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宇
摘 要: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中的最重要內容,幼兒的成長和發展關系著社會的未來,因此幼兒教育是有長遠的社會影響的教育事業。幼兒教育應是全面的,不僅包括身體健康教育、思想行為教育,還包括語言教育。語言是個體與外界相互交流與溝通的最主要方式,語言溝通能力的好壞關系著幼兒在未來成長過程中對自身需求的詮釋和對生活的理解,因此教師應注重幼兒的語言教學,并探索合理創新的方式開展幼兒的語言教育。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游戲;教學策略
引言
語言是人們進行交流、溝通的主要工具,是人們表達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研究發現,人類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為幼兒時期,因此在幼兒園教育中,幼兒教師需將語言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從而為幼兒的學習與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一、幼兒園語言教育的重要性
語言是人類交流、溝通和表達情感的主要載體,在幼兒的學習與成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倘若幼兒未接受系統化的語言教育,便無法形成語言體系,與他人的溝通、交流也會受到阻礙。比如,人類幼童在幼兒時期便被狼媽媽帶在身邊,變成了狼孩。狼孩未接觸過人類,只是聽過狼群發出“嗷嗚”的叫聲,導致其無法建立起人類的語言體系,錯過了語言教育的最佳時期。而在狼孩被發現后,人們嘗試讓其學習人類的語言,但效果不甚理想。也就是說,欠缺語言教育會使幼兒無法形成良好的語言體系,語言發展不夠健全,無法與他人交流,無法融入社會。因此,在幼兒園教育中,教師需將語言教育擺在重要位置,并轉變教學理念,以幼兒為教學主體,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興趣愛好等進行語言教學活動的設計,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
二、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策略探究
(一)營造良好語言環境
環境營造在教學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良好的環境下,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會被調動起來,能夠更好地學習知識,并在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在幼兒園教育中,幼兒教師需重視語言環境的營造,確保幼兒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學習語言知識,構建語言體系。
調查發現,大多數幼兒的性格較為內斂,且語言能力還處于初步發展的階段,語言表達能力較弱。因此,在教學活動以及日常生活中,幼兒會不愿意進行表達。同時,觀察發現,多數幼兒會在意他人的看法,倘若幼兒在表達后教師及時給予了鼓勵、表揚,幼兒便會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對語言表達充滿信心;倘若幼兒在表達后遭到了批評,那么幼兒就會覺得自己在語言表達方面沒有優勢,從而對語言表達更加恐懼。因此,在幼兒園開展語言教育時,教師需考慮幼兒的實際情況,可先借助有效手段構建良好的語言環境,使幼兒愿意在教學活動中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及時給予幼兒正面的評價,使幼兒樹立表達的信心,愿意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首先,教師需對幼兒入園時的表現、情緒變化進行觀察,并基于此營造利于幼兒表達的氛圍,使幼兒在良好的氛圍下進行交流、溝通。但是針對不同的幼兒,教師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面對性格內斂的幼兒時,教師需將消除其膽怯心態作為重點。因為性格內斂的幼兒對語言表達存在排斥心理,如果不采用有效手段消除幼兒的膽怯心理,可能無法使幼兒較好地參與語言教學活動,導致教學效率受到影響。其次,在進行語言教學時,教師需重視自身與幼兒的交流、溝通,在交流、溝通的過程中要重視方式方法,組織多樣化的教學活動為幼兒提供語言表達的機會,通過啟發性問題引導、游戲開展等方式促進自身與幼兒的交流。教師提出問題可以調動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幼兒參與教學活動,并運用語言進行表達;游戲是幼兒所喜愛的活動,會吸引其主動參與其中,在玩樂的過程中培養語言表達能力。最后,教師需遵循以幼兒為主體的原則,使幼兒在不同的領域中充分發揮自身價值。通過上述教學活動,教師能夠使幼兒消除對語言表達的恐懼,并逐漸喜歡上語言表達,以此提高語言教育的實效性。由此可見,通過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可以使幼兒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語言表達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幼兒構建完善的語言系統,從而使幼兒受益終生。
(二)滿足個性化游戲需求,推動語言活動開展
幼兒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在需求,無論是游戲過程還是生活過程,都是幼兒獨立個性的體現。而在游戲的過程中,不同的幼兒基于其個性化能力及需求的不同,又承擔著不同的游戲角色,而對角色的詮釋過程是他們個性化能力的展現,也直接體現著他們的語言能力,因此教師在語言教學時要充分尊重幼兒的個性化需求,在游戲中以幼兒個性特點為依托,靈活地開展語言游戲活動,幫助幼兒更好地融入游戲,展現自我,更加快樂地開展語言學習。
幼兒就像天空中的繁星,每個幼兒都有其獨特的優點和閃光點,而語言的學習和進步是遵循每個個體的能力的,每個幼兒的語言發展能力必然是不同的,而且是在結合每個個體能力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因此,充分尊重幼兒的個性化,是開展語言教學的關鍵。比如,在開展角色扮演游戲中,不同的角色需要進行不同的語言交流活動,有的幼兒主動性強,喜愛表達,就可以鼓勵幼兒承擔語言較多的角色,而對日常更加安靜和習慣傾聽的幼兒,可以鼓勵他們進行較少的語言角色的表演;此外,還可以開展故事游戲活動,讓幼兒根據自己看過的故事,講述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兒能發散式地講述故事,而有的幼兒雖然只能簡單地表述故事基本內容,但他們也渴求更多的表達機會,此時教師應敏銳地把握住幼兒的思維特點,及時引導和鼓勵他們開展語言表達。教師在這樣的游戲環節中結合幼兒的不同能力,充分尊重個性化的需求,尊重每個幼兒成長的過程,合理安排和引導他們的游戲活動過程,這樣就能推動每個幼兒都能積極參與游戲活動,使他們更好地開口表達,實現語言活動的有序開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言教學是推動幼兒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部分,語言是幼兒未來成長的重要工具,有效地開展幼兒語言教學是適應幼兒成長和發展需要的。而以游戲化的方式呈現語言教學,幼兒則能更加輕松、開放、主動地參與語言活動,實現課堂的有效互動。使語言教學游戲化是新時代幼兒教育的必然,這是遵循幼兒身心發展客觀規律的,因此教師應以新穎的游戲形式,以更加豐富的語言活動,帶領幼兒領略語言的魅力,體會語言的內涵,更加有效地運用語言。
參考文獻:
[1]馬朝棟.對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的思考[J].新課程,2021(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