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鵬 駱燕芳 陸建芳
摘要:目的:研究腦卒中康復護理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神經內科的腦卒中患者60例,分康復組和對照組,對比兩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康復組患者的 Barthel指數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康復組的滿意度也更高 (P<0.05)。結論:腦卒中康復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康復效果,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腦卒中;康復護理;神經內科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0--01
腦卒中是目前中國居民第一死亡原因,發病原因復雜,病情變化多樣,具有發病率、復發率、致殘率及致死率高的特點。因此,腦卒中的治療及護理也成為了臨床上的難點和重點。及時的治療和有效的護理措施對于腦卒中的治療及愈后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而康復護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致殘率,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質量[1]。本文對腦卒中康復護理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研究,具體見下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 6月-2019年6月于我院神經內科就診的腦卒中患者60例,隨機分成康復組和對照組。康復組有患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腦血栓16例,腦梗死14例,年齡49-72歲,平均年齡54.2±6.8歲;觀察組有患者30例,其中男15例,女15例,腦血栓13例,腦梗死17例,年齡51-71歲,平均年齡53.9±7.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采用常規的腦卒中護理措施,予患者進行基礎護理及對癥處理,包括用藥指導、觀察病情等。
1.2.2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繼續予以腦卒中康復護理,具體康復護理如下: (1)康復指導:針對腦卒中的疾病特點, 講解疾病發生原因、影響因素及注意事項等, 進行相應地康復教育及指導,使患者掌握相關知識,提高患者的康復意識和自我護理能力,為后期康復訓練的有效進行打下基礎。(2)良姿勢擺放:予正確的體位擺放,可預防、減輕痙攣或畸形的出現,并保持肢體功能狀態的作用,同時也可以通過按摩手段等幫助患者放松關節和肌肉。(3)肢體功能訓練:根據患者病情,進行相應的功能訓練,如進行床上自主或被動活動訓練,翻身、轉移、坐位、站位、步行等訓練,循序漸進幫助患者恢復肢體的功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4)神經系統恢復:通過電刺激或者針灸等痛覺和觸覺的刺激來幫助患者恢復神經系統和肌肉的知覺,從而促進患者恢復健康. (5)心理護理:抑郁是腦卒中常見的情感并發癥,發病率高達20%~50%。腦卒中后患者常表現為消極悲觀,對疾病及自身缺乏信心,嚴重影響患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拖延康復時間,以致失去功能康復的最佳時期,從而影響患者的恢復。因此,醫護人員應同患者積極溝通交流,幫助患者疏導不良情緒, 使病人和家屬看到希望。在訓練過程中,對任何微小的進步都要給予肯定和贊揚,增強病人的信心,提高病人對治療的依從性和主動性,從而促進病人神經功能的康復。(6)并發癥護理:第一點就是肺部管理,很多長期臥床的腦卒中患者容易造成痰液在肺內的積聚,增加肺炎的風險,從而加重顱內缺血、缺氧的狀態,嚴重影響腦卒中的康復。第二點就是預防壓瘡,因為患者偏癱側肢體通常沒有特殊的感覺,一旦受壓時間過長就會形成壓瘡,嚴重還會導致肢體的壞死。因此應予以q2h翻身拍背,及時吸痰,霧化等。
1.3觀察指標
1.3.1 Barthel指數:根據Barthel指數評分表,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數值,評估其日常生活能力。
1.3.2護理滿意度:根據患者出院前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估。
1.4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21.0分析軟件進行數值分析,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 Barthel指數比較
康復組患者護理前后Barthel指數評分分別為(65.3 ±13.2)、(90.4 ±14.8);對照組患者護理前后Barthel指數評分分別為(64.9 ±12.3)、(79.2±17.5)。護理后,康復組Barthel指數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康復組護理滿意度為95.12%,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7.33%。結果表明康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P<0.0 5)。
3討論
腦卒中,又叫作腦中風或腦血管病,是腦部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的大腦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疾病[2]。臨床表現為突發意識障礙或口眼歪斜、口齒不清、半身不遂、認知障礙等。腦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腦栓塞、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腔隙性腦梗塞、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性腦梗塞)與出血性卒中(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此疾病危害性很大,常會造成患者偏癱,很多患者患病后長期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因此對治療和恢復失去信心,因此在護理過程中,要注意對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安撫和疏導,幫助患者重獲信心,形成良好心理狀態。同時也需要為患者提供必要的康復功能鍛煉,幫助其逐步恢復。康復護理模式對于腦卒中患者能夠起到很好的效果,其理念是早期就開始康復護理,針對患者病情建立系統的康復計劃,從各個方面幫助患者恢復健康[3]。
本次調查顯示,康復護理干預后,康復組腦卒中患者的護理效果更佳, Barthel指數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時,康復組患者滿意度也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由此可見,針對神經內科護理中腦卒中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干預,可以顯著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更好地幫助患者康復,同時也有助于良好的護患關系的建立,提升患者的滿意度,效果理想,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楊志宏,王彥麗,劉海萍,吳光珍,趙立軍.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功能預后的影響[J].河北醫藥,2 0 11,3 3(1 0):1594-1595.
[2]印宜.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運動功能恢復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 017,4(30):5845-5845.
[3]李瑤瑤,苗曬曬.連續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和生活質量影響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2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