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有文
摘要:在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進步的大環境下,立德樹人這一創新型的理念作為學?,F行的重要方針,對于學生們的心理健康以及生理成長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隨著課改的革新,單純的背誦默寫已經無法引起學生們對于古詩詞的學習熱情?,F如今依照學生們的學習特征和須求,須要教師們不停地提出全新的學習模式,運用各種策略來促使學生們主動去探究古詩詞,使得他們充分感受到古詩詞的魅力,正文就如何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研中融入立德樹人的理念,并展開論述。
關鍵詞:立德樹人理念;初中語文;古詩詞;研究與策略
引言:古詩詞是初中語文教研實踐中十分關鍵的一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們希望學生們可以在學習進程中精準掌握詩句中每一個詞的涵義以及作者想要突顯出的情感特征等等。并引導學生通過傳統文化的不斷熏陶,來對詩詞知識進行一定的累積。但是,在現實的詩詞授課過程中,很多學生會表現出各種各樣的未解難題,比如記不住詩句,學習得不開心等等,且認為學習古詩詞是無聊枯燥的,此時就須要教師們來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以此來改變這一現狀。
一、通過課余實踐活動來學習古詩詞
在日常的初中語文教研實踐中,古詩詞的教研手段形式各異,各有各的優缺點,其展現的德育理念也是富有深意的。語文老師在展開古詩詞教研時,理應時刻關注學生是否對所傳授的內容有所吸收。但是在實際的教研實踐當中,語文教師們在教授某一首古詩詞時并沒有顧及到學生們到底能否理解,古詩詞教育的內容與學生的身心特點是否符合。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對學生的文化素養方面進行培養。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文化素養的關鍵就在于讓學生通過恰當的教研模式,將知識融會貫通,變成“自己”的知識。作為一個優秀的語文教師,更應該通過展開多彩的課余實踐活動來推進德育教學。
比如,教師可以運用寒暑假的時間來組織學生們展開“讀書角”的多人讀書活動,給學生創建一個適合讀書學習的良好氛圍,并供給數量相當的書本與教材,供學生自行選擇閱讀,例如有《唐宋詞十七講》、《詩詞格律》、《唐詩三百首》等等,讓學生抉擇一兩本來仔細暢讀,并寫下讀書的感知與體會。在開學的時期,教師還可以特地開展一場“讀書體驗交心會”。在交心會上,引導學生們踴躍舉手發言,探討自己讀詩詞時的感知感想,或者與同學一起談論作者想要抒發什么樣的情感,如此一來,不僅僅拓寬了學生的眼界,舒展了學生的學習思路,充裕了學生的古詩詞積累,還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充分展現了立德樹人的教研理念,增加了學生們對中國傳統文化以及古文詩詞的學習熱情。
二、將“吟唱”教研法融入古詩詞學習當中
通常的古詩詞具有一定的音樂節奏,當同時配上優美的旋律,吟唱時就會流露出詩詞的魅力來。古詩詞和音樂之間的關聯是必然的和精準的。因而才會有“詩歌”一類詩詞的誕生。在現如今的社會,流行音樂已經受到許多年輕學生的喜愛和追捧,班級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學生在課余時間聽和唱自己熱愛的流行音樂歌曲。而音樂的魅力足以使一個人感覺到他們無法感覺到的東西,了解難以理解的東西。因此,在日常的語文教研實踐中,教師在教授詩詞與詩歌時,應把歌曲式的詩詞引入課堂,以緊密結合流行文化和古典文化的詩歌代替傳統詩歌朗誦,從而大大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在學習吟唱的過程中,學生們從心底里學會了這些詩歌,同時還加深了對詩歌的理解。
在現實生活中,不少音樂家們也按照部分經典古詩詞的特點與神韻,譜上了經典的樂句與旋律,讓經典古詩詞搖身一變,成為了一曲朗朗上口的歌謠。無須依照繁瑣的技巧,它們簡單易學,甚至還可能會逐漸地成為一些大型影視劇中的插曲,深受大家的喜歡和青睞。比如,《水調歌頭》中的原曲和主歌組成部分總是有四句旋律,副歌組成部分也是有四句旋律,配上七言律詩,如陸游的《赤壁》,而其中的音樂內容和詞曲風格調也與此作品的相似度較高。這樣的古詩詞教研模式通常就會引發了學生們強烈的興趣。正因為學生們非常了解原曲本身,所以學生們才可以非常輕松地配合上這些古詩詞來表達與演繹,不用來回的死記硬背,就可以背好所要學習的詩句。
三、多媒體信息技術和古詩詞教研之間有機融合
初中生由于仍處于教育的前半階段,他們并不能正確理解和掌握所有東西。然而多媒體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使用,教師可以轉化一些抽象概念的講解,幫助學生們發展科學性的思維邏輯,有效提升初中語文古詩詞教研的有效性。擺脫傳統固定、刻板的課件結構對于課堂束縛。在課堂上,可以依據學生的思維發展以及接受新知識的情況,對事先設計好的內容進行個性化互改,活躍課堂,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運用信息多媒體技術來建構出情景化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們更好地了解所學的小學語文知識,從而發展其語文思維,幫助他們更好地進行教學。
例如,教師在教授《木蘭詩》時,可以預先讓學生進行背景資料的查閱,如此一來學生就能明白該詩主要是講述了花木蘭替父從軍的背景故事,也體現出來花木蘭的英勇無畏與熱愛祖國的情感特征,教師可以進行進一步的講解,讓學生們開啟這一課的學習。這首詩歌中一些字詞語句理解起來難度較大,不益于教學活動的進行。這時,教師們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將文章的故事內容用動畫的形式播放出來,其中再加以內容的講解,主力學生們理解困難的字詞以及字詞的發音,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梳理文章的內容,從而鍛煉學生們的語文思維能力,塑造學生完整的人格品質,展現立德樹人的教學目的。
結束語:在初中語文詩詞的教研實踐中,教師們要做的不僅僅只是告訴學生們這首古詩的意思以及所包含的情感,更加重要的是,要告訴學生們真正學習古詩的方法,通過正確的教學方式的引導,讓學生們明白古詩詞的學習是富有生趣的,是值得讓人反復思考理解的。在立德樹人理念下的初中語文古詩詞教研使得學生們提升了自己對于古詩的理解,增強對于語文這一學科的學習熱情與興趣,逐漸增加學生們對于中國古詩詞與詩歌的喜愛之情。
參考文獻:
[1] 黃翠瓊. 運用多媒體資源讓古詩詞潤澤孩子的心靈-淺談低年段古詩詞教學的基本策略[J]. 教育信息化論壇,2019(2):195-196.
[2] 曹艷娜. 淺談小學中段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 ——以“送別詩”教學為例[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1(9):33.
[3]方濤.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內容的方法探討[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7 ( 07 ) ∶ 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