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國高校智庫的法律地位及法律適用初探

2022-05-22 11:47:14張悅
智庫理論與實踐 2022年2期
關鍵詞:法律適用

張悅

摘要:[目的/意義]為建設高水平、高質量的新型高校智庫,發揮其重要功能,必須明確其法律地位,細化適用的法律規范,探索高校智庫建設發展的法治化路徑。[方法/過程]本文以是否登記為獨立法人為依據對高校智庫進行分類,分別分析其法律地位、法律適用和法律責任,并與美國智庫相關法律制度進行比較,分析和研究我國高校智庫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結果/結論]為了保障高校智庫的良性發展,有必要逐步推行高校智庫登記注冊強制化,建立健全法律規范體系,改進優化登記管理模式,加大稅收扶持政策力度,完善相應配套措施。

關鍵詞:高校智庫 法律地位 法律適用

分類號:C932 D922.1

DOI: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22.02.03

* 本文系江蘇省高校社科聯發展專項課題“高校智庫建設法治化分析研究”(項目編號:20GSB-008)研究成果之一。

1 前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各項體制改革的日趨深入、發展環境的日趨復雜、公共利益的日趨寬泛,公共決策的制定和出臺面臨著諸多困難與挑戰,促使決策部門由內而外拓寬決策咨詢研究渠道。智庫作用的重要性日趨凸顯。現代意義上的智庫已經發展成為以公共政策為研究對象,其本質在于提供高質量的思想產品,以影響政府決策、提供咨詢或優化政策方案為主要任務的公共研究機構[1]。作為依托高校設立的智庫,高校智庫實際上是以隸屬關系為依據劃分出的一種智庫類型。高校智庫普遍設立在國內知名的綜合性大學或研究型大學之中,主要以從事政策戰略研究和咨詢的機構或組織為主,如各種研究中心、研究院、研究所、研究基地等[2]。高校智庫具有明確的設立和發展定位,具備正式的組織和內部運行制度,整合高校的優質科研資源,進行相關公共政策的參考性研究。

高校智庫不僅是思想產品的生產者,最終產出決策建議、規劃設計等產品,也是思想產品的傳播者,發揮著引導社會輿論的重要功能,更具專業性、動態復雜性和個體差異性,成果績效難以量化評估,更需要健全的法律制度予以規范和引導。但是,智庫是舶來思想產物,目前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難以尋找到相關的法律規范,大多數的依據只是政策層面的號召,缺乏系統性和可持續性[3]。因此,有必要將高校智庫納入我國的法律體系中,明確其法律地位,逐步完善其法律適用。

作為依附于高校而成立的智庫,高校智庫在對外活動時通常也會突出其所屬高校的特征。若要更好地保證研究的獨立性、獲得更高的自由度和更廣闊的成長空間,高校智庫則需要通過法律程序進行注冊登記,獲得法律意義上的獨立法人資格。在實踐中,高校智庫完成注冊登記的比例相對較低。本文以江蘇省重點高端智庫和重點培育智庫為例進行研究,在當前“12家重點高端+17家重點培育”的智庫梯次發展的背景下,有23家為高校智庫。在這23家高校智庫中,僅有3家高校智庫進行了法律層面的登記注冊程序,均注冊為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其他更多的高校智庫仍是作為高校設立的分支機構運行。下文將對登記注冊的高校智庫與未登記注冊的高校智庫分別進行分析,梳理其法律地位與法律適用,提出完善對策。

2 登記注冊的高校智庫法律地位與法律適用分析

“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概念第一次出現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是1998年國務院頒布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暫行條例》)。由于經濟社會形勢的飛速發展,原有的《暫行條例》已經落后于這類組織的實際發展需要。2016年頒布的《慈善法》正式將其更名為“社會服務機構”,以突出其提供社會服務、從事公益事業等特征。此后,于2017年通過的《民法總則》以及于2021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民法典》中,均沿用了“社會服務機構”的概念。因此,確定高校智庫登記為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合法性及法律適用不僅對其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更是對我國相關法律規范的補充和完善。

2.1 高校智庫登記注冊為民辦非企業單位的合法性分析

高校智庫要登記注冊為民辦非企業單位,首先,需要確定高校智庫是否有資格成為民法意義上的“法人”。依據法律規定,法人成立需要四個基本要件,即名稱、組織機構、住所以及財產或經費。這四個基本要件也是高校智庫設立必備的基本條件。高校智庫的名稱作為對外活動的名片,通常體現其重點研究領域或研究特色。高校智庫是一個有機結合的整體,組織機構是其對內管理、對外活動的“發言人”,依據法律規定和智庫章程行使管理權和履行職責。高校智庫要有固定的場所作為其活動和運行的法定住所,以便于主管機關進行監督和管理。高校智庫的經費一般來源于學校配套、地方支持和教師的科研經費,資金來源相對穩定。高校智庫能以自己的名義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對其行為所產生的法律后果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此外,高校智庫必須依照法定程序經審查批準后,方可獲得法人資格。

其次,需要確定高校智庫屬于法人中的“營利法人”還是“非營利法人”。《民法典》延續了《民法總則》中對法人的分類模式,依照所得利潤是否向出資人、設立人進行分配為標準,輔之以成立目的作為限制。也就是說,營利與非營利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區分:一是看其宗旨與目的;二是從利益分配體制來區分。法人的成立目的一般體現在章程的性質宗旨條款和業務范圍條款中。高校智庫設立的初衷是生產思想,為公共決策的形成和施行提供智力支持和科學評估。從“公益”與“私益”的區分來看的話,高校智庫不是向特定的社會公眾服務,而是旨在通過自身的服務來促進社會發展,符合法律規定的“公益目的”或“非營利目的”。其中“非營利”不是指無利潤,更不是不講經營,而是指其經營和運作行為都不以獲取利潤為想要達到的目標[4]。高校智庫不可以將“營利”作為目的,但是可以通過“盈利”保證其生存和持續發展。因此,不能將高校智庫的成立目的與生存手段混淆而否認其“非營利性”。從法人的財產管理和利潤分配來看,營利法人可以將取得的利潤分配給成員,而非營利法人則相反,所獲利潤只能用于社會公益事業。營利法人的股東作為“所有權人”,享有對法人的經營管理權和利益索取權;而非營利法人不存在所謂的“股東”,其成員不享有利益索取權,也不能通過轉讓資格和權利來獲取收益[5]。就高校智庫而言,智庫研究員可以通過產出科研成果來獲取經費支持,屬于正常合理的勞動報酬,不能將其當成分配所獲利潤。智庫所依托的高校作為“出資人”或“設立人”,不享有智庫的經營管理權,一般只對智庫進行業務的指導和運行的監督。從設立目的和利益分配原則兩個層面來看,高校智庫符合非營利法人的內涵要求。

最后,依據《民法典》對非營利法人的分類,確定高校智庫登記注冊為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的合法性依據。《民法典》第八十七條第二款以非營利法人的組織形態為標準將其分為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基金會和社會服務機構等。另外,《民法典》中區分出“捐助法人”的概念,包括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以及宗教活動場所等。社會服務機構的實質是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設立者可以是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且利用非國有資產設立。社會服務機構“活躍在教育、勞動技術培養、醫療衛生、體育等傳統的社會事業領域”[5]。高校智庫在設立主體、資產、目的等層面均與社會服務機構定義是一致的:高校智庫的設立主體通常是高校,也可能有其他機構、團體或個人的協助;設立資產來源于非國有資產;設立目的是通過科學研究活動,提供政府決策方案等社會服務。

綜上所述,將高校智庫的各種特征對號入座,可以確定高校智庫注冊為社會服務機構法人是有其合法性依據的。

2.2 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性質的高校智庫法律適用分析

根據前文對高校智庫法律地位的分析,可以確定高校智庫歸屬于社會服務機構(民辦非企業單位)這一非營利法人的法律范疇。我國法律體系中相關規定較為分散,除了《民法典》《慈善法》《企業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等通用的法律法規外,高校智庫還有其他適用的法律規范。

以“民辦非企業單位”為關鍵詞,高校智庫的登記管理、監督管理、處罰措施等事項適用《暫行條例》。從事文化咨詢服務相關業務的高校智庫,適用文化部、民政部印發的《文化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審查管理暫行辦法》;從事科技咨詢服務相關業務的高校智庫,適用科技部、民政部印發的《科技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審查與管理暫行辦法》。

以“社會服務機構”為關鍵詞,2016年民政部曾為修訂《暫行條例》向全社會征求意見,由于種種原因,該修訂草案并未通過。2018年,民政部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社會服務機構登記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加強和改進社會服務機構登記管理工作,引導和促進社會服務機構健康有序發展[6]。

由于缺乏細化的法律規范,在實踐中,高校智庫也會因為依附于所屬高校這一特點而適用事業單位相關法律法規。例如,在人事管理方面,適用《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管理暫行規定》等;財務管理方面,適用的是《會計法》《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事業單位財務規則》等[7]。

2.3 相關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

2.3.1 立法規制的不足 在立法技術層面,我國高校智庫相關立法具有滯后性和矛盾性。關于智庫建設的法律基本空白,使得整個智庫法律規范處于各自為政、松散混亂的狀態,也使得高校智庫的建設運行無法可依。同時,“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和“社會服務機構”的概念使用混亂,不僅導致上下級法律之間的沖突,影響司法部門裁判標準的統一,而且限制了包括高校智庫在內的社會服務機構的發展。由于缺乏法律體系的全方位保障,在實踐過程中也產生了眾多目前難以跨越的門檻,如注冊登記困難、享受稅收政策困難、業務開展困難等。

2.3.2 法律適用的現實問題 法律適用的現實問題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第一,登記管理模式限制發展。依據《暫行條例》,高校智庫需要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并依照規定登記,方可獲得法人資格。換言之,我國對社會服務機構登記采取的是“雙重管理”的模式,在向民政部門申請登記注冊之前,還需要經過業務主管單位批準的第一道門檻。“雙重管理”模式不僅導致管理職權混亂,還提高了準入機制門檻,增加了高校智庫注冊登記的難度。

2013年發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中提出四類社會組織可以直接登記,包括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以及城鄉社區服務類[8]。此后,一些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四類社會組織直接登記管理文件。但是,高校智庫并不屬于可以直接登記的社會組織類型,依然實行“雙重管理”模式。在實踐中,不乏業務主管單位因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和作風,限制高校智庫的注冊登記。

第二,稅收優惠政策力度不大。依據我國現行的《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進行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以年度利潤總額12%為納稅扣除的界限。其中,“公益性社會團體”主要是針對基金會、慈善組織。高校智庫作為社會服務機構在實踐中難以享受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的優惠待遇。在2018年財政部、稅務總局印發的《關于非營利組織免稅資格認定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中,非營利組織需符合財產及孳息分配、工作人員工資薪金水平等眾多條件,才可獲得免稅資格認定。當前的稅收優惠政策對非營利組織而言傾斜力度相對較小,實踐中難以通過資格認定,導致高校智庫的資金壓力一直無法得到緩解。

第三,相關配套機制尚待完善。一方面,缺乏內外聯動的監督管理制度。登記機關主要審查高校智庫的注冊登記環節,忽略過程監督。政府部門的監管工作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不合規、不科學的問題,規定的年檢機制不乏東拼西湊、流于形式。社會公眾、媒體輿論對高校智庫的監督作用也沒有充分發揮,現實中難免會出現學術造假、觀點剽竊、信息不透明等問題。另一方面,缺乏符合特性的內部治理制度。現行的法律制度中并未對包括高校智庫在內的社會服務機構的組織體制進行規范。高校智庫的人事與財務管理制度等仍是依托所屬高校的管理規定,靈活程度和可持續性偏低,也限制了高校智庫的運行效率。

3 未登記注冊的高校智庫合法性與法律責任分析

3.1 未登記注冊的高校智庫合法性分析

相對于登記為獨立法人的高校智庫而言,實踐中高校智庫未登記注冊的現象更為普遍。由于缺少明確的法律規范和實踐案例,未登記注冊的高校智庫法律地位難以清晰界定。在實踐中,一些高校為智庫設置行政級別并配備行政編制,但僅僅會影響內部的人事管理,并不會改變智庫整體依附于高校的特點。依據《高等教育法》的規定,高校可以根據需要自主確定內部組織機構的設置和人員配備。這是法律授予高校的自治權限,也是非獨立法人的高校智庫合法性的來源。不管是否有行政編制,智庫的法律地位均來自其所依附的高校。

通過對我國法律體系中民事主體規范的梳理,可以發現這些未經登記注冊的高校智庫符合法人分支機構的特征。法人分支機構系“為完成法人部分職能,根據法人的授權,在所屬法人的業務范圍內,在某一區域設立的,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的組織”[9]。法人分支機構是法人的組成部分,由法人根據需要而設立,通常擁有自己的名稱、場所、管理機構和負責人,以及從事業務活動所需要的財產和人員。法人分支機構依據特別法規規定需登記的則應該登記,例如,《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中規定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由該企業法人申請登記。

高校智庫作為高校社會服務功能的延伸,依需要設立并組建,發揮高校的部分功能。高校智庫有其特定名稱、工作場所、組織機構和資金來源。由于目前并沒有關于智庫是否需要登記的特殊規定,因此,高校智庫作為分支機構可以選擇不登記。換言之,經過高校內部同意設立的高校智庫,即使未經過法律登記,也可以分支機構的身份對外進行活動。

3.2 法人分支機構性質的高校智庫法律責任分析

由于法人分支機構沒有獨立的法人資格,目前暫未出現成體系的法律規范,因此,探討其法律責任更有意義。作為具有普遍適用性和引領性的民事法律制度,《民法總則》首次以基本法律的形式對于法人分支機構的定位和責任承擔做了明確規定,并在之后的《民法典》中得到了延續[10]。依據規定,法人分支機構以自己的名義對外進行活動,其行為的效果仍由法人承擔,分支機構不具有獨立責任能力。在該規范的規定下,由于分支機構沒有獨立的民事主體資格,不能將任何情況下產生的法律責任都歸屬于法人,因此,需要對分支機構對外開展活動加以限制。分支機構對外活動必須經過法人的授權,也必須在法人的目的事業范圍之內。當分支機構管理的財產不足以承擔法律責任時,則由法人承擔。在此情況下,可能產生的民事責任主要是合同責任和侵權責任。在合同責任層面,分支機構不具有獨立責任能力,因此,不論是合同履行責任還是損害賠償責任,均由法人承擔。在侵權責任層面,涉及學界關于法人機構和法人的關系問題,主要存在“代理說”和“代表說”的爭議。“代理說”認為,分支機構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活動,類似于職務代理行為,在此情況下,由于因代理人的過錯不具有繼承性,不能將侵權責任歸屬于法人;“代表說”則強調分支機構和法人的人格一致性,可以將分支機構負責人定位為法人的代表人,其產生的侵權責任應由法人承擔。出于法律對于善意相對人的保護,“代表說”目前占據上風。

依據上述對法律規范的擴大解釋,高校智庫作為分支機構,所從事的活動必須在高校目的事業范圍之內。高校智庫必須為了社會公益目的,進行科學研究、決策咨詢、人才培養等文化、教育事業,不得從事其他無關的行為。高校智庫所從事的活動須經過高校的授權,須服從高校的管理和監督。高校智庫對外實施行為產生的法律效果由高校承擔。實踐中出現較多的仍是合同履行問題,也可能出現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最終產生的法律責任均由高校承擔。

3.3 相關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

3.3.1 立法規制的不足 當前法律體系中對于法人分支機構的規范非常有限,大多數是集中在企業分支機構相關的法律中。關于事業單位法人分支機構的立法規范缺位,僅有《民法典》中的籠統性規范。同時,關于法人分支機構超越授權范圍或在法人目的事業范圍外實施行為的責任歸屬問題,當前法律體系并未對此進行規定,導致在理論界和實踐中都產生了很大的爭議。在如今高校智庫建設良莠不齊、規范不足的情況下,難免會發生同樣的情況。因此,對未經登記注冊的高校智庫加強監管和規制有其必要性和現實意義。

3.3.2 法律適用的現實問題 法律適用的現實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法人分支機構性質的高校智庫獨立性太弱。由于無法作為獨立的民事主體,分支機構性質的高校智庫在對外活動、人員管理、資產歸屬等方面均有一定的限制,從而衍生出在研究資源、信息獲取、資質取得等層面的局限性,不利于高校智庫的可持續發展。同時,由于法人須對分支機構的行為承擔責任,高校可能會對智庫的活動進行過多的限制,產生“一刀切”的現象。

第二,由高校和地方政府、企業合作共建的高校智庫身份和責任問題難以解決。為進行貼合實際需求的研究,許多高校選擇和地方政府、企業合作共建智庫。然而,常常會出現高校外的合作單位缺位的現象。這類智庫如未登記注冊獨立法人,法律身份更難以界定,并且合作協議僅能規定共建單位的權利義務,無法對所設立智庫的法律性質、權利與義務等進行明確界定。

4 美國高校智庫法律制度現狀

美國是目前全球擁有智庫數量最多、發展更為完善且影響力更廣泛的國家。作為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民主黨、共和黨輪流執政的國家,分散、松散的權力機制使得美國公共決策的形成更為開放,智庫的決策影響力得到充分的發揮。本文通過研究美國高校智庫的法律規范體系,為分析和研究我國相關法律制度提供借鑒。

在美國的法律體系中,也難以找到明確的以“think tank”為專有名詞出現的語境,但是對于智庫以獨立法人身份參與政策咨詢活動的非營利組織和機構有著嚴格的規定。

1954年,美國對《聯邦所得稅法》進行了修訂,增加了501(c)(3)條款,首次確定了非營利組織的稅收優惠政策。該條款明確了非營利組織的定義,其中包括學術研究機構、教育培訓機構等以從事科學研究和傳播科學知識為目的的組織。智庫作為研究政府決策優化和評估的組織,符合501(c)(3)條款的要求。依據非營利組織的規定,智庫的運作不應以營利為目的,也不能“以任何謀利的手段或組織方式,為智庫和工作人員謀取利益”[11]。同時,作為非營利組織,智庫可以享受免征聯邦所得稅、各州企業稅、增值稅等優惠政策;同時,智庫在接受捐款時享受雙向免稅,即智庫本身免征捐贈稅,捐贈者也可抵扣一定額度的所得稅[12]。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了美國智庫的發展。

1972年,美國國會通過《聯邦咨詢委員會法》,在實踐中其通常作為對美國智庫普遍適用的法律。《聯邦咨詢委員會法》對適用主體的定義為“為政府提供戰略咨詢、政策建議的研究咨詢機構”。雖然這里也并未使用“think tank”一詞,但“咨詢機構”的范疇相當寬泛,可以適用于“任何委員會、理事會、會議、專家組、工作小組和其他類似團體,或任何分委員會或其他分團體”[13]。從智庫的功能和作用層面上來看,這里的“咨詢機構”符合智庫的一般特征,高校智庫顯然也屬于法律解釋的外延范圍。《聯邦咨詢委員會法》為智庫的注冊、設立、運行、管理和延續都限定了法律框架,并規定為了保證決策咨詢的公正性,注冊為法人的智庫必須明確取消黨派屬性,淡化政治身份,保持獨立立場。

綜上所述,美國對于智庫的建設有著十分完善的法律條文規范,做到智庫從“出生”到“成長”直到“死亡”的每一個環節都有法可依,同時,注重對智庫獨立性思辨的能力培養和維護,從資金、運營和研究等層面保證智庫獨立和自由發展的空間。

5 探索高校智庫建設發展的法治化路徑

目前,我國的智庫建設制度仍不成熟,高校智庫建設制度更是處于起步階段。高校智庫不是法外之物,也應受到法律的制約和監管。從美國的經驗來看,通過法律制度對智庫以及高校智庫進行規范,有利于智庫的長期發展,這也是國際發展的趨勢。然而,當前對于我國高校智庫而言,是否進行登記注冊是個“選擇題”。通過上文的梳理和分析,無論選擇“是”還是“否”都會產生許多問題。對于未登記注冊的高校智庫產生的某些問題,完全可以通過登記為獨立法人而解決。因此,有必要逐步推行高校智庫登記注冊強制化,同時建立健全完善規范的法律體系和配套制度,保障高校智庫的良性發展。

5.1 建立健全法律規范體系

一方面,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現有的《暫行條例》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服務機構的發展。本文建議民政部門加快對《暫行條例》的修訂,并將法律體系內的“民辦非企業單位”修改為“社會服務機構”,加強對《慈善法》《暫行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解釋與清理工作,保證體系的系統性和一致性。根據我國現有的法人及非營利法人的分類標準,有必要構建以民法典為統領,以非營利法人基本法為主導,以社會服務機構單行法為補充的法律體系[14]。統一的社會服務機構法律體系有助于協調社會服務機構與各類社會組織之間的關系,提升社會服務機構的治理水平,為高校智庫的建設發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應完善法人分支機構的法律規范,明確界定法人分支機構超越授權范圍或在法人目的事業范圍外實施行為的責任歸屬問題。在完全實行高校智庫強制化登記之前,仍須細化事業單位法人分支機構的法律規范,以適應高校智庫的發展需求。

5.2 改進優化登記管理模式

為激發高校智庫的創造活力,落實國家簡政放權向縱深推進的部署,克服“雙重管理”模式造成的發展困境,應改進社會服務機構法人的登記管理模式,針對不同領域和行業進行分類管理。就高校智庫而言,建議簡化登記程序,明晰管理職責。高校智庫在建立之初就經過了依托高校對其合法性、合理性的初審程序,且運行機制相對透明,因此,對于高校智庫的法人設立登記,可按照“輕注冊審批、重事后監管”的原則,采取“備案+登記”的模式。出于對智庫意識形態責任的落實,業務主管單位可建立高校智庫備案查詢機制,降低第一道審批門檻,但是要“寬進嚴管”,注重后續跟蹤考評。同時,推動登記管理機關“由控制型管理向服務型管理轉變”,制定登記管理部門依法行政和問責追責制度[15]。

5.3 加大稅收扶持政策力度

建立健全非營利組織的稅收法律規范,可針對包括高校智庫在內的社會服務機構出臺針對性的財政稅收政策,經過資質審核后,對其從事符合性質、宗旨的范圍內活動所獲得的合法收入予以各種減免政策。建議借鑒美國的經驗,對向非營利組織捐贈的社會性企業和公眾予以稅收政策傾斜,鼓勵其向高校智庫進行公益捐贈。這樣不僅可以開拓高校智庫的資金來源渠道,改善僵化的“半體制內”特征,也可以吸引社會對高校智庫研究的廣泛關注,以間接方式宣傳智庫思想、拓寬公眾參與。

5.4 完善相應配套措施

完善相應配套的措施有以下兩點。第一,加強對高校智庫的外部監督,形成高校、業務主管單位、登記部門、社會公眾、新聞媒體、群體內部多方面聯動的監督管理體系。業務主管單位和登記部門應完善相關實施細則,明確自身監督職責,在降低登記門檻的同時,嚴格定期檢查制度,建立常態化監督機制,同時,引導社會輿論、大眾媒體加強對高校智庫的關注,多途徑推廣智庫的觀點,形成公眾參與的良好氛圍,使智庫研究更“走心”,使智庫成果更“親民”[16]。高校之間也可加強聯絡,組建高校智庫群體聯盟,建立運行規范和行為準則,杜絕學術造假、觀點剽竊等現象。第二,建立健全高校智庫內部管理規范,推進管理模式法治化。應制定高校智庫內部管理的法律規范,完善財務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內部監督制度等管理細則,保證非營利性,規范所獲利潤的用途與目的,逐步建立獨立的財務和人事管理制度,提升運行的自主性和獨立性。

6 結語

近年來,我國高校智庫的發展水平總體有所改善,但沒有相關的智庫法律規范,甚至高校智庫的合法性仍遭受一定的質疑。高校智庫的法律地位不明確,缺乏適用的法律規范,相關監督與管理存在著如同“夾心三明治“一般的多頭監管、多方擠壓、無法完全獨立的尷尬局面,其發展可謂步步維艱。基于此出發點,本文以是否登記注冊為獨立法人為依據進行分類,分別對登記為民辦非企業單位和未登記的高校智庫進行分析,確定其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法律地位;通過梳理當前我國相關的法律規范,從立法規制和法律適用的現實問題兩個方面分別闡釋我國高校智庫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并借鑒美國高校智庫法律制度的經驗,提出對應的解決策略。由于本文所收集到的高校智庫數據資料有限,某些論點缺乏實踐案例的補充和支撐,相關建議也尚需實踐和時間的檢驗。

隨著我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的推進,要建設高水平、高質量的新型高校智庫,發揮其重要功能,就必須以法治作為高校智庫建設發展的原則和保障。因此,我國高校智庫更進一步發展須逐步推行登記強制化,解決法律身份的問題,細化適用的法律規范,探索高校智庫建設發展的法治化路徑,才能在全面依法治國的環境下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的經濟社會建設。

參考文獻:

[1] 徐曉虎, 陳圻. 智庫發展歷程及前景展望[J]. 中國科技論壇, 2012(7): 63-68.

[2] 任林茂, 王偉靜. 我國新型智庫的分類、特點和能力提升策略[J]. 高教探索, 2017(4): 37-42.

[3] 安麗娜. 新時期中國智庫建設的法治保障初探[J]. 中國行政管理, 2015(4): 148-149.

[4] 許曉岑, 王利民. 我國捐助法人民事法律制度建構: 以《民法典》總則部分的非營利法人為整體視角[J]. 廣西社會科學, 2020(10): 98-104.

[5] 金錦萍. 《民法典》背景下民政業務領域中的非營利法人[J]. 中國民政, 2020(17): 44-46.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民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社會服務機構登記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EB/ OL]. (2018-10-30)[2021-08-24]. http://www.gov.cn/ xinwen/2018-10/30/content_5335788.htm.

[7] 石偉. 抓緊補齊智庫建設法治化這塊短板[N]. 學習時報, 2018-04-30(006).

[8] 新華社. 受權發布: 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EB/OL]. (2013-03-15)[2021-08-24]. http://www.gov. cn/2013lh/content_2354443.htm.

[9] 環建芬. 《民法總則》中非法人組織具體類型探析[J].時代法學, 2019, 17(1): 43-52.

[10] 張燕, 仲偉珩. 法人分支機構的權限和責任[J]. 人民司法(應用), 2017(28): 19-25.

[11] 26 U.S.C. § 501 - U.S. Code - Unannotated Title 26. Internal Revenue Code § 501. Exemption from tax on corporations, certain trusts, etc.[EB/OL]. [2022-03-16]. https://codes.findlaw.com/us/title-26-internal-revenuecode/26-usc-sect-501.html

[12] 501(c)_organization[EB/OL]. [2022-03-16]. https:// en.m.wikipedia.org/wiki/501(c)_organization

[13] FEDERAL ADVISORY COMMITTEE ACT [EB/OL].[2022-03-16]. https://www.gsa.gov/cdnstatic/FACAStatute-2013.pdf

[14] 謝鴻飛, 涂燕輝. 民法典中非營利法人制度的創新及評價[J]. 社會治理, 2020(7): 31-38.

[15] 張旭. 智庫法律地位與主體準入制度的比較研究[J].智庫理論與實踐, 2020, 5(3): 42-47.

[16] 朱建波, 孫煜, 吳紹山. 新型智庫體系的運行和保障機制研究[J]. 智庫理論與實踐, 2017, 2(4): 16-22.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Legal Status and Law Application of University-Affiliated Think Tank in China

Zhang Yue

Think Tank for Urban Development,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215009

Abstract: [Purpose/significance] In order to build a high-level and high-quality university-affiliated think tank, as well as to fulfill its important fun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its legal status, refine its law application, and explore how to construct and develop the university-affiliated think tank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aw.[Method/process] This paper classifies university-affiliated think tanks on the basis of whether they are registered as independent legal persons, analyzes their legal status, legal application and legal liability, and compares them with the relevant legal systems of American think tanks to analyze the shortcomings of legal systems of Chinese university-affiliated think tanks. [Result/conclus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university-affiliated think tank, 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compulsory registration gradually. It is essential to establish the legal system, improve the mode of optimizing registration management,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tax support policies, and promote corresponding supporting regulations.

Keywords: university-affiliated think tank legal status law application

猜你喜歡
法律適用
論過失致人死亡罪因果關系的適用
公安司法機關處置民營企業資金鏈斷裂案件法律與實務問題探析
經濟師(2016年11期)2016-12-15 14:07:07
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辦理實務問題研究
贈與人任意撤銷權涵義及法理簡析
網絡犯罪法律適用問題研究
從一起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的判決談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行使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強制措施存在問題與完善
論人格物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
論意思自治原則在我國涉外合同領域的適用
研究我國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原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97综合久久|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欧美日本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97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国产高清va在线播放| 五月婷婷精品|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日韩在线网址| 高清国产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啪啪网| 欧美午夜一区| 国产在线观看99|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91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最黄视频| 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99re免费视频|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播放 | 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色悠久久综合| 茄子视频毛片免费观看|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麻豆|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无码又爽又刺激的高潮视频| 国产香蕉在线视频| 91啪在线|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www.精品国产| 日韩av资源在线| 欧美自慰一级看片免费| 亚洲国产系列| 五月天综合网亚洲综合天堂网| 国产精品真实对白精彩久久| 国产成人一级|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纯内无码H| 亚洲资源站av无码网址|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久久精品免费看一|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自慰网址在线观看| 永久免费无码成人网站|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 综合网天天|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天堂网亚洲综合在线|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综合中文字幕久久| 丰满少妇αⅴ无码区| 国产一级无码不卡视频| 色成人亚洲| 四虎永久在线|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a网站|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观看| 亚洲娇小与黑人巨大交| 免费中文字幕在在线不卡| 毛片免费网址|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区app| 免费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92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 97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日韩第八页| 另类综合视频|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日本高清有码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