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可
摘要:民間美術資源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對人類文明發展有著重要價值,通過對民間美術資源的分析和挖掘,可以將其結合運用到當前素質教育當中,加速新課改的落實,打破傳統美術教育的弊端,實現中小學美術教學質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展開對民間美術資源的探究,從其含義作用等著手,重點分析其在中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希望可以為當前中小學美術教學提供思路。
關鍵詞:民間美術資源;中小學;美術教學
一、民間美術淺析
民間美術是原始美術的延續,它源自于大自然,從地方文化中吸取養分,在勞動人民的創作、欣賞和應用中和實際生活融為一體。魯迅曾稱民間美術為生產者的藝術,即是指各方土地的勞動人民把對環境、生活的感觸賦予指尖,融入個人情感創作而出的作品,地方特色極為濃郁。我國疆域廣闊,民族眾多,所以民間美術的表現形式也呈現出多元化特征,比如大眾所熟知的剪紙、刺繡、年畫等都是典型代表。
二、中小學美術教育中民間美術資源運用的意義
將民間美術資源應用到中小學美術教學中,可以令學生了解豐富的民間傳統文化,提高自身美術修養,也成為民間傳統文化的承繼者和弘揚者。同時有利于幫助學生陶冶情操,令其學習到更多的美術知識、技巧,實現對審美能力的塑造,潛移默化影響下會促進美術素養的提升。可以加強學生對民間美術的認知與了解,民間美術產生于勞動勞作過程中,將其納入到美術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更好的了解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態、情感狀態,建立學生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也可以最大化激發學生的美術創造能力,民間美術的學習會令學生養成動手、動腦的好習慣,對培育學生的觀察、創新能力有顯著幫助。
三、民間美術資源的開發與在中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一)民間美術資源的開發
民間美術資源的開發要遵循特定的準則,如此方可實現對目標資源的篩選和開發,防止出現形式化弊端,忽略對民間美術內涵的深層次挖掘。民間美術資源品種多樣,難易程度也截然不同,因此開發民間美術資源時要對資源加以篩選,具體來說可以從學生、社會訴求兩方面展開。
其一,學生層面,要篩選那些學生們比較熟悉、常接觸到的民間美術資源,這樣才能吸引學生關注,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從中小學生年齡特征、學習習慣中我們可知,學生們對一些吸引力強的美術資源,會自主自發挖掘了解。所以美術老師要根植于當地實際情況,引導學生了解挖掘當地具有特色的民間美術,讓學生感受民間美術魅力,學習其表達方式和技巧等。
其二,社會需求層面。民間美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重要承繼方式。各種民間美術資源的發展程度是有所差異的,其中有的能夠順應時代變化從而發展得更為繁榮,有的卻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日漸沒落。每種民間美術都是一種文化符號,在我國文明發展進程中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當前的美術教育要肩負起一定職責,尋找和挽救那些逐漸沒落的民間美術資源。美術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民間美術傳承人的創作過程,讓學生感受甚至參與到民間美術的創作當中,也可以用筆記錄、用手機拍錄,保存珍貴的圖像資料,也可以和傳承人進行交流,獲悉更多訊息,如此不但讓學生了解和參與到民間美術創作中,也能喚醒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其意識到傳承弘揚民間美術,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肩負的職責。
(二)民間美術資源在中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1、引導學生全面了解民間美術
藝術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形式,中小學美術教學中結合民間美術資源,可以加強學生對民間美術的了解,使其學習到更多中國傳統文化。所以中小學美術老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去留心觀察、積極參與到民間美術實踐活動,以當地傳統民間美術資源為載體,讓學生去感受民間美術的創造力、生命力,從中更深層次的感受美術這個科目的存在、發展價值,調動學生對美術的探索欲望,培育其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2、讓學生領悟和感受民間美術的風采
中小學美術教學需做到課堂和實踐的相結合,這樣才能提高學生賞鑒能力的同時,也鍛煉其創作能力。民間美術包含多個種類,但一般是以繪畫、雕塑等形式出現,比如剪紙、版畫、石雕等,每種都有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技巧。這些細化的民間美術作品,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我國美術的浩瀚宏闊,也能更深刻感受到美術創作的精細化、匠心化,使其打心底建立正確的美術創作認知。老師在挑選民間美術資源當作教材時,要注意作品的色彩、構成、創作技巧等,引導學生學習的同時最好能夠激發學生建立自己的構思體系,領悟民間美術創作的真諦,從而提升自身藝術修養。
3、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民間美術活動中
現實生活、自然環境等是美術教學課程中不可或缺的實踐場所,學校和美術老師可以定期組織各種藝術表演活動,為學生搭建一個創造和競賽的平臺,既可以豐富美術教學方式,又能夠為學生帶來展示自我能力的機會,可謂是一舉多得。同時,美術老師要組織和號召學生深入到生活中挖掘民間美術資源,有條件的話,可以親身參與到民間美術制作活動中,比如讓學生親手參與雕塑的打造,既可以建立學生對美術的熱愛,也能夠為民間美術的進一步傳承打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教學環境。
4、通過多媒體方式加深學生對民間美術的興趣和印象
美術教學中如果只憑教材,是很難讓學生了解美術的魅力的,也會對學生的思維造成桎梏,從而阻礙美術教學的發展。所以如今的中小學美術教學中,老師要善于運用各種科技化手段方式來提高美術教學的直觀性,比如多媒體,通過照片、視頻等多種方式將民間美術氣息濃郁的作品動態化的呈現到學生面前,有益于學生建立對民間美術作品的立體化印象,也能活躍課堂氛圍,吸引學生關注,從而更好的將民間美術融入到教學中,推進學生美術知識、技巧、賞鑒能力的完善和提升。
四、結語
民間美術文化資源品種繁多,如果將其運用到中小學美術教學中,無疑會大大增加美術教學的內容,也會增強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更有利于幫助學生美術素養的提高,加快民間美術在新時代背景下的進一步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燕.民間美術在美術教育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02) :43- -46.
[2]孫培培.民間美術走進中學美術課堂之教學實踐探索[D].山東:山東理工大學.2019(08)57- -59.
[3]王繼瑞.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民間美術資源的運用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9(14) :33- -38.
[4]欒蕾.利用鄉土資源優化中小學美術教學的實踐探索--以臨清教育為例[J].美與時代.2019(2) :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