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恒祥 潘江如 趙晴 郭鴻鑫




摘 要:匯集環境保護和能源節約功能的新能源汽車在當今時代越發受到重視,逐漸成為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紹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以及充電設施行業現狀,然后對目前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最后針對今后充電設施行業的發展趨勢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 充電設施行業 現狀 發展趨勢
Abstract:New energy vehicles that integr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function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valued in the current era, and have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China's energy vehicle market and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charging facility industry, then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charging piles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finally explor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harging facility industry.
Key words:new energy vehicles, charging facilities industry, status quo, development trend
1 引言
由于重工業造成環境破壞和資源枯竭越發嚴重,人們更加注重新能源汽車的研究。隨著新工業革命的興起,新能源汽車在技術上逐漸走向成熟化和商業化,逐步代替了傳統的燃油汽車,是我國實現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是推動我國乘用車產業由大變強的戰略舉措。在我國優惠政策的帶領下,新能源汽車行業迅速發展,與傳統加油站相對應的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行業如何發展,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否有規律可循,對我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行業的發展及實現“彎道超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 新能源汽車市場現狀介紹
2.1 政策扶持
在2020年10月20日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部署了五項戰略措施,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提供有力保障[1]。
2.2 市場現狀
自2021年1月至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總銷量181.8萬輛,市場占比12.45%,比2020年提升了5.36%;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149.4萬輛,市場占比10.23%;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5.8萬輛,同比增長2.22%。
2021年9月,這一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總銷量33.3萬輛,同比增長184%,市場占比提升至21.05%;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27.6萬輛,市場占比17.45%;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5.7萬輛,市場占比3.60%。
3 充電設施行業現狀介紹
3.1 政策扶持
十三五期間,我國已經形成了“中央政策指導,地方配套實施細則”的推進體系[2]。共分為三個階段如表1所示。
3.2 行業現狀
自2012年1月國務院正式發布并批準實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2年)》(簡稱國發〔2012〕22號)以來,將關于加快促進發展企業節能與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作為一項符合國家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中央政府已經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關于加快促進企業節能與發展新能源汽車及其充電設施等相關行業配套設施項目建設與行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和優惠政策[3]。我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迅速增長,在充電設施方面遙遙領先,充電設施數量最多。
3.3 集中度較高
至2020年底,我國公共充電設施超過1萬臺的共有10家,占比91.69%,其中特來電、國家電網、星星充電均超過了10萬臺,分別為205483臺、181471臺、158008臺,占比達到了68.28%[4],具體數據如圖2所示。
3.4 設施分布
從區域上看,至2021年6月,廣東、上海、北京、江蘇、浙江、山東的公共充電樁數量均超過5萬臺,排名前十地區公共充電樁數量占全國總量的72%,東部和西部分布較少,具體數據如圖3所示。
4 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行業存在的問題
4.1 數量少,車樁比失調
在2020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492萬輛,充電樁數量為168.1萬臺,車樁比約為2.9:1,比例失調。
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迅速上升,截至2021年9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新增37.8%,達到了678萬輛,而我國充電樁數量新增32.24%,低于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上升速度,充電樁數量約為222.3萬臺,車樁比為3.1:1,車樁失衡進一步擴大。
從公共充電樁方面來看,2020年底車樁比為6.1:1,截止2021年9月車樁比升至6.5:1,平均每6-7輛車對應一個公共樁。具體比例如圖4所示。
車樁比例越小,充電排隊時間越少,但車樁比降低到多少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長,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充電速度、質量的需求不斷增長;另一方面充電樁運營商投入大、收益低,面臨運營壓力[5]。
4.2 利用率低,盈利困難
當前,充電樁整體利用率較低,充電樁平均利用率僅在3%-5%左右[6]。這主要是由于:一、充電樁標準不統一,導致不同品牌和廠家的新能源汽車與充電樁之間無法實現互聯互通,兼容性問題突出;二、建設充電樁的位置越偏僻所需成本越低,因此導致在偏遠地區出現大量的“僵尸”慢充樁常年無人問津;三、燃油車占位現象嚴重,導致很多新能源汽車充電車位被燃油車占用[7]。
利用率低導致盈利困難,據統計當充電樁利用率超過10%時或許才能盈利,當前充電樁利用率遠遠沒有達到要求,仍處于虧損狀態。
4.3 充電難,效率低
隨著近幾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迅速上升,在假期出行的高峰時段經常出現充電難的問題。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充電樁數量不足,導致出行高峰期“一樁難求”;二、各地區充電樁分布不均,加劇了局部和特定時段的充電矛盾;三、充電樁兼容性較差,導致車主多次嘗試后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充電樁,影響充電效率[8]。伴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迅速擴大,充電難的問題可能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4.4 安全性有待加強
由于有關充電設施設備技術的門檻較低,外加國家政策的促進,導致很多技術不成熟的中小型企業涌入,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導致充電設施經常出現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主要原因有:一、過充保護功能不完善;二、BMS(電池管理系統)不健全;三、接口長期使用出現接觸不良等,引發新能能源汽車自燃,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因此,充電設施的安全性存在的問題應引起我國充電設施行業內部的強烈重視。
5 充電設施行業發展趨勢
5.1 充電設施標準化
由于充電設施的標準不統一引發充電樁利用率低、充電難等問題,因此充電設施標準化是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對于實現充電設施的標準化,最主要的就是解決兼容性的問題。兼容性主要指充電樁與新能源汽車,要制定統一標準與規范,約束充電樁企業和新能源汽車企業。
5.2 換電技術
早在2019年年底,我國就開始強調要積極探索換電補給模式,到2020年4月,新一輪的新能源補助政策又給換電模式開了一次“后門”,更加促進了換電模式的發展。
換電技術可以有效解決充電難、充電效率低等問題,但是各新能源汽車廠家動力電池規格并不統一,存在無法互通等問題。因此想把換電站的普及率提高上去很難,并不是件一蹴而就的事情[8]。
5.3 充電設施智能化
目前,大多數新能源汽車用車主都是通過手機對充電樁進行選擇與控制,而且還可以對正在使用的充電設施進行遠程監控,確保其正常工作。另外,還可以通過手機查看當前充電樁使用人數,避開高峰時期。但是,手機APP更新次數太過頻繁且很多充電樁不能使用同一款手機APP,需要用戶下載多款充電APP,給車主帶來很多不便。因此,要加強其智能化水平,充分挖掘APP功能,為車主帶來更加便利的服務。
5.4 V2G
V2G是Vehicle-to-grid的縮寫或簡稱,充分實現新能源汽車與電網的交換和互動方式是它的一個核心理念,可以通過V2G技術使得車輛和電網之間的交流互動能力可以實現合理的分配,這無論是對于車輛和用戶來說還是對電網都被認為是一件有利的事情。截至目前,V2G的試點技術研究已在我國北京等地區和城市進行,并且在V2G的放電控制戰略、放電負載預測等相關技術上都已經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9]。在未來,V2G將會發展成為整個充電設施行業的必然趨勢。
6 總結
本文就政策扶持、市場現狀等方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進行了分析,對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政策扶持、行業現狀、集中度、分布等情況進行了詳細論述,指出我國充電樁數量少,車樁比失調、利用率低,盈利困難、充電難,效率低等問題,并就此問題對充電設施行業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其主要發展趨勢為:一、充電設施標準化,二、換電技術,三、充電設施智能化,四、V2G技術。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的通知[Z].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0-11/02/content_5556716.htm.
[2]許艷華,許松林,武斌.2020-2021年度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年度報告[R].北京: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2021.
[3]趙美惠.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J].新能源汽車,2020:98-99.
[4]常江雪.中國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現狀[J].時代汽車,2021(16):97-98.
[5]白昊天.打破電動汽車“充電難”:建充電樁就夠了嗎?[N].新京報,2021-10-20.
[6]王耀.充電樁平均利用率僅3%-5%[N].新京報,2021-10-21.
[7]張厚明.燃油車占位嚴重拉低充電樁利用率[N].中國新能源報,2021-4-20.
[8]張真齊.出行大潮中“一樁難求” 新能源車充電難如何破題[N].中國青年報,2021-10-21.
[9]中國產業信息網.2018年中國充電樁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DB/OL]. https://www.chyxx.com/industry/201804/633821.html.
作者簡介
董恒祥:(1998.10—),男,漢族,山東省濟南市人,學歷:碩士在讀,專業:交通運輸,職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