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剛
摘要: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教學軟件如同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滿足了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教師可以將多媒體計算機技術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豐富教學方式,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幾何是初中生學習的難點也是初中數學學習的重點。初中生的抽象邏輯思維還沒有真正形成,對幾何圖形的理解、構建能力比較弱,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學生幾何學習的核心內容,做好初中數學幾何教學工作。本文主要針對初中數學進行研究,分析初中數學新教學中現有的問題,了解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并提出相應地解決措施以期為之后的數學幾何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幾何教學;多媒體技術;應用
引言
初中數學有很多概念化的知識點,學生在學習時難以理解和消化,而采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可以將數學知識的表現形式更為形象化、視覺化,對于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1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優勢
1.1提升教學課堂的生動性
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一直是教學課堂的重要元素,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時常面對枯燥的文字知識及機械式的教學模式,教學課堂缺乏趣味性,導致學生學習熱情大大降低,課堂氛圍比較低沉。在多媒體技術的支持下,數學教學課堂中可增添更多新的元素,如聲音、圖片、視頻等等,打造多彩、新穎的課堂,吸引學生眼球,激發學生興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更加主動的學習,在熱情、有趣的課堂氛圍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大大提升。
1.2促進教學模式的優化
多媒體技術具有很多先進的功能,可促進教學模式的更新與升級。新教改活動的開展,使得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的弊端逐漸凸顯,尤其對于數學學科來說,灌輸式教學禁錮了學生的思維,無法發揮數學教學的價值,因此更新教學方法勢在必行。在創新教學模式過程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開展情境教學、實驗教學、導入教學等等,實現新型教學模式的實效性。
1.3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
初中數學科目中,有很多重難點問題一直困擾著學生和教師,在以往的教學中,面對重難點知識教師通常會采用反復講解的方式加深學生記憶,或者讓學生死記硬背理論知識及解題步驟,以便應付考試,違背了新課標的要求。而多媒體技術具有化解難點知識的作用,對于一些抽象的知識,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轉化知識形式,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展現出來,幫助學生理解。另外,在解決幾何類型的難點知識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將靜態的幾何圖形轉化為動態形式,利于學生全面認識幾何圖形。
2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學生作圖能力差,空間感意識不強
學生作圖能力差,空間感意識不強是初中幾何教學中教師面臨的實際情況。初中學生作圖能力差主要在于學生實踐性的不足,在幾何課堂中教師教學的關注點在于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將幾何知識進行灌輸,幾何作圖的過程都是由教師直接操作來完成很少讓學生參與,這一過程中學生學習的幾何知識和邏輯是根據教師的思想而來,屬于被動思考的情況。具體表現為老師如何作圖學生不懂,只會根據教師做出的圖進行分析,缺少了幾何畫圖的步驟;另一方面空間感意識不強是初中學生學習面臨的實際問題。初中生的邏輯思維還沒有真正形成,幾何空間構造能力還比較薄弱,甚至教師給出幾何如何作圖部分,學生依然不知道如何計算。這些都是教師教學面臨的實際問題。
2.2教學強調知識性,忽視學生思維養成
初中數學幾何教學過程中教學還存在著強調知識性忽視學生思維養成的情況。教師在幾何教學過程中強調知識的快速掌握,因此在教學中教師的關注點在于學生是否掌握了基礎概念、知識,至于學生是否形成思維則沒有過多關注。學生的幾何學習知識性大于思維性,學生數學幾何思維沒有真正地建立起來。
3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路徑
3.1基于多媒體的直觀性功能,提升教師教育理念
教師在進行初中幾何的教育過程中,如果教師依舊保持原有的傳統數學教育理念,教學效果也不會有較大的改變。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學生打好幾何知識學習的基礎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可加強對于多媒體設備的應用學習,了解多媒體設備的價值完善自身在教育中的流程問題,改變原有的教育模式,同時推進教育創新。在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教育后,學生可以全面了解幾何圖形,由淺入深,為之后的空間幾何學習打好基礎,提升數學學習能力。例:在進行勾股定理的學習過程中,三角形學習可以用多媒體技術推進,對勾股定理知識進行教育,促使學生掌握三角形的特性及基本原理,并由此延伸。通過多個三角學組成的棱錐體的展示與學生互動,共同尋找該棱錐體的特征,在面對棱錐的學習過程中,勾股定理可幫助學生求出各邊的邊長,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棱錐體的各種參數,在棱空間平面圖形、立體圖形求值等方面都可逐步推進。
3.2化抽象為具體,探究多媒體教育模式下圖形性質
多媒體具有豐富的展示功能,可以有效對一些較為抽象的空間圖形進行展示,同時利用動態的展示形式達成透視效果,使學生對圖形的實際情況有了更加透徹地了解。多媒體技術在實際應用中,不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教師的畫圖時間,縮短課程教學時長,還能給予學生更多地思考時間,達成深度思考的效果,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黏性,增加互動。對于一些空間幾何教學中含有的不規則圖形的情況,多媒體教學模式可利用動態切割的形式對所選圖形進行劃分,得出空間圖形所求內容必要條件,進而展開解答。
3.3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空間邏輯思維能力
在初中的教學階段,是學生進行數學知識培養的基礎階段,數學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例:在學習《幾何圖形》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對生活中常見的幾何圖形進行展示,包含生活中常見的正方體、長方體、球形、三角形等。也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想象空間,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常識對常見的空間幾何體在課堂上進行表達,同時教師在通過多媒體技術對不同類型的常見幾何體進行展示,如魔方、紙巾盒、籃球、金字塔等,繼而對各個空間的特征進行講述,進行平面與立體之間的關系分析與設想。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幾何教學中,多媒體技術雖得到了應用,但也伴隨著應用不妥的現象。教師應對多媒體技術及數學教學重新進行審視,找出其不足之處,并堅持新課程標準,創新教學手段,保證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實效性,提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符廈.淺析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的途徑[J].教育科學,2016(02).
[2]王一偉.淺析現代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措施[J].新課程,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