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錦
摘要:當前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我國英語教育在迅速發展的現代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正朝著各個方向發展,各個方面均取得了有益的成果。但是,無論教學方法如何變化,英語教學方法不能忽視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是教育教學的靈魂,不能削弱,必須加強,通過這種方式,教學形式和內容才能緊密結合,兩者相輔相成,才能大大提高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通過了解英語國家的歷史和文化,可以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增強學習英語信心和決心,為我國的未來經濟和社會做出貢獻。
關鍵詞:愛國主義教育;初中英語教學;課堂滲透
一、引言
愛國主義是個人或集體對祖國的一種積極和支持的態度。愛國主義教育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學生思想道德構成的主要內容之一。鄧小平把愛國主義教育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地位。黨的十八大明確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因此,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如何把英語課堂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平臺,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在中學生英語課堂課程中的重要作用,是我們需要明確和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介紹了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精神。
二、英語課堂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必要性
作為一名初中教師,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引導學生對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吃苦耐勞有更深刻的認識,就是要依靠舉世無雙的民族精神和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精神。要使中國在世界上崛起,要在日常生活中牢記愛國主義精神,就必須在日常生活中發揚愛國主義精神。
從英語學科教育體系的角度出發,必須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學習英語不僅包括語言學習,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因為這是一種跨文化的互動,教師需要整合自身的文化比較,介紹中國文化,把學生的理解和欲望培養成人類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培養對英語語言的跨文化理解和交際能力。在用英語交流時,不應傲慢、封閉,也不應崇拜外國、貶低自己。
三、在英語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精神的策略
(一)教學目的與愛國主義的融合
英語之所以被廣泛使用和廣泛使用,主要是因為早期的英國殖民者通過入侵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軍事、政治和經濟入侵而入侵了生活的各個領域。針對英語這門外國語言,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英語和我國中文教學的特點,找到一種具有愛國主義精神的英語課教學手段。第一堂英語課成為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起點,我認為這是必要且非常有價值的。我們學任何一門課程都有目的性,各學科的教師可以根據所學專業的特點,通過加強目的教育并將其與祖國的發展聯系起來,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英語課堂教學與愛國主義教育的融合
英文教科書與其他教科書不同。英語教科書的內容涵蓋了從地理到天文學、日常生活、世界文化、藝術、體育、經濟學、科學甚至政治和宗教的許多領域,教師有足夠的教學空間。在學習英語時,可同時兼顧愛國主義教育。在當前的英語教科書中,我們精心挑選了具有良好主題和深層含義的教科書,這些教科書有助于教課本的思想。如果教師在教課文時有機地結合教科書,將它們與現實相結合,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道德教育,可以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在學習“民族和國家”的部分時,教師拿出許多國家的國旗讓他們辨認,然后讓學生介紹五星國旗每個部分的含義。同時,我們將介紹上個世紀中國人民英勇奮斗的歷史,讓他們不忘過去。
(三)關注時事政治
從各種信息媒體獲取信息,引導學生每天課前3-5分鐘用英語談論最新的國際問題、各國對中國的關注和中國國情的變化。引導學生積極談論中國,關注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教育和文化。通過對時事政治的關心,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通過英語了解世界,看到世界上發達國家和我們國家的差距,立足我國的發展現狀,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將愛國主義精神融入到初中英語課堂中。
(四)巧妙設計英語課堂教學
要挖掘英語教材的隱性資源,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首先,把詞匯和句子學習相結合,植入愛國主義,在英語教科書中大量的詞匯教學中可以植入愛國主義。比如,在學習“2008年奧運會”“志愿者”“運動員”等詞匯時時,可談論中國志愿者的微笑和工作、運動員決心帶給觀眾的鼓勵以及他們背后的行動是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其次,在介紹我國的大好河山時,可以將愛國主義精神與這部分內容相結合,介紹一些關于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古地和自然風光,讓學生加深對愛國主義精神的理解。第三,結合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等文化節日的英文譯本,通過用英文了解我國不同節日之間的不同習俗,讓學生對我國的傳統節日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課堂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五)應用多媒體技術
在中學英語課上盲目進行教師單調的解釋和空洞的講授教育,學生就會感到乏味,更談不上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結合文字、圖形、聲音、動畫、視頻、圖像等信息,使教學內容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視聽能力,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在無形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下的某一課時,當新單詞peace與另一個單詞War相關聯時,屏幕可以展示歷史戰爭的圖像,這些殘酷的戰爭給歷代世界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破壞了世界的美麗景色,讓人家家園成為一片廢墟,通過精彩的錄音,可以激發學生對侵略戰爭和侵略者的仇恨,激發他們對世界和平和美好生活的愛國熱情和渴望。
四、結束語
簡而言之,愛國主義是所有公民應有的神圣感覺。愛國主義教育貫穿于初中英語教學的日常教育中,它是愛國主義的一種表達,是在傳遞著我們的愛國血脈。在初中日常英語課程中,我們的英語教師會從教科書中提取可用的材料,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滲透給他們,達到微妙的教學效果。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可以使學生心中有一個祖國,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過程中擁有準確而穩定的學習動機,從而可以實現愛國主義教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讓愛國主義教育走進英語課堂[J]. 彭蕾. ?江西教育. 2018(11)
[2]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J]. 姚芳琴. ?中學教學參考.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