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要求之下,很多初中英語教師逐漸意識到,采取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英語寫作能力雖然能得到提升,但是這也在無形中打造出了啞巴英語的課堂教學模式。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并沒有結合自己學習的英語知識進行口語交流,影響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表達能力。在現代化的教學背景之下,初中英語教師需要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口語表達素質,在生活中學會用英語交流溝通。
關鍵詞:初中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教學策略
引言:進行語言知識的學習,最終的目的是用學習的知識進行表達交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語言對學生進行信息的傳遞,用英語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有利于學生在課堂情境中學會表達。新課程教學改革要求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重點突出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這應該是教師課堂教學的重點。初中階段學生性格活潑,喜歡表達,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開展英語口語教學,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素養。
一、當前英語課口語表達能力培養的阻礙
(一)對口語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
在長期的傳統教學的影響下,雖然加入了英語課,但是很多考試還是以筆試為主要的考核標準,雖然有聽力部分,但是聽力部分占比不高,而且沒有口語考試,這就導致學生不是很在乎自己的英語口語練習。教師也更為重視學生試卷上的成績,由于對口語方面的重視不足,很多學生的試卷成績很好,但是說起來卻磕磕絆絆,發音不標準,出現很多問題,在交談方面有啞巴英語的情況。另外,英語畢竟不是學生的母語,平時缺乏英語的環境,學生的使用機會少,張嘴練習的機會也就少,發音不標準,就更不想開口說,導致惡性循環,使得學生不愿意張嘴說英語,不但無法提升口語能力,還降低了學習的自信心,影響了學習英語的效果。
(二)對口語能力的教學沒有科學設置
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既然是語言類學科,就少不了要張嘴交流??谡Z能力強調的就是學生能否熟練地與人交流的能力。在素質教育的理念下,教師不能只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整體學科素養。口語和聽力都是英語學科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但是很多教師對于口語的教授并沒有進行科學的設置。一般來說,在學習英語時,教師都會從單詞、語法入手,讓學生去背誦單詞、記憶語法,或者是熟練記憶一些固定搭配,學生或許在閱讀、解題、寫作方面都能夠有所提升,但唯獨少了口語的練習。另外,在學習英語時,所提供的練習題,也都是根據教材的知識進行練習,很少有口語活動課,這種教學天秤嚴重傾斜,導致學生感受不到口語練習的重要性,在生活中更是很少使用英語,抑制了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提升。
二、在英語課中幫助提升學生口語能力的方法
(一)反復聽說英語音標,強化學生標準發音
初中學生經過小學時期的學習,大部分都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在學習初中英語的知識時也是比較輕松的,很多學生已經可以用英語進行日常上的簡單交談。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很多學生的發音并不夠 標準,或者有將發音混淆的情況,此時不能放任學生去讀錯誤的發音,而是要進行糾正,讓學生記清楚正確的讀音,才能在說英語的時候不至于使人疑惑。
(二)堅持課前口語訓練,培養學生開口習慣
在日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剛剛開始教學的前幾分鐘,部分學生還沒有完全進入到課堂學習狀態中。老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前幾分鐘,帶領學生進行口語訓練,采取這樣的教學方式,既能滿 足學生對口語訓練學習的需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進行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保證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在進行口語訓練中,教師可以結合生活日常的天氣情況,學生的心情以及上節課所學習的知識,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口語訓練。避免學生對口語交流產生抵觸心理。長此以往,學生每天進行口語交流訓練,能幫助學生養成主動開口講英文的學習習慣,學生也會在教師的帶領下學會表達與交流的技巧。
(三)構建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表達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化情境的利用為學生 設計多樣化、趣味化的教學情境,在教學情境中引導學生 開口表達,學生的表達欲望更加積極且口語表達能力也 能夠得到良好的訓練。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Can you come to my party?”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圖片的形式為學生構建一個 Party的現場并播放相應的音樂。隨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從邀請他人來參加派對開始進行對話。這一情景對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能夠迅速抓住他們的注意力,符合學生審美的內容也能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愿意進行表達。在表達當中教師應該降低對學生表達內容的限制,引導學生自由表達,即便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教師也應該比較隱晦地進行指導,讓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所在并嘗試進行解決。
(四)改變知識灌輸教學,注重和學生的交流
在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簡單的對學生進行單詞和重難點知識的灌輸,讓學生能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速度,很多教師會采用中文加英文的雙重教學模式,導致很多學生無法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同時學生也不具備用英語進行表達的思維模式。為了讓學生能熟練地運用英語來進行交流,教師要充分利用有效課堂教學時間,采用全英文的方式進行知識的教學。在進行重點知識教學時,要通過英語嘗試和學生進行溝通,讓學生用簡單的英文單詞表達自己的觀點。采取這樣的教學方式,能激發學生用英語表達的欲望,熟能生巧,學生在課堂上也會在教師的引導下用英文進行表達。
結束語
在當前新課程教學改革背景之下,對于初中英語教學的要求不斷提升,尤其是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要求學生運用學習的英語知識積極表達,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這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按照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注重對學生進行口語表達的訓練,讓學生在課前堅持訓練,培養學生敢于開口的學習習慣,教師針對學生的表達進行針對指導,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進一步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謝建輝.把握英語對話教學步驟,強化學生口語表達能力[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1(28):102-103.
[2]李惠娟.如何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培養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J].中學生英語,2021(3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