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美全
摘要:在物理課堂的教學中,教師采用教材內容進行教學是普遍存在的現象,通過此種方式為學生進行實驗效果展示,師生之間的互動極少,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了解程度并不知曉,聽課的學習模式是學生較常接觸的。由于物理課程的理解程度偏高,對物理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與英語、數學、語文等主要課程相比,在課程的設置上也相對偏少,教師利用傳統的教授方式教學,使得整個教學模式毫無特色可言,傳統的教學方式應用周期較長。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困境;出路
實踐動手能力是現代物理教學要點培養的方向,對物理學科而言實驗這種最為有效且直觀的方法,為物理原理的檢驗提供客觀標準,也為物理學科及實驗規律的學習提供基本路徑。由此看來,實驗體現了物理的魅力與靈魂,是激發人們不斷探求物理奧秘的重要源泉。對此,初中物理實驗課教學方法的創新,應充分利用物理實驗的這一突出特點,同時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科學認知規律,對學生正確認識物質及其規律進行正確的引導。
一、創設生動情境,激發學生的實驗興趣
傳統的實驗教學是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輔助以少量的演示實驗,大部分學生缺乏主動思考,按照老師講的步驟被動操作,得到既定的實驗結論,匆匆了事,沒有達到實驗的真正目的,嚴重限制了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沒有發揮學生應有的主體作用。為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物理實驗,教師還可以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以此引出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或者是使之對相關實驗產生濃厚的興趣,主動進行操作研究,從而促使其高效地吸收知識,不斷強化綜合素質。例如,教師在講授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可以將提前準備好的帶線的“紙杯話筒”分給兩名學生,并讓其中一人走出教室,到盡可能遠的地方,然后走出教室的人可以小聲對著“話筒”說一句話,而聽得一方可以在班級中重復這句話,接著向另外一人求證。此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你們能夠聽到室外的人說話嗎?”學生普遍會搖頭,那教師可以繼續提問:“那么為什么拿了‘話筒’的人可以聽到呢?這是什么原理呢?如果我把紙杯上的線去除,他們還能聽到彼此的話嗎?”由此可引發學生的思考,促使他們主動在原有的實驗基礎上進行拓展探究,即將連接紙杯的線去除,再次實驗后得出結論,或是將紙杯上的線換成鐵絲、膠線后繼續實驗。另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實踐中創設生活化情境,以學生熟悉的案例吸引其注意力,再設計問題引導他們開展實驗探究活動,從而提升其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創設富有趣味的情境,可以有效落實實驗教學工作,并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其中,進而推動知識的傳輸,提高教學質量。
二、通過借助多媒體式教學的幫助提高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必須掌握的能力就是實驗設計能力,在新課標中也明確提到初中實驗教學進行的時候,不僅需要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還需要培養學生自主設計實驗的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經常會出于實驗安全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這種錯誤的想法嚴重限制了學生的設計能力,也會影響到學生的物理水平。要想改變這種情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幫助提高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例如在引導學生連接電阻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通過播放有關電阻多媒體視頻的方法向學生重復講解連接的過程,觀看完成之后讓學生自主進行實驗,實驗結束之后讓學生再次觀看視頻對比自己的實驗和視頻中的實驗過程有何區別。這種教學方式既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實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又能幫助學生有效地進行改進,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實驗設計能力的目的。
三、提煉問題,明確實驗探究方向
建設高效課堂是提升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也為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不斷地實踐探索中總結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才能制定出高效的教學方案,提升教學效率,進而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培養學生的物理創新能力。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倡導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盡量將實驗活動的決定權與自主權交給學生。但考慮到初中生思維活躍,在實驗探究中很容易因方向、重點把握偏差使所制訂的實驗方案缺乏可行性,最終導致實驗結果產生偏差。長此以往,學生經常性經歷失敗,便會弱化自主實驗、深度探究的自信心。為此,教師需在深入領會探究性實驗內涵的基礎上與學生共同提煉問題,幫助學生明確實驗探究的方向。以“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為例,教師展示“Cardboard”結構圖,請學生從該裝置眼睛、手機與凸透鏡之間的位置關系中抽象出實驗模型。為降低學生學習難度,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幫助學生理清物距、相距、一倍焦距、二倍焦距等概念,使學生認識到凸透鏡成像有虛實之分,進而使學生明確本次實驗探究的主要問題為透鏡成像規律,物距、焦距和像距不同關系間所成像的特點。
綜上所述,教師在進行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創新的重要性,通過創新彌補傳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優化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盡可能地提高學生的地位,鼓勵學生動手操作。這樣就可以達到新課改背景下對學生教學實驗的要求。
參考文獻:
[1]丁 慧. 核心素養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優化對策研究[J]. 教育天地,2022,4(2).
[2]張耀軍. 高校信息化課堂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 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1,(24):24-25+31.
[3]梁越. 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實驗教學創新途徑[J]. 紅豆教育,202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