行動畫處理,將語言內容更加直觀地出現在幼兒的面前,能夠刺激幼兒的語言敏感區,讓幼兒逐漸養成語言表達的意識。當幼兒有了語言表達的欲望之后,自發就會形成語言素養,從而在后續學習或者生活中能夠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全面表達,最重要的是幼兒在語言學習和語言表達過程中能夠獲得成就感[4]。
比如,在學習如何自我介紹時,幼兒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平臺播放關于自我介紹的視頻。視頻內容需要重點突出姓名、性別、外貌特征以及性格特征。待視頻播放完成之后,幼兒教師需要讓每個幼兒上臺自我介紹。而幼兒通過觀看視頻之后,能夠充分了解自我介紹的方法,所以此時的幼兒紛紛舉手希望上臺進行自我介紹,因此結合信息平臺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幼兒的語言敏感度,幼兒能夠自發組織語言進行表達。
(五)通過電子繪本閱讀為基礎發展幼兒語言組織能力,促進其語言邏輯思維性
通常情況下,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會形成一定的語言結構以及文學思維。為了盡早啟迪幼兒的語言結構思維,幼兒教師需要以幼兒為核心展開繪本語言活動,讓幼兒在繪本活動中靈活運用語言。當前,電子繪本成了鍛煉幼兒語言邏輯思維關鍵的組成部分,電子繪本具有突出的畫面感,同時故事感非常強烈,最重要的是人物的性格以及人物之間的關系都能夠直觀地呈現在幼兒面前,幼兒通過繪本的觀看能夠激發其表達欲望,用自己的方式將繪本內容進行闡述。也就是說,電子繪本對于幼兒園語言學習起到了一定積極的作用,所以無論是幼兒教師還是家長都可以以繪本為核心引導幼兒語言學習,從而激發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比如,在學習有聲繪本《小飛機,小心》時,幼兒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之前先讓幼兒聆聽這篇故事,讓幼兒能夠感受到故事的場景以及小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的遭遇。當幼兒聆聽完這篇繪本時,讓幼兒將繪本中小飛機在飛行過程中遇到的故事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雖然很多幼兒在表達過程中能夠將大致的內容表達出來,但是故事中小飛機在飛行中的細節不能具體表達出來,這個時候幼兒教師需要結合繪本的內容引導幼兒重新觀看繪本,讓幼兒能夠真正了解小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的一些故事和細節,從而促進其語言結構的組織,有邏輯性地將故事進行表達。
(六)借助教學智能機促進幼兒對語言的感知能力
信息時代背景下,幼兒對于網絡新鮮事物非常的感興趣,因此可以借助智能網絡推動幼兒的語言素養。可以在幼兒園或者家里設置機器人陪護幼兒語言成長,由機器人負責在不同的場景和環境下與幼兒溝通交流,智能機器人的優勢在于能夠主動與幼兒展開對話,而幼兒對于新奇的智能機器人非常有興趣,所以會非常熱情回應機器人,幼兒在和機器人互動的過程中,能夠鍛煉幼兒的語言思維,同時在和機器人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感知語言的魅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語言素養[5]。
比如,在促進幼兒想象力過程中,以《假如我能飛》這篇語言課程為例子,可以讓教學機器人向幼兒提問,比如:“現在你有一雙翅膀,你想飛到哪里去?”這個時候幼兒的大腦就會自行展開想象,然后將自己的想法與機器人進行互動,幼兒在與機器人交流中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語言感知力,并且能夠提升語言結構組織能力,最后,當機器人和幼兒交流時,如果發現用詞不規范時能夠及時地提醒幼兒并進行矯正,從而提升幼兒的語言素養。與此同時,可以在幼兒園門口安排一位迎接幼兒的機器人,當幼兒走入校園時機器人能夠自動識別幼兒,并且熱情地接待幼兒和幼兒展開對話,同時幼兒能夠熱情地回應機器人。在午餐期間,配備就餐機器人,機器人可以介紹幼兒就餐的食物,對于挑食的幼兒可以進行勸阻或者向幼兒介紹營養均衡的重要性。智能機器人在和幼兒互動時,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兒對語言的感知能力以及語言的運用能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言學習最關鍵的時期屬于幼兒階段。因此,幼兒園教學需要充分重視幼兒的語言學習能力,尤其是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幼兒教師需要將自身的專業素養與互聯網技術充分融合,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從而促進幼兒的語言能力不斷提升和發展。
參? 考? 文? 獻
[1]張曉雁. “互聯網+”背景下幼兒語言教學的策略[J]. 甘肅教育, 2020(14):1.
[2]李金霞, 徐祖勝. “互聯網+”背景下幼兒教師信息素養提升策略研究[J]. 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8(3):2.
[3]周林娟. “紫閱繪”:幼兒園家園共讀APP平臺的構建與實踐[J]. 浙江教育技術, 2017(6):6.
[4]吳明友、付入林、于應和. 互聯網+背景下中小學教師信息素養和專業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綿陽市為例[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20(13):3.
[5]姜清清. “互聯網+”背景下幼兒園教師應對口吃兒童的策略——以學校教育為主的口吃治療方法研究[J]. 小學生作文輔導(看圖作文), 2019(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