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超
摘要:初中階段的體質測試是檢驗學生體育學習成果的關鍵。如何在核心素養發展要求下使體質測試促進初中體育教學水平,是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本文研究方法主要是從核心素養要求下體質測試對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入手,分析當前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核心素養下體質測試促進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策略。核心素養下體質測試促進初中體育教學的策略是多樣化的。創新體育教學理念,教師需要不斷創新體育教學各環節;在創新體質測試方式的過程中,教師須以趣味性為主,實現體質測試的教學改革;在分組的體質測試和分組的體育教學訓練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團體型訓練,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共同進步;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可以保證教師在了解學生體質測試的基礎上,針對性地制定教學計劃和調整教學計劃,實現新時代體育教學的總體改革。體質測試不僅可以為教師今后體育教學計劃的制定奠定良好基礎,也可以使教師更了解學生,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1.研究目的
在新時代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核心素養的能力要求已成為課程變革的關鍵。核心素養的發展要求下,學生須具備符合自身成長需要和社會發展需求的關鍵品格。而初中階段的體質測試,則是檢驗學生體育學習成果的關鍵步驟。如何在核心素養發展要求下使體質測試促進初中體育教學水平,是本文主要研究目的。
2.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方法主要是從核心素養要求下體質測試對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入手,分析當前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地提出核心素養下體質測試促進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策略,包括創新傳統教學觀念,重新規劃體育教學環節;創新體質測試方式,增強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實行分組教學訓練,加強學生之間課堂交流;堅持因材施教原則,以體質測試促進體育教學等,以期提高我國初中體育體質測試標準,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效率。
在新時代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國初中體育教學迎來新的改革契機,核心素養對初中體育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體質測試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考慮體質測試與教學環節之間的聯系,根據體質測試結果規劃好體育教學環節。創新體質測試的方式,可以幫助教師增強體育教學的趣味,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進而提高體育教學效率。實行分組體質測試,可以幫助教師充分了解學生體質測試的結果,為教師今后的體育教學計劃奠定良好基礎。因材施教教學原則的貫徹落實,可以幫助教師根據體質測試的結果,制定相應的體育教學計劃,提高我國初中體育體質測試標準,提高初中階段體育教學總體效率。
3.結果與分析
3.1核心素養要求下體質測試對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性
新時代的核心素養,主要致力于培養學生復合社會發展需要的綜合型品質。在國家倡導培育全面型人才的新時期,教師必須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體到體育教學領域,教師可以通過體質測試的方式,檢測學生各方面能力,為后續初中體育教學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體質測試的主要內容,是涵蓋學生身體形態檢測、身體機能測試、身體素質測試以及心理素質等四個方面。身體形態的檢測,主要包括身高、體重等基礎知識的檢測;身體機能的測試,主要包括心率、血壓以及肺活量等信息的測試;身體素質的測試,則是當前體質測試的主要內容,包括耐力、平衡力、柔韌性以及靈敏和協調性等諸多方面。心理素質的測試,是當前學生體質測試尚未真正實現的,但也是初中體育教學需要加以重視的部分。
學生基礎信息的檢測,可以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體質概況,幫助教師制定相關的基礎型訓練。學生身體機能的測試,則是進行學生身體素質測試的基礎。學生心率、血壓以及肺活量等技能測試的結果,直接關系到教師后期制定身體素質測試的強度。也就是說,對于學生耐力、平衡力、柔韌性以及靈敏和協調性的體質測試,需要以學生身體機能測試為基礎,充分考慮學生的承受能力和接受程度。除此之外,心理素質的測試,需要教師在今后的體育教學中加以重視,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質,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這四方面的測試,不僅可以為教師今后體育教學計劃的制定奠定良好基礎,也可以幫助教師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3.2核心素養下體質測試促進初中體育教學的策略分析
3.2.1創新傳統教學觀念,重新規劃體育教學環節
受我國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大多數教師依然堅持傳統的講授制課堂,甚至在體育教學課堂中依然堅持講授制,忽略了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在新時代核心素養發展要求下,教師必須注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創新課堂教學理念,利用體質測試重新規劃初中體育教學環節,促進初中體育教學的全面發展。
根據體質測試的具體內容,教師可以相對應地調整教學計劃,使體質測試促進體育課堂教學的推進。例如,在身體形態檢測之后,教師可以制定相對應的形態矯正訓練計劃,使學生明確身體形態端正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存在的身體形態方面的問題。比如幫助學生進行科學長高和科學減脂訓練等。在身體機能測試進行后,教師必須認真觀察學生的身體機能數據,如心率、血壓、肺活量等關鍵數據。根據這些關鍵數據,教師可以制定相應的體育教學計劃,如幫助學生開展引體向上訓練,多做有氧運動,提高學生肺活量等。在學生進行身體素質測試之后,教師也必須全面觀察學生的各項結果和指標,觀察學生的體質測試成績是否在合格范圍之內。如果學生的身體素質測試成績嚴重偏離合格標準,教師必須相應地調整教學計劃,如平衡性訓練和柔韌性訓練時間的協調等。
3.2.2創新體質測試方式,增強體育教學的趣味性
在傳統體質測試過程中,教師更加注重追求測試結果,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程度,也忽略了學生因此產生的課堂厭煩情緒。在核心素養發展要求下,教師可以實現體質測試方式的創新,使其為更多學生所接受,進而增強體育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效率。
例如,在進行身體機能的測試時,教師可以舉辦小型的引體向上比賽,激發學生的競技精神,糾正學生對體質測試的負面印象,提高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在進行力量指標這一身體素質的測試時,教師可以舉辦小型的掰手腕比賽,觀察學生的握力等,同時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培養學生的班級凝聚力。在進行平衡性這一身體素質的測試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三人四足”的小比賽。在比賽過程中,既可以考驗學生的平衡性,也可以考驗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默契和協作能力,實現體育教育的全面型發展。
總之,體質測試的方式是多樣化的。教師可以打破傳統體質測試的固有方式,為體質測試和體育課堂加入全新的元素,激發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減輕學生面對體質測試的心理壓力,使體質測試成為推進初中體育教學的良好元素,進而促進初中體育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
3.2.3實行分組訓練測試,加強學生的課堂交流
在初中體育課堂的體質測試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諸多小組進行測試,方便測試數據的統計和分析。同時,在體質測試的數據基礎上,教師也可以將學生分為諸多小組,進行課堂互動學習,加強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交流,促進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
在觀察分組測試數據的基礎上,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充分了解學生的各項測試數據,進而制定符合小組的體育訓練計劃。在小組形式的測試中,教師不僅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各項體質測試結果,更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分析學生的各項體質測試結果,提高測試結果的分析效率。在分析體質測試結果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據此制定相對應的體育教學計劃,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交流,提高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效率。
分小組進行的體質測試,是開展小組式體育教學的基礎,也是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最佳方式。在進行小組式的體質測試過程中,教師必須全程監測學生的測試過程,保證測試結果的真實有效。在制定相對應的體育教學計劃的同時,教師可以以小組體質檢測數據為基礎,制定最符合學生發展需求的教學計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2.4堅持因材施教原則,以體質測試促進體育教學
在我國教育發展的歷程中,學校和教師始終堅持著因材施教的總體教學原則。體質測試是檢測學生身體素質和體育能力的最佳方式,也是幫助教師開展因材施教的基礎。
所謂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主要是指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知識吸收能力的不同,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幫助學生改進缺點,實現自我能力的全面提升。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貫徹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根據學生體質測試的結果,檢測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體育知識的能力,制定符合學生發展需求的體育教學計劃,以體質測試促進體育教學。比如,學生在平衡力的體質測試中,整體呈現出平衡力較弱的結果,教師則需要加強關于平衡力的相關訓練,提高學生的平衡力,幫助學生克服缺點,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快速提升。
體質測試的數據統計,可以幫助教師開展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并有導向性地調整教學計劃,真正實現因材施教原則的貫徹落實。
4.結論與建議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下體質測試促進初中體育教學的策略是多樣化的。教師需要不斷探究新形勢下的體育教學計劃,根據學生體質測試結果進行新調整,實現體育教學的新改革和新進步。創新體育教學理念,教師需要不斷創新體育教學各環節,實現新時代體育教學的總體改革;在創新體質測試方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以趣味性為主,實現體質測試的教學改革和體育教學的深刻變革;在分組的體質測試和分組的體育教學訓練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團體型訓練,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共同進步;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可以保證教師在了解學生體質測試的基礎上,針對性地制定教學計劃和調整教學計劃。
參考文獻:
[1]田維健.初中體育教學改革問題與對策漫談[J].新課程.2022,(09).
[2]陳虎.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初中體育教學改革思考[J].新課程.2021,(21)).
[3]劉權.初中體育教學改革的創新思路[J].當代家庭教育.2020,(27).
[4]錢小琴.探析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的有效策略[J].中學時代,2014(06).
[5]臧衛平.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策略分析[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