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陳芳桐?王婧
摘 要:三亞市旅游經濟的發展對三亞社會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介紹了旅游經濟發展的相關理論基礎,分析了三亞市旅游經濟發展現狀和存在的旅游接待水平低、缺少特色旅游品牌、旅游信息化水平低等問題。選取了2012至2018年三亞市的在校大學生人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客運周轉量、旅游人數、海關進出口總額第三產業人數等6個指標,采用了灰色關聯度分析法對三亞市的旅游經濟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三亞市;灰色關聯度;旅游經濟;影響因素
引言
如今旅游業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中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伴隨著三亞經濟發展進入新的時代,旅游業發展也煥發出蓬勃生機,成為了旅游經濟學研究的熱點。在梳理近年來的相關文獻后得知,國內研究旅游經濟的成果十分豐富,但從研究對象上來看,有關三亞旅游經濟效益及影響因素的分析較少。因此,本研究以灰色關聯模型為基礎,在借鑒現有成果的基礎上,選取三亞市2012-2018年6個方面的相關數據,對三亞市旅游經濟增長進行研究,并比較各影響因子與旅游經濟關聯度的大小,聯系三亞實際情況,分析實證結果,以期找到三亞旅游業發展問題,并對當地旅游經濟穩步發展提出建議。
1三亞市旅游發展分析
1.1旅游區位及資源優勢
三亞是我國唯一位于北緯18°上的城市,依靠著優越的地理位置、歷史古跡,形成了眾多旅游景區。三亞共有國家級、省級、市級自然保護區9個,總面積13500公頃。匯集陽光、海水、沙灘、溫泉等多種景觀資源于一體,形成山、城、河、海、港組合多樣的獨特景觀,是國際知名的冬泳勝地。
1.2旅游發展政策優勢
2017年12國務院發布的《旅游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要構建以海口三亞、三沙為中心、向外輻射的南海旅游發展態勢,把南海國際度假旅游打造成全球知名品牌。三亞將成為“南海國際旅游圈”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8年4月《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海南旅游業的定位為 “國際旅游消費中心”。近年來,海南的快速發展受到國內外的注視。三亞旅游經濟發展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作為海南旅游的消費中心,三亞需要抓住機遇,堅持規劃先行,努力打造高起點、高規格、高標準的南海海洋旅游產品。
2.三亞市旅游經濟增長影響因素分析
2.1人力資源因素對旅游經濟增長影響分析
人力資源生產要素對三亞市的旅游經濟增長的影響是從第三產業從業人數以及在校大學生人數兩個方面體現的。三亞市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數量反應了服務業水平,由圖2可知,三亞從業人員數量一直保持著逐年增長的趨勢,并且在2012年后經歷了一次飛速增長,這一現象背后隱藏的是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數量上漲,但服務質量卻因為人員素質的良莠不齊而有所下跌。而海南在校大學生人數可以看出在三亞高素質人才聚集情況。人力資源與旅游經濟的產出關系,不僅是看勞動力數量的多少,還應該注重勞動力素質。
2.2交通因素對旅游經濟增長影響分析
作為旅游經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交通便捷程度是大部分旅游人群首先考慮的問題,這也對三亞的旅游發展提出了相應的要求。旅游交通被定義為旅游業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是旅游人員能夠順利進入、并且順暢游玩景區的保證,游客的數量也與旅行距離息息相關,距離越遠則游客越少。本文以客運周轉量為基礎,分析其與旅游經濟增長的影響。便利的交通是旅游可達性的前提條件,落后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將會限制自身旅游業的發展,人民的旅游需求愈發增加,交通落后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愈發加重,長此以往將不利于旅游經濟健康發展。
3.三亞市旅游經濟發展中存在問題
3.1旅游接待水平低影響了旅游經濟發展的質量
三亞市受限于空間因素,使得旅游服務基礎設施存在隱性問題,包括吃住購娛行等方面,主要體現在旅游旺季停車規劃與管理混亂、景區公廁環境臟亂差且數量少、景區旅游路線不連續等方面,容易消耗游客精力且帶來的游玩體驗不佳。
隨著三亞旅游經濟的發展,旅游管理服務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是旅游管理、服務人員的需求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是旅游專業管理和服務的人才供給不足,盡管近年來三亞市高校數量逐年增加,但旅游專業卻不同步,大多數旅游專業的學生只擅長課堂學習。雖然他們有足夠的專業知識,但缺乏實踐經驗,無法達到高水平接待的標準,這造成高端的旅游服務人員綜合素質偏低,一定程度上對三亞旅游經濟產生影響。
3.2旅游信息化水平不足影響了旅游經濟發展的效率
在三亞旅游發展中,由于企業能力有限、技術水平不足等因素,旅游企業對自身產品宣傳包裝意識和資金投入較少,難以形成系統、全面甚至大規模的宣傳;甚至很多地方在沒有投入信息宣傳的情況下,也出現了游客爆滿的假期,因此對旅游的宣傳方面的關注就更少了,甚至沒有意識要去有針對性的做旅游經濟發展長期的規劃宣傳,導致部分地區旅游業的效率低下。
4.提升三亞市旅游經濟發展的建議
4.1不斷提高旅游接待水平以提高旅游經濟發展的質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旅游服務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因此,要想發展旅游經濟必須完善旅游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旅游服務人員的服務水平。首先要做的是加大資金投入,使得旅游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有物質保障,將三亞市較為落后的地區旅游服務基礎設施盡快建設起來,建設游客服務中心在交通要塞、著名景點、星級酒店等游客密集區域,為游客咨詢、訂票、購買紀念品提供便捷快速的服務;使用國際化的交通指示標示;完善 “互聯網+旅游”的模式,建設旅游產品線上客服端。
4.2加快旅游信息化水平建設以提高旅游經濟發展的效率
隨著短視頻平臺在互聯網爆火,我們也要學著充分發揮其優勢,利用短視頻等新型傳播媒介,將三亞旅游業進行大力宣傳,并從提高信息獲取的準確性、增強核心競爭力、提高管理水平等維度來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從而進一步提高旅游收入。加強旅游宣傳活動和招商引資能力建設,將信息通信技術與互聯網新技術相結合,樹立“互聯網+”理念,促進旅游產業一體化發展,促進旅游經濟的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1]蔡小娟,田寧.陜西省區域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營銷(經營版),2020(11):20-21.
[2] 吳慧平.遼寧省旅游線路空間結構及其優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20.
[3] 賁培雯.本地需求與城市旅游經濟發展關系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20.
2021年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基于灰色關聯度的三亞市旅游經濟影響因素研究,項目編號:20211230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