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鳳華
摘要:目前,如何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實施地理核心素養,還存在許多困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仍然缺乏教學經驗,忽視了地理課堂教學對學生地理知識學習能力的培養,這將逐漸影響地理教學的有效性。注重核心教學質量是當前教師的主要任務,教師通過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課堂教學中向學生灌輸地理學習目標,加速拉近學生與地理課堂間的距離,活躍課堂學習氛圍。本文分析了地理核心素養實施效果不明顯的原因,并歸納出有效的教學方法和對策,為今后的地理教學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課堂教學;教學研究
隨著新課程改的推進,學校教育更注重對學生求知、探索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進步。其中,地理核心素養是學生能力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性因素,地理教學中的地位和運用逐漸顯現出來,使學生具備適應社會發展所必需的能力。本文將探索指向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研究。
一,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含義
深入理解核心素養的內涵和意義是實施核心素養培養的前提。根據教育部文獻,地理核心素養是指通過教師的地理教育教學活動,是形成學習地理知識的關鍵能力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是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后,用地理概念來處理問題的心理意識,也是促進學生終身發展、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所必須具備的一項重要能力素養。學習地理就是獲取地理知識,創造地理概念的地理核心素養。
二、指向地理學科核心素養下的研究現狀
新課程的實施已經走過了十多年的歷程。經過長時間的磨合,然而基于新課程理念的備課、上課、作業、輔導等教學已日趨成熟。對新課程理念的規定的教學內容,多數教師能在規定的教學內容下完成教學任務。然而,大多數教師對地理核心素養的了解還比較少,還處于摸索的階段。此外,目前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師專業培訓還沒有大規模開展,學科核心素養的研究主要依靠專家講座和教師自發、自覺的行動。教師對已有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理解運用以及知識層面的把握參差不齊,也影響了具體實施。
因此,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在今后的地理教學中應更加重視核心素養的研究。“死記硬背”和“填鴨式教學”都違背了核心素養的研究。在學校,很多學生因為理解不了知識點和找不到有效的學習方法而感到沮喪和氣餒,這就是“死記硬背”的體現。如果是素質教育,學生就不會因為找不到有效的學習方法而引起厭學情緒。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策略和學習習慣是學生可以終生受益的東西。
三、指向核心素養的地理教學研究
首先,在地理課堂上要加強思維導圖的運用,使思維形象化。地理識圖是學生的必備技能。多年來,思維導圖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一直受到各學科的重視。表達發散思維的工具之一就是思維導圖,依據其簡單直接,更有利于地理知識的構建。學生需要依據地理思維能力,利用所學知識,以主題語境為核心或以一定的知識內容為基礎,創造有意義的知識。例如,以天體系統創建思維導圖,將自然災害、全球環境問題及其原因或區域發展階段進行分類。學生可以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將自己的思維形象化,并自行構建相關知識,形成系統。學習由抽象向具體、清晰可見的轉變,既有利于知識的吸收和能力的培養,又能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其次,是結合教材知識內容,為樹立學生正確的地理核心觀念。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引導學生運用地理新概念和認知,處理現實生活中與地理相關的問題,促進學生應用到技術知識的操作和知識的自主探索,培養正確的、科學的、有效的地理觀念和思維,促進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對于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可以運用不同的地理思維進行概念的比較與評價、自我反思等模式,促進學生創設人地關系、資源可持續發展等問題的認識,從而培養學生科學合理的人口、資源等概念,進一步為學生樹立地理核心觀念、掌握地理核心能力奠定思維基礎。
最后,是加強教師對學生的地理學科觀念的有效滲透。一是系統觀念,地理知識包括大氣、水圈、生物圈、巖石圈等自然地理環境構成的自然地理內容系統,和由農業、工業、交通貿易、人口、城市等構成的人文地理系統,每個元素之間相互影響和聯系,形成自然復合體。教師運用系統觀念引導學生從多個維度分析、解釋其發生、發展、演變的規律和原則,以此來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二是景觀念。景觀學創始人貝爾格認為,“自然景觀就是這樣一個區域,將地形、氣候、水、土壤、植被、動物界甚至人類活動組合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并典型的在地球上某一區域內重復出現”[2]。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有景觀的概念,使用地形、氣候、植被、土壤、農業、人口等各種不同的風景圖,讓學生知道其不同的特點,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和理解景觀圖,探討其分布,找出形成原因,滲透可持續發展理念。三是區域觀念,此觀念貫穿于中學地理課程的始終。中學主要著眼于中國、世界的自然環境和人文。高中必修三課程是區域地理的一個專題,它占高中必修課程總內容的三分之一。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根據課程設置,結合教材來完成的教學任務。
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不斷的實踐、探索、積累和總結。教師只要更新教育觀念,從地理學科的特點出發,以扎實的專業知識、高精的專業素質、先進的學科思想和豐富的課外實踐,去滲透、熏陶和感染學生,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他們必將達到“乘風破浪,穩扎穩打”的學習境界。
綜上所述,培養良好的地理核心素養的應從核心知識、核心理念以及核心能力三個方面入手。它不僅教給學生簡單的地理基礎知識,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了學生地理素養的全面提高。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作為地理課程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也是未來教育提升的重要趨勢。該研究已是永泰縣教育科學研究2021年度立項課題,課題編號是yt2021kt12,是創建和培養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使他們適應未來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必經之路。
參考文獻:
[1]曾靖,盧德生.我國深度教學研究瞰覽——基于CNKI數據庫的文獻計量與內容分析[J].阿壩師范學院學報,2020,37(04):121-128.
[2]趙康.大概念的引入與教育學變革[J].教育研究,2015(12):33-40.
[3]李旭旦.世界自然地理通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