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伙勝 陳昭玉
“00后”學生在一個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下成長,有鮮明的個性,在教育管理方面班主任也要與時俱進。
策略一:不翻舊賬
新班級重組之后,我首先會告訴學生,在新集體中,所有人都是一張白紙、都要從零開始。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防止優秀學生驕傲自滿,另一方面也給“學困生”改變自己的機會。很多學生都十分珍惜這次樹立全新形象的機會,一些原本調皮的學生在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中,學會了規范自身行為,獲得了他人的認可。在平常的管理中,班主任也要注意“少翻舊賬”,不帶有色眼鏡看待學生,每次都要針對具體問題幫助學生改進、引導學生成長。
策略二:亦師亦友
我建議學生把自己每周的想法或經歷記錄下來,一些平時膽小靦腆的學生常常在周記中向我吐露心聲。每看完一篇周記,我都會附上個人的感受和建議。在書信交往中,我和學生平等地交流溝通,成了彼此親密的朋友。要形成“亦師亦友”的關系,班主任要學會退讓、學會聆聽、學會尊重,與學生平等對話。比如我會主動加入學生的活動,與他們一起歡笑、一起吶喊,讓學生感受到我的真誠,建立信任。有了信任的基礎,對于犯錯的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困惑的學生等,我通常會以朋友的身份和立場為他們分析利弊,取得了不錯的教育效果。
策略三:自我教育
“00后”學生渴望被肯定,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班主任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場合表揚和鼓勵學生,幫助學生增強自我認同感;“00后”學生提倡平等自由,他們對教師的認同源自對教師的喜愛,而不是懼怕。在他們的眼中,教師是知識淵博、經驗豐富的好朋友。故而,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在“堵”的同時更加注重“導”。在處理犯錯學生時,不能只進行懲罰和說教,而是要正確引導學生走出盲區和誤區,從學生個人實際情況出發,遵循其自身發展規律和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作為“80后”班主任,我經常以自己學生時代的成長經歷為案例引導學生,設身處地為他們提供解決方案,幫助學生“少走彎路”。
策略四:投其所好
班主任要了解每個學生的愛好和個性,這樣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對于學生們眼中的“壞學生”,班主任的“賞識教育”尤為重要,要多鼓勵、少訓斥,幫助其建立自信。對于紀律散漫的學生,一般我不會再講“大道理”,而是先從他的愛好切入話題,建立信任關系,并在班內事務中積極起用這樣的學生,培養其責任感,幫助其盡快融入班級大家庭。
策略五:言傳身教
班主任最好的育人方法就是“以身示范”,要求學生做到的事情,我自己首先要做到。以前,班里總有學生遲到,于是我想了一個辦法,在班里和學生展開了一場比賽——“如果我堅持每天七點三十分準時到達教室門口,那你們要保證以后不再遲到,如果遲到就要自動接受同學們的‘懲罰”。接下來的日子里,我每天都堅持早早到達班級,并且不斷提高自己的辦事效率。在我的帶領下,學生們重新規劃了自己的時間安排,改變了拖沓的習慣,從此班里很少再有學生遲到了。
策略六:巧借網絡
發達的網絡技術給師生提供了一個嶄新的交流平臺,網絡環境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更有安全感和私密性的空間,學生更容易向班主任講心里話、講真話;同時,獨特的網絡表達方式也更容易拉近師生距離,讓班主任成為“平易近人”的朋友。此外,班主任可以積極在網絡平臺與學生分享自己的生活,用“溝通”這把鑰匙打開學生的心門。
總而言之,面對“00后”學生,班主任要摒棄強硬的“權威”思想,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自我成長的空間,用愛心和耐心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學會幸福管理。
責任編輯:曹霽5DD19911-613A-496C-9342-7F92655B8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