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言
【摘要】小學低年級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低年級小學生從幼兒園到小學,經歷著角色、環境、學習模式的轉變,經歷著從自由變規范的過程,這無不給小學低年級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挑戰。班主任的管理有效與否,能不能成學生健康成長的領路人,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低年級;班主任;工作
小學低年級,是個高年級老師望而生畏的年級。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求知欲強,課堂愛表現自己,難約束自己,習慣未養成。要想好好地上一節課都不容易。有些老師曾經調侃過“低年級的同學樣樣都不會,只會有事無事都找老師”。雖然只是調侃,但也從側面反應了低年級的育人的工作的艱辛。我國著名作家巴金曾經說過“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開始”。低年級班主任的工作重點是行為習慣的培養。班主任是否能把班級管理好,會直接影響每一位學生在小學階段的行為與習慣。現把本人多年從事低年級班主任工作心得介紹如下:
一、關注學生,樹立形象
孔子曰:“親其師信其道。”那如何才能讓學生親近呢?首先要做到熱愛學生,關注學生。接手一個新班級,當還沒記住孩子的名字的時候,要用具體的描述讓學生知道是在表揚或者批評的是自己而不是別人,令他們覺得老師有“看到”我。然后盡快在第一周內記熟學生的名字,用最短的時間和學生建立初步感情,讓他們感到備受關注。學生就會產生好奇,老師怎么一下子就能叫出我的名字。曾經有一個學生叫小怡,長得很可愛,圓圓的臉蛋,白白的皮膚,扎著兩條小辮子。我一看到她就覺得很像小湯圓。我第一時間把她的名字記住了,她很好奇問我怎樣這么快就認識她。我告訴她,因為一看見你,老師就想到了可愛這個詞語,你真是個可愛的小女孩。就這樣,給孩子一個印象,讓他們知道老師關注自己,認識自己,從而約束他們的行為,打破他們以為老師不熟悉自己,就可以違反紀律的慣性心理。
二、充分了解,各顯神通
班主任與孩子接觸的時間多,充分利用課間與他們聊天,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成為他們的朋友。多花時間了解學生的特點,發掘每個學生的優點,盡量讓他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教會他們欣賞自己與欣賞別人。讓每個學生在班級中都能發揮自己的優勢,每人都成為班集體的共同體,一齊參與班級管理工作。會唱歌的,讓他教同學們唱歌。會下象棋的,給他當個象棋小老師。會畫畫的,在班級的墻壁上貼上他的作品。外向的,給他們平臺展示自己;內向的,給他們空間,關心和鼓勵。有個叫小莊的男同學,學習成績不錯,還特別愛倒垃圾,還主動向我申請讓他倒垃圾。從開學初到學期結束,他天天都負責倒垃圾,他很開心,也很快樂,得到全校老師和同學的稱贊和認可。還有一個同學叫小雨,自己想當班長可是又老在課堂上講話。但她有個特點,就是做事麻利、爽快。后來根據她的實際情況,給她當了一個小組長,收發作業做得又快又好,還經常督促那些拖拉的同學。
三、家校攜手,共養習慣
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我也非常認同這個觀點,班主任要主動與家長取得聯系,平時多溝通學生家校情況,共同抓好學生的行為習慣。讓家長明白,孩子的習慣養成離不開家校合作。對于一些“勤快”凡事包辦的家長,讓他們學會“放手”,還給學生成長的權利。尤其是抄作業登記,丟三落四的壞習慣,一定要家長配合,共同協助孩子改正。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請一些品行好、習慣好,成績好的學生家長在家長會里作經驗介紹,讓其他家長們共同學習家教心得,一齊抓好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
四、培優扶差,好差共抓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做好因材施教,重視培優轉差工作。后進生之所以成為后進生,一般會先認為自己很差,啥事也做不了。這時要多用小故事,引出大道理。幫助學生跳出自己做不好,學不好的思想框框。讓他們重新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我,重新樹立自信。我教過一個叫小妍的女孩,學習成績很差,每個學科都做不好,但她很愛跳舞,很喜歡在舞臺表演。她媽媽十分著急,面對這樣的女兒,很是苦惱,天天輔導都學不會。小妍自己也很沮喪,難過,自卑。我鼓勵她,你并不是差,只是你的長處是跳舞,相信你一定能把舞跳好,成為舞臺上最亮的星。同時,也跟她媽媽談了,與其讓她痛苦地學習,不如鼓勵她快樂的跳舞。從那以后,她就不再糾結,盡力學習,認真跳舞,重拾自信。她現在已經讀初中了,還經常活躍在文藝匯演和比賽的舞臺。
另外,主動了解孩子家庭背景,及時關注學生的最新動態。發現問題,及時與家長聯系,和家長共同關注孩子的點滴進步。在培養優生方面,教育優生要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團結同學,鼓勵他們去幫助后進生,從而提升自我能力,實現幫助人自助的成就感,形成團結向上,友愛互助的氛圍。
五、培養得力助手
低年級班主任工作想做得輕松,就必須有個助手,尤其是班級管理助手。在對于學生情況不熟悉的情況,在全班召開班干部培訓大會,讓學生知道組長,班長,科代表、值日生等職責分別的什么,每天的工作該如何開展,有什么要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很有必要。每個學生先給自己定一份工作,再通過一個月的實踐,推選出做得好來擔任班里重要班干部工作。另外還要盡量多的安排小職位,讓每上學生都參與班級管理。例如,關燈委員,擦黑板委員,擺講臺委員……讓每個學生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共同為班級管理出力。
六、做好班級建設
班級是學生每天學習的地方,充分利用班級墻壁、講臺、學習園地等地方來進行班級文化建設。首要的就是班規公約,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熱衷唱兒歌,班主任可以在跟學生共同商討制定班規公約,編成一首兒歌寫出來,學生共同遵守。另外,還有些班級口號,行為習慣要求,都要以簡短的詞語,短語的形式寫出來,張貼在學生抬頭可見的地方。例如:“頭正、肩平、腳安”“先舉手,后發言”“小耳朵,專心聽”等都要張貼出來,達到環境育人的功能。發動家長們積極參與布置班級,克服布置班級活多活累的難題。還可利用班里后面墻壁的空間,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又能為教室增添美感,還能對學生進行美育,一舉三得。
【參考文獻】
[1]曾建軍.低年級班主任工作方法研究.2018
(責任編輯:張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