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蘭艷
摘 要:近年來,國家對職業教育日趨重視,提升對中職院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成為一項重要的教育任務。因為只有具備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促進身心健康發展,才能擁有更光明的職業未來,成為真正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技能型人才。而職業生涯規劃,對中職學生的發展也有著重要意義,將心理健康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有效結合,能夠更好地引導中職學生認識自我,成就自我。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的有效結合,希望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有效結合
引言
中職院校的學生,因缺乏學習興趣及動力,加上學習能力落后于其他同齡學生,往往會產生自暴自棄、自卑等不良心理,久而久之會影響性格走向及未來職業發展。為此,深化中職心理健康教育成為一項重要課題,而在這方面,職業生涯教育有著獨特優勢,將兩者有效結合,能夠讓中職學生更加重視自己的未來規劃,喚起學習意識,增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更加積極的心理狀態面對當前學習及未來發展。
一、在教育目標上保持一致性
中職院校的學生要想具備更強大的心理素質,獨立解決各種困境和問題,就必須強化心理健康教育,而通過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結合,融合兩種教育力量,將取得更顯著的教育成果,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保證兩者教育目標的一致性。以職業生涯規劃為例,其教育目標分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與覺悟目標。知識目標指通過有關知識學習,掌握職業生涯規劃方法、內容、意義;能力目標是指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覺悟目標則是指增強學生自我修養與自覺性,培養責任意識、創新意識,成為具備較高職業素養的人才。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也需要適當調整,與職業生涯規劃目標亦步亦趨,依據共同目標,制定更加合理的教育方案與計劃,共同為提高學生職業心理素養而努力[1]。
二、在教育內容上優化整合
在過去,心理健康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兩門獨立學科,無任何交叉與聯系。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例,以心理學知識、案例講解為主要教學內容,很少涉及職業心理有關知識及案例的講解。為此,可以在中職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一些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的一些內容,比如職場人際交往、求職面試規則、就業失敗的心理調整等。這樣就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講解一些關于職業生涯規劃的有關內容,比如面試時如何才能更加自信、面對就業挫折時如何調整自己的心理及情緒、如何快速融入職場環境等等,從而生成職業心理教育,為中職學生今后擇業、就業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
還可以營造具體的職業心理情景,比如“小王今年剛畢業,四處找工作,每次筆試都順利通關,但只要到面試環節,都慘遭淘汰。”對于這一情景,可以讓學生們相互探討,說一說自己的看法,究竟哪些原因會導致面試失敗。然后揭示真正原因,即小王在與人溝通時,容易緊張,存在一定心理障礙,導致他在回答面試官問題時,口齒不清、面紅耳赤、目光閃躲,表現得不夠大方、自信,最終慘遭淘汰。讓學生結合心理健康教育有關內容,說一說小王的這種心理障礙是如何引起的?該怎樣解決?通過這樣一個職業心理情景,讓中職學生更加真實的體會到,心理健康對于一個人職業發展的重要性,需要在今后就業時,將面試技巧與面試心理結合起來,兩者缺一不可,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出自己真實水平,呈現給別人更為積極、自信的面貌。
三、在教學方法上優化整合
當前,心理健康教育開始嘗試更為多樣的教學方法,比如音樂治療、社會實踐與心靈解讀等等,不再僅限于課堂的理論講解。而職業生涯教育教學方法也多種多樣,比如利用5個“What”歸零思考模式,讓學生更好的審視自己,正確認識自我;或者基于社會熱點,引入成功案例,如“鐘南山與他的團隊,永不放棄,堅持不懈,造福一方,得到廣大群眾及國家的認可。”;亦或是利用美國職業全景圖邊畫、邊講解,讓學生更加清晰了解人物的成功歷程,將其稱之為“職業發展軌跡”。兩個學科看似沒有交叉,但依然可以在教學方法上融合創新,提升總體的教學效果[2]。例如,在開展職業競賽時,可以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引入,以賽促學,設立心理健康技能的比拼環節,使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素質得到充分鍛煉。或者以班級為單位,定期組織開展職業心理輔導大賽,設置多樣化的心理輔導案例,通過深入分析、學習這些案例,擴充心理健康知識的積累,提升技能素養。此外,還可以在職業生涯規劃的“情景模擬”教學活動中,融入心理健康知識,如“面試情景”模擬、“公司領導談話”情景模擬等,幾個人為一組進行表演,增強中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知識運用,同時考驗職業心理素質,掌握更多心理疏導的方式方法,對未來求職、跳槽、職業規劃等有更清晰的認識,提前做好相應準備。
四、開展綜合評價
除了在目標上、教學內容及方法上有效結合外,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在教學評價工作上也可以有效結合,從而將職業心理的綜合性評價體系構建出來。具體操作上,應立足于職業情景,對心理健康問題優化設置,引導學生獨立解決這些問題,依據問題表現,對學習效果客觀評價。例如,“張同學,上學期間成績一直非常好,通過自己努力終于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但實習期還沒過,公司領導層調整,新來的領導,因為對員工性別的要求,張同學被列入淘汰名單中,將面臨失業。”問題為:“如果你是張同學,你會找領導申訴自己不滿還是選擇離開,重新擇業?”,“如果你選擇離開,該怎么調整自己的心態,做哪些準備?你的職業規劃是什么?”。依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綜合評價,并給予一定建議。同時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調研,以匿名形式,通過微信、QQ等與學生聯系,對心理狀態不佳的學生一對一輔導,有效幫助解決心理問題,以更積極的心態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結束語
總之,中職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不僅會影響當前的學習、生活,更關系到未來職業發展,與職業生涯規劃也存在密切關聯。將兩者在教育目標上、教學內容及方法上、評價手段上充分結合,能夠進一步增強中職學生職業心理素質,增強職業抗壓能力與競爭力,收獲更美好的職業未來。
參考文獻
[1]魏海燕,劉茹.新時期中職心理健康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的結合教育策略[J].山西青年,2021(8):169-170.
[2]王祖京.關于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的探索性研究[J].魅力中國,2020(2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