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芳
摘 要:課外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統一教學目標,使學生獲取更全面知識的重要途徑。隨著課程的不斷改革創新,新課改對于閱讀質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快樂讀書吧”開展“1+X”課外閱讀的方法被廣泛使用。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分析“1+X”課外閱讀形式并提出相關的閱讀策略和建議。
關鍵詞:“快樂讀書吧”;小學語文;課外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3?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2-0133-03
Research on "1+X"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Based on "Happy Reading"
GUO Zhifang (Huangshi Central Primary School, Licheng District, Putian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unify teaching goals and enable students to acquire more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With the continuous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curriculum,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reading quality and level, and the method of "1+X"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based on "Happy Reading" is widely used. In this context,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1+X"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form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reading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Happy Reading"; Primary school Chines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快樂讀書吧”基礎上的“1+X”課外閱讀是根據小學教材的編寫內容和課內的導讀活動開展的,其主要意義在于讓學生在專注于文化課的同時,從課外閱讀中獲益,增強學生的閱讀自主性和積極性,可以提升課內和課外閱讀的質量和效率。
1.基于“快樂讀書吧”小學語文教學中“1+X”的閱讀模式意義
現階段小學的主要閱讀內容分為兩大板塊:教材中的課文和課外書籍。學生通過教師的有效指導,閱讀教材中的精選文段,可以學習到更多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但是這種方法對于閱讀完整的一本書來說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完整的一本書籍的內容量龐大,內容情節和結構錯綜復雜,而且通過文字表達出來的情感和思想也委婉曲折,導致學生的閱讀效果不夠顯著甚至沒有作用,容易打擊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喪失學習興趣。因為“1+X”中的“X”表示同類型的相關作品,所以大大降低了學生閱讀的困難程度。同時,X與“1”的相加可以形成多文本的閱讀結構。由此可見,“1+X”的閱讀模式填補了傳統式的學校閱讀教學中存在的空缺,形成了完整的閱讀鏈條,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效率有很大的幫助。
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難以高質量地參與到語文的閱讀活動中,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時,也更加傾向于以標準答案、以教師思路代替學生的思路進行閱讀教學,而該種不利于學生主動思考、不利于學生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對于整體的課堂教學質量有著很大影響,對于語文教學深化改革也有著負面的作用。而基于“快樂讀書吧”小學語文教學中“1+X”的閱讀模式的搭建,形成的多文本閱讀模式可以反映出日常生活中的正常狀態。生活中經常會出現這種情形,當讀者在閱讀某一篇文章感到沒有深入內心或者了解得不夠透徹時,就會主動查找和此篇文章內容和含義相似的文章繼續閱讀,這種現象是很正常的。因此,實施“1+X”閱讀模式可以將學校閱讀和生活閱讀有效地連接在一起,具有重要的意義。這種新型的閱讀模式不僅豐富了學生的閱讀儲備,還拓寬了學生的閱讀視野,有效提高了閱讀效率和閱讀能力。
2.如何以“快樂讀書吧”為依托開展“1+X”課外閱讀形式
(1)緊扣核心目標,做實“1”的導讀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課文無非是個例子。”這里所說的例子不僅僅是示范的例子,也是適合學生閱讀的例子?,F階段處于閱讀資源各種各樣的新時代下,閱讀內容比是否選擇閱讀更為重要。如果沒有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而只是順從學生的意愿,就不會產生高質量的閱讀水平。四年級的學生雖然可以專注于閱讀,但是其認知能力和審美能力還不夠成熟,對于書中提出的觀點還不能準確判斷。正確的閱讀關鍵在于教師及家長的引導。除此之外,想要完成小學階段規定的閱讀量,“導讀”針對此類情況起到很大的作用。通過教師指導閱讀方向、途徑、方法等讓學生列舉出類似的作品。深入解讀教材,導讀的核心目標是通過書籍的封面閱讀了解封面的信息,并根據相關信息揣測書籍的主要講解內容。大部分學生在拿到新教材時會激發自身的閱讀興趣,會對書中有趣的部分進行提前閱讀。因此導讀需要密切圍繞“封面”這一重要因素,從提取書籍封面信息開始,到根據封面的插圖,學生與教師一同閱讀精彩的短文片段,引導學生從片面的認識到深入文字,最后再根據書籍的封面信息猜測故事的內容,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感,做好“1+X”中“1”的導讀功能,這才是“快樂讀書吧”課外閱讀的教學意義。
(2)有原則地選擇書單
書單是“1+X”中“X”的部分,是課內閱讀的儲備和升華,也是四年級學生展現閱讀容量的有效環節。因此,“X”部分的優良選擇尤為重要,四年級的學生是進行童話閱讀的過渡階段,可以選擇經典的童話書籍,不僅符合學生的發展特點,還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內導讀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童話書籍的種類推薦和全面解讀,進一步滿足學生對于學習的需求。
第一,注意閱讀的針對性。
各年齡階段的學生閱讀的課外書類型不一樣,低年級的學生選擇的書單大多數為圖畫書、繪本等簡單的故事書籍,內容的夸張圖畫和角色的鮮明個性會吸引低年級的小學生。到了三四年級,學生的識字量逐漸增加,對文字的理解能力加強,邏輯思維和自我意識也慢慢形成,大多數學生渴望成長,也渴望得到教師和家長的認可,但是對于世界的認知還處于懵懂無知的狀態。針對于三四年級的學生,他們對于童話故事會產生極大的興趣,可以推薦《大林和小林》,語言幽默、情節有趣的童話更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比如《寶葫蘆兄弟》《魔法學?!返?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于性別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可以推薦學生閱讀《女生日記》《男生日記》;為了打開學生的閱讀視野,增強對世界的認知,可以閱讀國外的兒童文學《秘密花園》《夏洛的網》等。除此之外,可以結合語文教材不同單元的主題內涵,在學完課文后進行適當的補充,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在學生讀完一本書后,再推薦相同系列的書籍,再經歷相同的閱讀興趣。
第二,注意閱讀的多元性。
教材推薦的一些故事書大多數是中國作家的作品,外國作家也出版了很多優秀的書籍,教師可以結合人文主題進行拓展延伸。比如,孫幼軍的《小狗的房子》主要呈現出的主題思想是“相處”,在閱讀結束后,可以補充閱讀相同主題的國外作品《青蛙和蟾蜍》。國內作品《一只想飛的貓》閱讀結束之后,再欣賞一下日本作家佐野洋子的作品《活了一百次的貓》,根據內容不同但主題相同的兩種書籍封面進行閱讀并比較,兩部作品都在描寫一只貓,不同之處在哪里呢?讓學生比較主題之間的內容差異,擴展學生的閱讀思維。
第三,注意閱讀的廣泛性。
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除了閱讀一整本童話或神話故事,單篇的課外閱讀也是一項重要任務。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人文主題和知識要素選取優秀的篇目進行組合,形成群讀的模式推薦學生進行閱讀,并針對書中的內容展開溝通和交流。比如,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的很多神話和傳說故事(《盤古開天地》、《普羅米修斯》等),主要讓學生通過閱讀神話故事感受古代社會文化體系的豐富多彩,讓學生從書籍中了解中國和希臘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和古老的文明,感受歷史文化的璀璨與美好。從不同的角度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和知識儲備。
第四,注意讀者的差異性。
差異化教學強調從學生教育背景、學習經歷、綜合能力等多個角度出發,立足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地調整教學組織方式。由于學生受到學前教育階段的閱讀、識字量和家庭環境等因素的影響,每位學生的閱讀基礎和閱讀能力不是完全統一的,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自身的差異性,優化教學方法。教師在推薦書目的過程中,需要建立一個彈性較大的閱讀書目。主要可以將閱讀書目分為三個種類:一是保底閱讀書目,二是面向普通學生的,三是面對具有一定閱讀經驗的學生進行閱讀的書目。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閱讀能力和喜好選擇對應的書籍進行深入閱讀,這種分類書目的做法可以遵循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讓不同類型的學生都可以保持對書籍的熱情,保持對閱讀的興趣。
(3)實現“快樂讀書吧”與“1+X”的融合
三四年級階段的學生主要以玩樂為主,更需要在快樂的課堂氛圍中完成學習內容,教師可以采取講故事的方式增加閱讀的趣味性,讓學生在傾聽故事的梗概后理解具體內容,強化自身的閱讀積累能力。閱讀情境的創設可以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出發,既把握好所創設情景與所學語文知識之間的聯系,也通過創設情景中對于學生已有知識的生動呈現,激發學生的閱讀參與興趣。而學生在實際參與具有生活化特征的話題討論過程中,也能以更加積極的參與態度投入課堂的知識探究活動。
3.基于“快樂讀書吧”小學語文教學中“1+X”課外閱讀的策略和建議
(1)讀前指導
“快樂讀書吧”欄目對于推薦的書目有明顯的提示,提供有效的閱讀保障,努力讓每個學生都可以閱讀到教科書推薦的任何一本書籍。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可以每個學生一本書,條件不允許的地區可以采取多人一本書的形式或小組輪流等方式進行閱讀,保證每個學生都體驗到讀書的真實經歷和閱讀的快樂。在學生閱讀之前,教師需要利用教材中課文的主題內容,采取“1+X”的閱讀模式,引導學生閱讀題材相似的書目,可以作為“快樂讀書吧”的教育教學重點??梢圆扇煞N方式進行:
一是以一課引出一本。教材中的課文主要選自名家名篇,可以根據文章的內涵向學生推薦名篇對應的完整書籍。例如,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是安徒生的優秀作品,可以順勢向學生推薦補充閱讀《安徒生童話故事》,并將單篇童話融入整本書籍中加深理解。
二是以一類引出一本。教科書中的課文與“快樂讀書吧”的推薦篇目在內容和題材上有一定的相似點,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及時推薦給學生其他同種題材的書目進行閱讀。例如,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課文均為神話傳說故事,具有很強的奇幻色彩與文化內涵。教師便可以此種故事類型作為課外閱讀拓展的切入點,為學生推薦《山海經》《搜神記》《中國神話傳說》等書籍。
(2)讀中交流分享
在新課改持續發展的背景下,教學模式不斷優化與改變。面對當前社會對于人才的多元需求,對于人才能力的綜合要求,教師在教學環節要立足課堂進行學科理論知識的傳授,也要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從語文的學科特點出發,在閱讀中把握語文的教育價值,通過語文與生活之間聯系的構建提高閱讀的有效性,而學生在課外對文本的閱讀可以通過課堂的交流討論活動,既使學生在閱讀中梳理思路,也在與他人的交流中拓寬閱讀角度,更深層次地體會文學作品的藝術價值、文學價值、美學價值。在閱讀期間,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制訂合理的閱讀計劃進行自主閱讀,引導學生制作簡單的讀書記錄表。記錄表中主要填寫書籍的名稱、作者、人物關系圖、最喜歡的篇章、最難過的段落、與筆者觀點不同的地方等,不能讓學生一直單一地摘抄書中的好詞好句。隨著閱讀量的增加,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之間的閱讀交流論壇,將這段時間內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閱讀感受與同伴進行交流探討,及時解決閱讀期間遇到的難題,相互交流閱讀中體驗到的快樂。
(3)讀后閱讀評價
學生將指定的書目閱讀完畢后,需要進行全面的閱讀評價,在全班讀完《草房子》后,教師可以圍繞一整本書進行課后延伸交流活動。學生可以根據制作的閱讀記錄表,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和收獲,向大家展現自己對于書籍的感悟和想法。在學生自由交流的過程中可以根據主題含義分析情節和角色,培養讀者的閱讀意識,關注自己的內心感受,發揮出閱讀的最大價值。需要根據各年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改善閱讀評價的形式,進行多樣化的閱讀評價。通過活動展示學生的閱讀成效,如閱讀記錄表展示、手抄報評選、故事會、讀書心得分享會等都是良好的展示活動。
4.結語
綜上所述,“快樂讀書吧”的閱讀工程主要在于學校及教師的重視力度。學校制訂出相關的方案,采取“1+X”的課外閱讀形式積極開展閱讀活動,加強學生的閱讀欲望,養成讀書的優良習慣,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綜合品質。
參考文獻
[1]李霖.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與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J].考試周刊,2018(85).
[2]韋珩.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小學生,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