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九毓
摘要:現代文的閱讀教學會提高學生們自身的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強化學生自身的綜合素養。所以,現階段我國初中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應當以現代文閱讀教學為核心,切實的提升學生們的現代文閱讀水平。合理的布置教學任務,分析語文教材內容,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實時的引導學生,讓學生們可以進入大課本之中,挖掘課本內容以及內涵,加大對其內容語言環境的構建,倡導整體性的感知,加大朗讀教學,讓讀書聲都可以回歸到課堂之中,激發出學生們參與現代文閱讀教學活動的興趣以及熱情。
關鍵詞: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措施
閱讀教學是一種學生、老師、文本的對話教學形式,這種教學方式具有工具性以及人文性的特征,初中時期的語文閱讀教學并不是簡單的掌握熟知知識內容,而是要讓學生們養成一個良好的和外界溝通的好習慣,進行心靈層面的溝通,不斷的發展學生們的語言能力,讓學生們可以享受到生命活動的美好。在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的課堂上,必須要確定好閱讀教學的核心目標,幫助學生們積累更為豐富的語文知識,讓學生們可以形成良好的語感,豐富學生們的精神世界,潛移默化的提升學生們自身的修養以及品位。
一、設置教學任務
隨著我國新課標的下發,初中語文教材的內容發生了改變,新統編版初中語文教材被推廣在全國的范圍內使用,在使用新型的語文教材時,老師們必須要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合理的設計教學任務,對照每個單元的提示內容,分析每篇文章的課后習題。讓學生們進行文章的整體感知,不斷的回憶并思考文章人物的性格,以及文章作者所要表述出的情感,設計后續的教學活動,提出和文章內容相切實的教學問題,并在文章的結尾處,對各類句子進行思考和分析,使得學生們可以真正的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作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鳴。
二、引導學生走進文本
老師們要實時的指導學生,讓學生們可以更為清晰的把握住語文文本的脈絡,挖掘文本的內涵。現代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魅力就在于其自身的文本,作者構詞造句的技能以及文章布局的手法都會影響到學生們提取信息的程度,學生們應當在閱讀現代文時,對作者駕馭文字的特性進行較為深入的分析,觀察作者的筆鋒,了解作者的表述形式,探究其條理清晰的措施,懂得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老師們要讓學生們對文章進行更為深度的領會,掌握好閱讀的規律以及方式,提煉出書面表達的技巧,讓學生們的語文功底得到高效的提升,老師們更是要不斷的引導學生,真正的讓其做到舉一反三,使得學生們可以更為深度的去閱讀現代文文章,積累好詞好句,不能讓學生們硬性的去記憶文本的內容,要合理的利用閱讀的過程去品評語言的藝術以及魅力,推敲文章的關鍵詞句,加深其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程度。
三、語言環境的構建
老師們要站在整體的高度上去感知現代文的文本內容,理清并分析語文文本內部之間的相關關系,以此來更好的駕馭文章,精確的領會出文章的主旨以及內涵,吸收文章內的精髓,感悟文章的閱讀規律,引導學生,讓學生們可以更加注重語言環境。在組織閱讀教學過程時,老師們應當正確的意識整體的概念,把較小的語言元素融入到較大的語言環境中,以文章特點為基礎,分析文章的思路以及立意等,逐步深入地對文章核心進行逐層把握。即便是在閱讀過程中進行咬文嚼字和字斟句酌,也要注意上靠下聯,讓學生充分領會語言藝術中“牽一‘字’而動全身”的魅力,同時更要品味獨特語言環境中字、詞、句所體現出來的獨特魅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品讀出語言中蘊含的味道。反之,如果教師任憑學生對文章隨意地肢解,并扣住只字片語孤立地分析其含義,或是索性游離于文本之外,不著邊際地夸夸其談,這只會讓他們產生味如嚼蠟的感覺。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任何語言都有著不同的含義,因此要讓學生對語言進行品味,就要讓學生聯系具體的語言環境,這就是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經常提醒學生要注意的:“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學生也只有真正地做到這一點,他們才會形成整體閱讀的意識和習慣。
結語:依據文章上述的內容可以得知,現代文閱讀教學始終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在開展現代文閱讀教學時,老師們需要精心的設計科學而又系統的教學方式,積極主動的開展各類閱讀教學活動,把精讀和泛讀結合在一起,把課內和課外結合在一起,真正的做到閱讀有法、閱讀有效的教學目的,幫助學生們強化自身的閱讀能力,尊重學生們的主體性,堅持以閱讀為本的教學思想,摒棄傳統固化的閱讀教學模式,讓學生們在每節閱讀教學課堂上都能有所收獲,為學生們日后的發展做鋪墊。
參考文獻:
[1]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王士民.中國高新區.2018(07)
[2]芻議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于紅梅.中國校外教育.2018(02)
[3]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少教多學”模式的探討[J].朱東占.數碼設計.2017(10)
[4]課堂小練筆讓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更加高效[J].曾盈.才智.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