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文廠
摘要:物理教學對物理學科的教學活動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在整個實驗環節,學生可以對物理知識進行實踐,并結合組內的交流討論,充分理解物理知識。因此,可以說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科中的重要內容。在先進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初中階段的教學活動需要充分重視實驗環節的教學質量,對這一教學模式進行改進。基于此,本文就改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策略進行了探究,旨在進一步提升物理實驗教學活動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進策略
長久以來,物理學科的教學活動都以講解知識為主。即便涉及物理實驗內容,大部分教師也不注重進行實際的實驗操作。在這樣的模式下,初中物理實驗就淪為一項理論知識,難以發揮其應用的教學效果。為此,初中物理教師需要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設計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此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物理知識?;诖?,作為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師,有必要就優化物理實驗的教學方法進行探究,以此切實提升學生的物理成績。
一、結合微實驗理念,提升實驗教學的趣味性
實驗是物理學科的重要內容,充分體現著物理學科的特質。因此,在優化物理實驗教學的這一要求下,初中物理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的各種實驗內容,為學生創造更多進行實驗操作的機會。對此,物理教師可以結合微課的教學模式,為學生設計微實驗教學內容。在這樣的實驗模式下,物理教師可以豐富物理學科的教學活動,提升物理課堂的效果。同時,這些微型的物理實驗內容,有利于激發學生探索物理知識的興趣,提升物理實驗教學活動的質量。
以“光的反射”這部分內容為例,教師可以借助小鏡子和太陽光這一道具,為學生展示“光的反射”。這樣,教師可以借助這一微型實驗內容,引導學生認識到調整鏡面可以改變光反射到墻面的位置,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光的反射”這一物理現象,對其之后開展理論教學活動有一定的幫助。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水杯、白紙板以及水等,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大氣壓強”,這個演示這一微型實驗,物理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認識到物理知識的奇妙性,為他們營造趣味性的物理探究氛圍。因此,借助微型實驗內容,物理教師能夠優化物理學科的實驗教學。
二、設計探究性實驗,體現實驗教學本質
在傳統模式下,物理學科的實驗教學更注重體驗式,并沒有發揮其具備的探究意義,導致學生在實驗教學中,更多的是進行模仿。在這樣的模式下,大部分學生在進行實驗操作時,主要以達成和教材一樣的結果為目的,對操作過程進行調整。這樣就導致實驗教學本末倒置,難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為此,在優化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注重設計探究性的實驗教學,以此充分體現物理實驗教學的本質,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物理學科思維。
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師在設計實驗內容時,可以注重實驗環節的開放性,不對學生進行過多要求,適當的脫離教材內容,即不為學生提供過多的幫助,引導其結合自己所學習到的內容進行實驗操作。以“電壓、電阻”這部分內容為例,其中的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內容。同時,這一內容也是初中物理進入初三之后的內容,大部分學生有擁有了一定的物理實驗思維,具備了初步的探究意識和能力。為此,教師可以重點開展這一部分的實驗教學,組織學生組建學習小組,鼓勵小組中的成員結合小組的實際情況自行設計并開展實驗內容。在這個過程中,物理教師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為學生提供實時的引導和幫助,目的在于提升他們的實驗質量。通過設計探究性的實驗內容,物理教師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物理水平。
三、充分借助生活素材,開展趣味性實驗
物理學科中的實驗內容,就是引導學生進行探究,不僅探究物理知識,也探究實際的生活。為此,初中物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生活中的素材,制作物理實驗用的器材,開展簡易式、趣味性的實驗活動。在自制實驗器材的過程中,學生的創新思維會得到一定程度的開展,并且有利于他們從整體上感悟物理實驗所需要具備的外在和內在條件,使學生從更全面的角度審視物理實驗。
以“聲音的特性”這部分內容為例,物理教師帶領學生結合“動手動腦學物理”這部分內容中的例子,制作相關的樂器,以此對“聲音的特性”進行實驗。對此,物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元素,制作一件簡易的樂器。之后,學生結合自己生活中的素材,制作了“樂器”這一實驗器材,探究聲音的特性。比如有的學生,利用家中的細鐵絲,制作了琴弦,使不能發聲的鐵絲,發出美妙的音符。通過這樣的實驗教學內容,學生能夠深刻感悟到影響聲音的聲響、音色存在不同,并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通過人工調節對其進行控制。
四、結語
總之,實驗是初中物理學科的重要內容。物理教師需要重視這一部分的教學活動,充分挖掘物理實驗的趣味性和探究性,借此激發初中生探究物理知識的興趣,實現優化物理實驗教學活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雷耀斌.談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新策略[J].考試周刊,2021(69):124-126.
[2]金建東.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進與創新策略探究[J].文理導航(中旬),2021(05):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