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謹 黃艷華 朱明珠
宮頸癌(cervical cancer)是威脅全球女性健康的嚴重疾病之一,其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1],每年約有604 000例新發病例,342 000例婦女因宮頸癌死亡,分別占女性癌癥發病和死亡總數的6.5%和7.7%[2]。目前宮頸癌在世界范圍內的發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輕化趨勢,其發病率和病死率大多集中在育齡期婦女。因此,宮頸癌依然持續嚴重影響著我國女性健康、家庭幸福甚至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宮頸癌的演變是一個緩慢發生的過程,它有較長的癌前病變-宮頸上皮內瘤變(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階段,因此在這漫長的過程中,早期給予有效干預可以阻斷其癌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對宮頸癌的預防及早診斷,依托宮頸癌篩查和早診早治可以對宮頸癌進行有效的二級預防[3],而通過加強健康教育和培訓,提高婦女對宮頸癌的認知水平及開展宮頸癌篩查也是我國最常使用的預防手段[4]。既往研究表明,宮頸癌的發生與婦女的性行為及她們對宮頸癌篩查知識認知程度有一定的關系[5-6]。我國不同地區的女性在宮頸癌認知程度上存在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宮頸癌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本研究對新疆石河子市1153名育齡婦女進行宮頸癌篩查知識水平調查,包括宮頸癌篩查的重要性、益處、病因、特征、篩查方法,旨在全面掌握該地區育齡婦女對宮頸癌篩查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探討其相關影響因素,提高該地區女性對宮頸癌篩查相關知識從而提高女性宮頸癌篩查比例,降低宮頸癌病死率及其對我國婦女健康的危害。
選取2020年6月—2021年1月在新疆石河子市某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婦科門診就診的1153名育齡期婦女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條件:年齡18~49歲,有性生活或性生活史;非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婦女;既往無宮頸手術史;意識清楚,思維正常,能夠配合完成問卷。排除條件:已確診為宮頸癌的患者;存在其他嚴重心腦和精神疾病影響問卷完成者;理解能力低下無法正常答題者;本人或/和家屬不配合者。
1.2.1 調查內容
(1)人口學資料調查:遵循問卷設計原則,一般資料部分內容為自行編制,內容包括社會人口學因素、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兩個部分,細化為年齡、學歷、婚姻、工作性質、家庭收入情況、孩子數量、懷孕次數、流產次數、首次性交年齡、性伴侶個數、吸煙史、有否醫師建議篩查史12個條目。
(2)宮頸癌篩查知識調查:采用孫靜[7]編制的宮頸癌篩查知識問卷,包括宮頸癌篩查的重要性、益處、病因、特征、篩查方法5個維度,共22個條目。計分方法采用答對記1分,答錯或者選擇“不清楚”記0分,總分為0~22分,分值越高表明參與者對宮頸癌篩查知識的認知水平越高,該問卷Cronbach’s α系數為0.826,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2 調查方法 調查之前由研究者對調查人員進行統一培訓,調查時要求調查者使用統一指導語說明填寫要求,現場發放調查問卷,填寫完畢當場收回。共發放問卷1200份,有效問卷1153份,有效回收率96.08%。所有參與調查的研究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及統計學分析,宮頸癌篩查知識水平不符合正態分布,采用“中位數(四分位數間距)”進行描述,組間中位數比較采用秩和檢驗;各因素對宮頸癌篩查知識水平影響的多因素分析,采用多重線性回歸分析。雙側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參與調查的1153名研究對象,宮頸癌篩查知識平均總分得分為11.00(6.00,15.00)分,正確率最高的三道題為“每個女性都應該進行宮頸癌篩查”“宮頸癌篩查應定期進行”“宮頸癌可以預防”,正確率分別為84.60%、76.60%、76.50%;正確率最低的三道題為 “從宮頸癌前病變發展到宮頸癌需要較長的時間”“吸煙、吸毒人群易患宮頸癌”“有宮頸癌或其他癌癥家族史”,正確率分別為25.20%、19.40%、18.50%。從知識結構分類上看,大部分人對宮頸癌篩查的益處、重要性等了解的較為充分,對宮頸癌病因、特征、癥狀等知識內容知曉率較低。
單因素分析顯示,育齡期婦女不同年齡、工作性質、文化程度、月收入、第一次性交年齡、性伴侶數和是否曾有醫師建議宮頸癌篩查知識得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婚姻狀況、吸煙史、孩子數量、懷孕次數、流產次數的育齡期婦女宮頸癌篩查知識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社會人口學特征的宮頸癌篩查知識水平得分比較(n=1153)
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年齡、工作性質、文化程度、月收入、第一次性交年齡、性伴侶數、是否曾有醫師建議作為自變量(自變量均從啞變量的形式納入,納入標準0.05,剔除標準0.01),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回歸自變量賦值見表2。結果顯示,40~49歲、月收入3001~5000元、月收入>5000元的育齡期婦女宮頸癌篩查知識水平相對較高,而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中專、第一次性交年齡不愿意公開、性伴侶數不愿意公開、未曾有醫師建議的育齡期婦女宮頸癌篩查知識水平得分相對較低,為育齡期婦女宮頸癌篩查知識水平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3。

表2 自變量賦值表

表3 育齡期婦女宮頸癌篩查知識水平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續表
宮頸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確而且可以預防的癌癥,提高婦女宮頸癌篩查知識水平,及早進行篩查對降低發病率和病死率極為重要。長期實踐證實,宮頸癌認知程度是婦女參加宮頸癌篩查的關鍵因素,缺乏宮頸癌篩查相關知識是婦女參加宮頸癌篩查的主要障礙[8-9]。本研究通過對新疆石河子市1153名育齡婦女宮頸癌篩查知識水平分析發現,宮頸癌篩查知識平均總分得分為11.00(6.00,15.00)分,總體認知處于中等偏低水平,與李小艷等[10]研究結果相一致。本研究結果顯示:得分最高的三道題為“每個女性都應該進行宮頸癌篩查”“宮頸癌篩查應定期進行”“宮頸癌可以預防”,正確率76.5%~84.6%,說明大多數女性都具備對宮頸癌篩查的重要性和益處的正確認知;得分最低的3道題為 “從宮頸癌前病變發展到宮頸癌需要較長的時間”“吸煙、吸毒人群易患宮頸癌”“有宮頸癌或其他癌癥家族史”,正確率18.5%~25.2%,說明大多數女性缺乏對宮頸癌病因、特征相關專業知識的了解,建議相關部門應有針對性的制訂宮頸癌相關預防知識,加強宮頸癌病因及特征相關專業知識的健康教育,通過專家講座、案例分析等提高女性宮頸癌相關知識,從而提升宮頸癌篩查的覆蓋率。
對影響該地區育齡期婦女宮頸癌篩查知識水平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發現,年齡、文化程度、月收入、第一次性交年齡、性伴侶數、是否曾有醫師建議均會影響女性對宮頸癌的認知程度。多因素分析發現,年齡小、文化程度低、收入低、未曾有醫師建議的女性宮頸癌篩查知識得分較低。年齡越小者,其宮頸癌篩查知識掌握程度較低,分析原因在于年齡越大的女性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和精力投入就會越大,因此宮頸癌篩查相關知識掌握程度較年輕女性較好,這符合個體不同生命周期對健康管理的趨勢曲線。文化程度越低者,其相關知識掌握程度越低,究其原因為受傳統生活習性的影響頗深,對新知識和新事物的接受和掌握能力較年輕人差,缺乏自我保健意識,此結果與新疆省其他地區相關研究結果一致[11]。經濟收入低的女性一方面沒有時間和獲取宮頸癌篩查相關知識途徑較少,對宮頸癌的關注度較低;另一方面收入低的女性對宮頸癌篩查成本的敏感度更高,可能因擔心負擔不起宮頸癌篩查的價格從而主動避免去了解宮頸癌篩查相關知識。第一次性交年齡不愿意公開和性伴侶數不愿意公開的育齡期婦女宮頸癌篩查知識得分相對較低,分組得分水平顯示第一次性交年齡≥20歲的育齡期婦女宮頸癌篩查知識得分高于第一次性交年齡<20歲的和不愿意公開者,性伴侶數為2個及以上的育齡期婦女宮頸癌篩查知識得分略高于有1個性伴侶者和不愿意公開者,原因可能與屬于個人隱私有關導致數據不充分,但隨著社會開放度的提高,首次性交年齡低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應對低齡化婦女加強教育干預,以促進其對自身健康的重視程度,從而積極參與宮頸癌篩查相關知識的學習。而相關研究證實,女性患宮頸癌的危險性直接與性伴侶數成正比[12]。未曾有醫師建議的女性的宮頸癌篩查相關知識得較低,說明醫師給予的建議對女性主動去掌握和了解宮頸癌相關知識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國內外研究表明[13-14],定期拜訪醫師會喚醒和強化女性的健康意識并促使她們主動學習宮頸癌篩查相關知識。
綜上所述,宮頸癌篩查知識的普及是預防宮頸癌工作中的一個薄弱環節。新疆石河子市育齡期婦女宮頸癌篩查知識水平有待提高,年齡小、文化程度低、收入低、第一次性交年齡和性伴侶不愿公開者、未曾有醫師建議的人群應是該地區開展宮頸癌健康教育的重點干預人群。建議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重視宮頸癌篩查知識的普及,通過多途徑、多渠道,有普及有重點的干預,為降低宮頸癌發病率,有針對性地開展宮頸癌預防提供科學依據。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均來自同一所三甲醫院,具有一定的地域限制,因為宮頸癌篩查存在地區性差異,因此在今后研究中研究范圍可拓展至多地區的多家醫院,以增加樣本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