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推進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過程中,中國新興的"三教"改革將極大地支持中國教育的發展,為高職院校學生人力資源開發提出更高的標準"三教"制改革,已成為中國教育領域深入研究的重大課題。成為新時期的"歷史悠久"的學生匠人精神,不但具備了很大的社會現實價值,能夠滲透到現代高職學校的教學當中,還甚至能夠作為對未來現代高職院校學子精神的追求。文章在簡單剖析學生匠人精神的歷史意義基礎上,系統闡述了怎樣培育現代高職院校學子的匠人精神。
關鍵詞:三教改革;高職院校;學生;工匠精神;綜合素質
在中國的教育中,職業教育不但吸納了許多具有實干精神的年輕人,而且也同時為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輸送了眾多優秀人才。師資、課程和教學內容共同實施的三重變革通稱為"三教"改革,作為教育改革進程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對經濟社會的成長產生著積極正面的影響,是符合新時代發展的重大策略,也是促進教育與實踐二者有機結合的有效途徑。
1、工匠精神融入高職院校的重要性
1.1改進學生的綜合素質
通過把匠人精神融入職業培訓學校的人才開發計劃,培養學習者的綜合素養并在日后將其的帶到各個社會制造行業,能夠全面展現我國制造業主力軍的巨大力量,由此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國際制造的實力。
1.2優化社會生產市場質量,提高整體競爭力
公司經營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謀求最大經營利潤,但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下,盲目地忽視經營利潤是極不可取的。所以,公司必須持續地優化生產的能力,為消費者創造更高的價值。這就要求學生充分了解生產性能技術并具備匠人精神的知識,把工匠精神滲透到了高職學校的課程教學中,為制造行業的各個公司以及未來的生產者作好了準備,并培育自己創新的精神品質,把自己的匠人精神深入到產品的所有階段,從而進一步提升了企業質量,提高了整個行業產品的品質。
1.3為學生未來的社會參與提供社會保障
工匠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將工匠精神納入高職院校的人力資源開發架構中,讓學校教授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道德和工作態度非常重要,學生接受了關于工匠精神的培訓,從中獲得了社會和時代發展的力量,將工匠精神的力量帶到了自己靈魂上,用工匠一般的態度認真努力、承擔責任,樹立堅忍不拔的精神。
2、基于“三教”改革的高職院校開展工匠培訓活動的路徑研究
2.1先進工匠精神師資隊伍建設
首先,為了促進工匠精神的培養,學校可以引進教師團隊建設相關工作室,加強師生之間的聯系進行教育。其次,運用教育未來工匠的方法培養工匠精神。為了培養學生的技能,大學可以組建一個教學團隊,培養在學校內有抱負和高水平技術的教師。學生潛移默化,會逐漸了解和接受工匠精神意味的道德操守,并積極學習這種精神,筑牢道德基礎。
2.2編纂選擇與工匠精神有關的新教材
總而言之,課本對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安排內容系統、掌握專業知識、了解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有著重要性。從目前職業教育的發展狀況來看,雖然課程類型多、教師數量也多,但在課程的考核復習、教學內容的選用與評估等方面仍存在著不少問題,必須克服,同時由于它還沒有建立扎實的課程基礎建設,所以教材內容與社會生產實踐的聯系并不密切,也就對傳統學校教育模式產生了嚴重的后果,與行業人才需求的要求并不相符。所以,在學校培育匠人精神的過程中,學校應該針對人才市場的實際需要,做好對專業人才的培訓,并精心地挑選課程類別,選用闡明匠人精神的課程,為學員進一步掌握匠人精神打下了基石。如果高等學校需要獨立開發課程,必須建立一個高素質的專業隊伍,從編寫到排版都要嚴格執行,并力求教材內容接近社會生產現實,接近學習者實際狀況。編寫和使用的課程應當符合中國高等教育改革事業的發展狀況。高校可以組織負責不同工作的學科隊伍,進行課程設計中重大事項的探討工作,,開拓道路來培育工匠精神。或者為地方高等教育系統開辟協作渠道,通過合作的方法開展課程編輯。教學的目的是把知識與職業要求有效地融合起來。教材內容也需要隨著時代發展而大膽革新。在當前"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教學已沖破了傳統的教學手段,形成了運用計算機技術與互聯網信息資源共享的全新教學模式。所以,有必要為計算機技術和網絡共享平臺的融合預留空間。換言之,就可將多媒體與教學設備文字、圖片、錄像等實現更加高效的結合,為學習者提供真實的學習環境。
3、總結
工匠精神不僅能夠表達人力資源開發模式創新的實踐途徑,同時也有效地消除了傳統的人才培養方式和社會生產對人才需求的嚴重解構現象,并能夠對學生的生存和未來社會的生產活動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相關教育團體需要從教師、教材、教學方法等多個角度出發,探索工匠精神與人力資源開發的有效結合方式,不斷為中國社會生產領域提供優質的人才基礎,最終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曾慶偉,張君第.基于三教改革的高職院校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策略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
[2]鄭敏“.中國制造”視域下職業院校工匠精神培養策略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7.
[3]陸婷.基于工匠精神培育的高職院校工程管理類實踐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教育觀察,2019,8(1):135-137.
作者簡介:唐薇(1979.11.10-),女,漢,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人,副教授,碩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英語語音、口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