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書舟 丁寧
【摘要】? ? 互聯網的存在為高校輔導員思想教育培訓體系的構建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同時也使得高校輔導員思想教育培訓體系變得更加先進。本文從互聯網時代的背景入手分析高校輔導員構建思想教育培訓體系的策略。
【關鍵詞】? ? “互聯網+”時代? ? 高校輔導員? ? 思想教育培訓體系? ? 構建策略
引言:
早在2015年11月份教育部就公布了普通高校關于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內容和修訂情況,同時也提出了應該讓高校輔導員通過運用各種方式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才能夠更好地構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并通過強化學生與網上的交流互動來開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天地。廣大輔導員也需要更好地圍繞著學生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并配合輿論來奪取自己的主導權,并在了解網絡輿情信息的基礎上來密切地關注網絡動態,從而真正發現一些群體性問題。廣大高校的輔導員一定要在充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組織者的基礎上來利用互聯網技術更好地掌握廣大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并從多方面入手行使自己的職能。
一、“互聯網+”時代和思想教育培訓體系的概述
(一)“互聯網+”時代的概述
1.“互聯網+”時代的概念
“互聯網+”時代指的是個人與社會、經濟組織、有形世界相互關聯和交融的時代。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更好地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并更好地促進不同行業的發展。在高科技的支持下互聯網將會使得人類的文明進入下一個嶄新的時代,這就是我們熟知的互聯網時代。
2.互聯網對各行各業的影響
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時代的發展,更對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消費觀念有所改變。互聯網更好地改變了學生的消費能力。我們現在可以在一個虛擬的空間中用虛擬的貨幣進行交流,同時也可以不用出門都能夠購買到任何物品,也就能夠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消費。第二,改變了工作和財富的機會。隨著阿里巴巴和小米的出現,更多的機遇出現在了互聯網中。而互聯網行業也確實改變了財富和工作的機會,種種跡象確實表明互聯網可以更好地改變人的工作機會。第三,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互聯網的出現更好地改變了人們的工作以及生活的狀態,并逐步向手機端遷移。每個人都在不斷地適應互聯網,更可以說是依賴互聯網,如果有一天失去了互聯網也許人們并不知道自己要如何去生活。第四,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人們的思維方式也在不斷地改變,但是互聯網確實削弱了人們的思維力。每當人們有任何解決不了的問題時都會第一時間求助互聯網,但是很多時候互聯網并不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第五,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身體疾病。互聯網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它在帶給人們生活便利的基礎上也帶給了人們很多不同類型的疾病。現在沉迷于電腦的人們很容易得各種不同類型的疾病,在實踐中也會被眼部疲勞、頭痛、腰腿痛、深靜脈血栓形成和其他不同類型的疾病所困擾,這些其實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實寫照。第六,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溝通方式。現在各種不同類型的聊天軟件也會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1]以前只能夠在電視上出現的鏡頭現在也會出現在現實社會中。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更多的人喜歡借助互聯網進行交流。從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互聯網的出現確實更好地對各行各業產生了影響,自然也會對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造成影響。
(二)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思想政治體系教育并不是一個單一的教學內容,而是一個綜合體系。常見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主要是由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構成:第一,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內容,主要是由世界觀教育以及人生觀教育構成。它通過認真地理解人類社會發展中的規律來讓人們擁有更加先進的科學理想和信念,并為人們認識世界提供更好的思想武器,這也是廣大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最深處的內容。第二,政治教育。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向性內容,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人們樹立正確的政治觀,并借助合適的政治觀來讓人們對國家發展以及政治關系有更多的看法,它不僅貫穿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身,也會指導著思想政治教育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在我國常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由國情教育、基本路線教育、形勢政策教育和其他不同類型的教育構成。第三,道德教育。道德是人們在生活中共同的行為規范和準則,更是調節社會關系的常見的規范體系。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的行為準則和規范,更是調節社會關系最根本的規范體系。道德往往代表著社會發展中的正面價值取向,更可以有效地判斷社會成員自身的行為是否適當。高效的道德品質將會對于不同人的思想素質、政治素質、心理品質和其他方面產生直接的影響,更會對社會的發展起到引領的作用。在我國常見的道德教育主要是由職業道德教育、社會公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構成,不論是哪一種種類的道德教育都會發揮非常巨大的作用。第四,法紀教育。法紀教育是維護不同類型政治原則和政治理想的重要保證。只有從多方面入手強化法紀教育才能更好地讓不同類型的對象從他律向自律轉化。因此,目前常見的法紀教育其實是思想政治教育內最常見的保障性內容。在我國常見的法紀教育主要是由法制教育和紀律觀念教育構成。第五,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前提性的內容,在實踐中也確實可以激發受教育者的心理潛能,并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從長遠發展看心理教育對于人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將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互聯網+”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現狀
在新形勢下多數高校都會迎來一屆又一屆年輕的大學生,這些大學生不僅會更有自己的主見,而且自身的個性會顯得非常鮮明,多數也會以自我為中心,在建設中確實具備非常鮮明的時代特征。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民辦高校大學生都離不開手機和新媒體的影響,更會受到存在于網絡上的各種信息的影響。大學生不僅可以借助網絡來更加高效地進行生活和學習,更可以借助這些工具來形成新的思想沖擊。所以輔導員目前的思想政治體系建設不僅有非常積極的一面,更會有消極的一面。
(一)互聯網背景給高校輔導員帶來的機遇
1.互聯網時代會讓輔導員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思想
在“互聯網+”的時代下借助QQ、微信和微博等不同類型的工具流傳出的信息更加真實,也更能夠適應學生的發展需要。在實踐中學生的一些小心思更容易通過網絡方式來流露出來,所以廣大輔導員可以借助網絡這一媒介來更好地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并在了解學生想法和狀態的基礎上針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最終才能夠更好地被學生接受。
2.互聯網背景下的各種資源更加豐富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各種不同類型的資源將會顯得更加豐富,輔導員確實可以通過包括QQ群、微信群和博客等不同的方式,并配合方式、圖片和視頻等不同類型的表現方式來針對學生開展政治教育。大學生處于形成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所以在實踐中容易出現消極的心理,甚至并沒有確立正確的是非觀。為此高校可以借助網絡平臺來給學生傳輸正能量以及樹立先進典型,最后才能夠將學生引導到正確的道路上。廣大輔導員在此背景下也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在針對特殊學生時可以打破時間和地點的局限來解決問題,最終更好地防止發生不良事件。
(二)互聯網背景給高校輔導員帶來的挑戰
在互聯網背景下會使得包括微課、網絡教育和慕課的形式受到更多學生的喜歡。但是如果沒有采用合適的策略來運用網絡平臺則會給輔導員思想政治體系教育帶來嚴峻的挑戰。
1.網絡信息的復雜會讓學生出現社交障礙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學生可以接收到網絡上各種不同類型的信息,但是一些低質量的信息也會借機充斥著學生的大腦,對于學生后來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正因為受到了網絡的影響大學生的思想呈多元化發展,網絡和大學生之間已經由原來的面對面交流轉變為了面對面的“屏幕交流”,導致會有更多學生越來越依賴網絡,并在現實世界中充滿空缺感和失落感,如果這時候有學生過度沉迷于網絡中自然會無法自拔,甚至會激發出各種不同類型的消極情緒,最終嚴重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2.輔導員自身思想意識不強,無法綜合運用互聯網
雖然很多高校很早就開始開展輔導員思想政治工作,但是所采用的方式多數非常傳統。有的輔導員還不習慣使用網絡來進行教育,卻忽視了網絡輿論造成的巨大影響,所以不能夠及時反饋學生收到的信息。如果廣大高校輔導員沒有很大的能力來利用網絡新技術,也無法借助網絡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其輔導的效果就不會很好。多數高校輔導員又非常年輕,并沒有足夠的經驗來借助網絡來解決思想問題,最終也會讓教育的效果非常不理想,最終也會讓思想政治教育朝著形式化的方向發展。
三、“互聯網+”背景下廣大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問題原因分析
在“互聯網+”背景下廣大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確實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不僅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有待創新,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員的素質有待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也需要被優化,具體的原因包括如下幾點:
(一)思想教育政治工作理念有待創新
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廣大高效大學生自身的理念將會變得更加有個性,也會更好地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在實踐中確實需要在以學生為中心的基礎上突出學生個人的地位和價值。廣大高校大學生的心理疏導方式和人文關懷方式也需要更好地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以輔導員為主體,根本上是為了在強化理念創新的基礎上讓學生堅持自我管理,最終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自控能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職業素養需要被提升
在新時期廣大民辦高效內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僅需要具備非常堅定的政治立場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更需要具備非常專業的知識水平和強有力的創新意識。所以廣大輔導員在平時一定要注意堅持學習,并注意綜合培養自身的道德修養、愛崗敬業精神、專業知識、應變能力、心理知識和教育學知識,并從多方入手提升個人的道德素養,更需要讓最新型的工具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需要被優化
多數高校大學生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需要依靠課內的課程來完成的,所以在實踐中需要直接增加第二課堂,并從多處著手來讓更多的學生進行共同參與,強化監督學生的思想動態,積極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采用各種不同的策略來提升工作的效果,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水平,這樣才能夠解決學生在實踐中的困難。
四、“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途徑和形式,廣大輔導員一定要在充分發揮互聯網作用的基礎上積極地構建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有關的平臺,最后才能夠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一)增強高校輔導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識
廣大高校輔導員必須充分認識到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并從多方面入手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所發揮的作用,并在建立合適的網絡輿論陣地的基礎上來通過強化自身來維護網絡平臺的良性發展。此外,更多高校的輔導員更需要通過發揮網絡自身的優勢來幫助學生掌握新的思想動態,并在讓網絡打破時間和條件限制的基礎上來更好地發揮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二)提升高校輔導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綜合能力
廣大高校輔導員應該在強化網絡技術學習的基礎上熟練地運用各類網絡平臺,并通過借助各種不同的形式來向不同的學生傳達不同類型的政策文件,同時組織不同的學生開展線上線下的討論,同時讓網絡生活會和網絡調查發揮更大的作用。廣大高校輔導員更需要通過參加定期的培訓來更好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目前網絡發展越來越快,廣大輔導員也確實只有借助最新的網絡平臺和最新的網絡技術才能夠讓其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三)構建合適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體系
當前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是非常單一的,因此廣大高校輔導員應該采用各種方式來積極構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體系。第一,應該將高校內部的思想政治、軍事理論、心理健康教育和就業指導更好地合并在一起,并讓體系內部的內容變得更加多樣化,最終更好地發揮思想政治體系的作用,第二,廣大高校內部的輔導員也需要在互通互學的基礎上強化各大院校之間的聯系,并在讓輔導員相互進行交流的基礎上分享不同類型的額事例和經驗。[2]發展到最后廣大輔導員自身的經驗確實可以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四)構建運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隊伍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一定要有專業化的隊伍來構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體系。目前很多高校內部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內容和工作的環境都已經發生了變化,直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和內容也已經發生了變化。所以一定要通過建立專業運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團隊才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了解到高校內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環境、工作對象、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
(五)開展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校園活動
應該根據不同大學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來讓高效圍繞著“中國夢”這一主題和目標來不斷地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形式,并開展更加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目前包括主題演講、主題沙龍、學術講座和思想政治教育知識競賽都能夠讓高校內部的學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思想覺悟,并引導廣大大學生都能夠養成積極向上的思想覺悟,并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踐行自己的中國夢。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思政教育工作一直都在廣大高校教育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廣大高校在從事思政工作時仍然有很多困難需要被克服,所以高校需要從思政教育工作的理念入手來采用合適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最終才能夠探索出適應高校發展的新的思政教育體系。
參? 考? 文? 獻
[1]楊瑞慶 . 民辦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視角 [J]. 山西青年 , 2020(5):87-93
[2]朱虹. 淺談文藝活動對民辦高校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影響—以福建農林大學東方學院為例 [J]. 天天愛科學 , 2019(5):47-53
基金項目:本文系魯迅美術學院校級黨建項目“新時代高校學生黨員教育培訓體系構建研究”(編號:LMDJ202107)研究成果;
艾書舟(1988.04-),男,漢族,遼寧大連,魯迅美術學院,講師。
通訊作者:丁寧(1992.05-),女, 漢族, 遼寧大連,魯迅美術學院 ,講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