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艷麗
摘要:為進一步推動書寫課堂教學邁上新臺階,完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文章內容在原有的書寫理念上進行了改進;從養成良好的習慣;改進書寫方法;改善篇幅限制等,實現拓展延伸四個方面闡述了“互聯網技術”環境下小學語文書寫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互聯網+;小學語文寫字教學;書寫意識;
引言:書寫課堂教學在微信、QQ、在線教學空間平臺等“互聯網+”環境下進行。宣傳擁有好字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書寫視頻教學錄像,開展在線教學;搭建書寫教學網絡環境,豐富寫字課程內容,改善篇幅限制,營造寫字氛圍。
一、小學書寫教學的重要性
書寫藝術是教育信息化的內容之一書寫藝術是語文的基礎教育內容之一。根據一系列活動組成課堂教學,塑造學生人文素質。書寫不僅有利于扎實學習漢字,也有利于傳播文化知識。今天的文化教育更注重素養的培養,而書寫文化教育是提高學生創造力的秘訣之一。 “書畫同源”,書寫之美無止境,頗具人文情懷。就像“世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枯葉”,每個人的個性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書寫者的審美視角不同,書寫的技術專長不同,書寫的實際效果也就不同。從線框圖、結構、技巧的體驗中,可以進一步領略書寫的奇幻仙境。
書寫藝術的美是獨一無二的,讓學生在書寫的基礎上,感受書寫藝術的無盡優雅。在藝術領域,具有強烈社會主義民主精神的文字是中華獨特的文化創造力。“無色而有色,無聲而有歌,體現了我們中國人的思想和特色。
二、小學語文書寫教學策略
(一)提高書寫意識
首先,彰顯書寫的藝術價值,提高社會發展對書寫的重視。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打造“我的書寫課堂教學”的網絡空間,開設“各代名著”、“我生命中的書法家”等欄目,提交書法家的作品。一代又一代的大師們推動了一大批人學習和欣賞,體驗書寫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導地位和不可估量的藝術價值。
其次,運用展示鼓勵法,提高學生書寫的興趣。小學生渴望勝利,喜歡被表揚。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進行書寫比賽,如“小王羲之隊”、“獻之隊”,并及時將各工作組的作品發送至QQ空間、微信公眾平臺、微信朋友圈推送。在被肯定的情況下,學生們的自信倍增,爭當第一,書寫的興趣也隨之增加。教師可以使用手機的ps軟件編輯圖片,將學生書寫的文字變成黑白旋轉膠片,效果猶如刻在石碑上,作為獎勵送給學生。
最后,注重寫好字的必要性,強化學生的寫字觀念。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中高校在高考沖刺甚至普通試題中都使用在線評分系統,寫字越來越關鍵。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搜索或向中學教師索取一些100分的在線試卷,讓學生仔細分析和理解,一個好的筆跡會獲得更多的卷面分數,從而加強他們寫好字的觀念。
(二)養成良好習慣
小學是學生在課堂上識字、書寫的開始環節,是培養良好書寫習慣的關鍵時期。在小學寫字的課堂教學中,塑造學生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執筆方法尤為重要。傳統的教學策略是老師示范,學生跟風。但是,由于學生們認知不完全,無法掌握特點,很快就忘記了,往往不得要領。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雙姿”習慣,教師可將網上搜集的一些貼近學生日常生活、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兒歌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例如,“寫字時,心靜,坐直,雙腳平放。手距筆頭一寸,胸離桌一拳,眼應該離書一尺遠。”另外,對于剛入學的學生,老師可以先讓他們嘗試寫自己的名字。老師趁機用手機拍下他們各種握筆姿勢照片提交到學習平臺,然后讓學生猜猜哪個是正確的握筆姿勢,然后播放“如何正確握筆”視頻,放完之后,老師再在教室黑板上貼一張握筆姿勢的圖片,對比此前拍下的學生拿筆的照片,讓學生指出錯誤之處,這樣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良好“雙姿”習慣的快速養成。
(三)提升書寫技巧
寫字屬于一種技能訓練,課上教師的范寫尤其重要,但是課堂上,教師在黑板上的示范直觀范圍有限,難以保證學生看清楚整個運筆過程。對此,教師可將范寫拍成視頻,將運筆過程細化成幾個步驟,將每步運筆的快慢、輕重、提按、方向都講明白。如教“捺”時,可以分為三步:起筆輕輕接觸紙面,如飛機降落;運筆有斜度,均勻前行,微增力量,下壓筆尖;最后改變方向,向右提筆出鋒。講解時,教師可將運筆過程寫得稍慢些,講解完后再反復地演示幾遍。這樣,學生看得清楚,聽得明白,且反復播放的視頻有助于學生在反復演示中揣摩、在反復理解中實踐,從而完成由“動作”升華為“技能”的學習過程。
另外,教師在課堂巡視中一旦發現值得點評的問題,可以及時用手機將學生書寫過程和作業拍下來,連接學習空間里的移動展臺,將學生的照片即時投到大屏幕上,清晰展示學生寫字的各種細節,然后通過學生自評、互評、教師點評、小組互評等形式,讓學生在比較中發現問題、掌握技巧,這比單純看范寫視頻更有效。最后,教師再針對具體問題進行指導,學生就能少走彎路。
(四)突破時空限制,實現拓展延伸
第一,突破空間限制,實現資源共享。“互聯網+”催生了各類書寫軟件、書寫App、書寫教學視頻等書寫新媒體產品,我們只要將App客戶端軟件下載并安裝到手機上,就能搜尋到許多有關書寫和寫字教學方面的內容。如“書寫字典”“名家書寫授課視頻”“書書寫品模塊”“書寫交流模塊”“寫字微課”“書寫影視作品”等。教學資源豐富,教師可以借助這些內容開展教學,尤其對那些沒有經過系統化、專業化訓練的書寫教師、語文教師來說更是寶貴的資源。教師可以輕松地打開“書寫作品模塊”,帶領學生在書寫殿堂里流連、欣賞,提升學生審美水平;點擊“書寫交流模塊”,讓學生上傳自己的書寫作品,發表評論;而“寫字微課”“名家書寫授課視頻”更是課堂學習的重要補充,可以很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
第二,突破時間限制,實現自主學習。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里,教師沒有時間對學生的作品一一點評和讓學生欣賞更多的書書寫品。而“互聯網+”有效地彌補了這一不足,實現了教學的有效拓展延伸。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優秀的書寫學習平臺,也可以自己建設書寫教學空間,引導學生利用課后時間,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學習內容。
結束語:總而言之,“互聯網技術”將改變寫字的課堂教學模式。身處“互聯網+”時代的教師要抓住機遇,探索寫字教學策略,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和先進的教學設備,有效推動寫字教學邁上新臺階,為實現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永霞.“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四學式”混合學習模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22):58+60.
[2]周婷婷.在觀摩和聆聽中提升——參加“互聯網+創新素養教育”背景下寧夏小學語文教師素養大賽觀摩心得體會[J].寧夏教育,2019(Z1):119-120.
[3]陳云宇.“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四學式”混合學習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8(07):111-11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