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理
摘 要:后進生是學生中最需要關懷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常常因暫時落后而被遺忘,被忽略。后進生的轉化問題,歷來是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比較頭痛的事情。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摒棄對后進生的偏見,多給后進生一些愛心,耐心了解和掌握后進生的心理特點,針對每個后進生的不同情況,細心觀察,深入了解,分析落后的原因,把握他們的心理特征,只有這樣,才能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轉化后進生的關鍵是教師的態度。筆者在擔任班主任的幾年里,通過不斷嘗試,積累了一些經驗和心得。本文結合具體案例,著重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后進生進行轉化:一、尊重人格,保護后進生的自尊心;二、熱情激發,激發后進生的上進心;三、逐步要求,培養后進生的責任心。
關鍵詞:班級建設? ?后進生轉化? ?方法研究
面對我們眼中的后進生,首先應該正視他們,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并且尊重這種差異。意大利教育學家洛里斯·馬拉多齊在《孩子啊的一百種語言》中提到:“孩子,是由一百組成,孩子有一百種語言,一百只手,一百個念頭,一百種思維方式、游戲方式和語言方式。”是啊,我們的學生千姿百態,我們有什么理由去整齊劃一地要求他們呢?
一、尊重人格,保護后進生的自尊心。
作為教師,尤其是班主任,不僅要熱愛教育事業,更加要熱愛自己的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技巧的全部奧秘,在于如何愛學生。”后進生確實在表面上會比一般的學生多一些毛病和錯誤。但是他們同樣比一般的學生內心更加脆弱,更需要老師的關愛和諒解。我自己曾經歷過這樣一段真實的事情:
楊某是班級里甚至全校知名的搗蛋鬼。上課不聽,作業不做,還經常打架斗毆。面對這樣的學生我一開始也是一貫的訓斥,寫檢討。但是次數多了我發現我這樣做非但沒有什么效果,他更學會了當面一套背后一套。我反思了很長時間,決定換種方式。這次我沒有把他徑直拉去辦公室,而是在午休時間叫到了我的房間。我決定花一個中午的時間,跟他像朋友一樣的聊天。經過聊天我知道了,其實他自己并不想處處犯錯,也想改好,但是一想到所有人都笑他,他就覺得沒自信了。經過我耐心的疏導,他決定試一試。我還讓他擔任了小組長,只要他表現的有一點點進步,我就會大大贊賞他,肯定他。并經常關心他的內心想法。過了一段時間,我突然收到了他的信,他在信中說到:“謝謝您,老師,是您讓我明白了自己也可以學好,是您讓我體會到前所未有的溫暖和寬容。我以后一定會更加努力,不會辜負您對我的期望。”
其實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每個擔任過班主任得老師都會經歷過這樣的后進生,只是大家對待他們的做法不同。只有付出愛,你才會得到愛。面對這些品德、學習、紀律都不好的學生,他們往往不愿接受正面的教育,所以平常的說教對他們來說一點效果也沒有。老師應該適當地偏愛一點,以深厚的感情去關心、愛護他們,幫助他們進步。當然,老師的愛不同于父母的愛,更不是溺愛。我們只是用愛去溝通,用愛去幫助,讓后進生們能打開心扉,愿意與老師分享他們的感受,愿意老師幫助他們改變。
二、熱情激發,激發后進生的上進心。
大多數后進生是自卑的,所以他們不愿意老師拿他們去和別人比較。如果哪位老師經常對誰說“某某人比你好多了”,“某某就不會這樣”的話,那么,他肯定會得到這樣的回答“因為我笨”,“我就是這樣的”。老師教育學生,不應該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信心是一個人良好心理素質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它是人能順利成長并有所作為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未成年的學生,自信心尤其脆弱,他可能僅僅因為老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信心就消失的無影無蹤。要成功轉化后進生,關鍵還是要樹立起他們的自信心。而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并不應著眼于學生有一個良好的成績,更主要的是為了塑造一個完善的個性,為他的終身發展、生活奠定基礎。在這里,分享我自己經歷的一個案例:
湯某是班級里的后進生,各科成績就很不理想 。上課還喜歡和別人說話,影響他人學習。我在一次晚自習期間,把他叫到了辦公室,跟他深談了一回。他的家庭狀況比較復雜,父母離異,又各自結婚,他有時候跟著母親,有時候跟著父親,但是大多數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這樣特殊的家庭環境,使他養成了散漫放任的性格。基本上是處于三不管地帶。在所有課程中他最喜歡語文課,因為覺得有意思,小學時候語文就是最好的。我聽到這些覺得有轉機。我自己有教歷史與社會,我就分析給他聽:“其實社會課和語文課很相近,都是文學類的學科,你語文那么好,相信你社會課也能學好,老師對你有信心。”他聽后也覺得是這樣,所以我們就約定,接下去要好好學社會課,上課控制住自己。在后來的單元測試中,他竟然奇跡般地考出了73分的好成績,我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了他,還獎勵他一支筆。他非常高興,在課堂上的表現也越來越好。
作為學生,他們最渴望得到老師的鼓勵與肯定,而這一切的獲得源于老師真誠的評價。老師如果能帶著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燈和長處,鼓勵他們,幫助他們找回自信心。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價值,肯定自己的能力,這樣他們必然會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前進。
三、逐步要求,培養后進生的責任心。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因此在后進生中也沒有完全相同的“問題”學生。每個學生的心理特點都是不一樣的,有些“自卑”,有些“叛逆”,有些“狂傲”,有些“消極”……針對不同的問題,要采取相應的對策,不能只是一味的說教和訓斥。我們應該像醫生一樣去診斷,去治療。
總之,在后進生轉化的問題上,教師的責任重大,意義深遠。所以在處理后進生的問題時,我們不能急躁,要有足夠的愛心、信心和耐心,講求方法,注意策略。
參考文獻
[1]張燕.后進生轉化的策略研究[J].新校園:理論版,2010,(3) :204-205.
[2]叢沛芳.如何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J].考試周刊,2010,(43) :217-218.
[3]饒玉梅.新行為主義教育思想的啟迪:教師如何有效轉化后進生[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版,2010,(9) :54-56.
[4]鄧昭強.用愛激勵學生進步[J].當代教育發展學刊,2010,(3):11-11.
[5]李鎮西.做最好的班主任[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
[6]鐘日祥.教師轉化后進生的9大技巧[M].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