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英
摘要:閱讀能夠啟迪孩子的心智,擴大他們的知識視野,提高其寫作能力,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正在成長的小學生而言尤為重要。結合日常教學,提出從培養閱讀興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傳授閱讀方法等幾個方面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使學生真正做到自主閱讀,樂在其中。
關鍵詞: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閱讀三結合原則;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方法
閱讀,是學生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是語文學習中各項基礎知識的體現。閱讀能夠啟迪孩子的心智,擴大他們的知識視野,提高其寫作能力,只有使課外閱讀成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當前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令人擔擾,怎樣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呢?現結合日常教學,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做法。
一、教師在課外閱讀的指導時,必須遵循三結合原則:
(1)課外閱讀與課內閱讀相結合的原則。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材的特點,以落實重點訓練項目的課文為“經”,使學生掌握閱讀方法,以優秀課外讀物為“緯”,引導學生運用讀書方法開展課外閱讀,從而構建“經緯”交錯的閱讀教學網絡,促進知識的遷移,使課內外相互補充,相得益彰。
(2)課外閱讀與寫作、聽說相結合的原則。教師可以經常要求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后,用日記、讀后感的形式對文章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想法,并在課外閱讀活動課上進行交流,使讀寫聽說緊密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3)課外閱讀與學?;顒酉嘟Y合的原則。為發揮課外閱讀活動的綜合效應,可以結合學校活動,如“校園課本劇表演”“演講比賽”“紅領巾讀書讀報活動”等,為學生創設表現自我的舞臺,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讀書的成功喜悅,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
二、要通過各種方法,培養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人特有的心理傾向,是一種內在的力量,所以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必先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方式很多:
1、讓學生放開思想去自由地讀書。
教學中,課前,設立了一個“你說我說”小版塊,學生們輪流上臺介紹自己正在讀的或者喜歡的書籍,可以是簡單的介紹,可以是精彩環節的復述,也可以是談自己的感受。凡是語言表達流暢的學生都可以得到小粘貼等獎勵。2分鐘時間雖短,但是孩子的表現欲充分體現出來,這樣的效果比老師逼迫孩子讀書要好很多。
2、堅持課外閱讀。
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光靠一本教材和課堂上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學生加大課外閱讀量,增強閱讀能力。教師鼓勵學生課外廣泛閱讀,閱讀的內容應該切合學生的實際水平、興趣愛好,是課堂所學的延伸。要盡量多的向學生推薦一些中外優美的文學名著,讓學生在自我閱讀中,感受到文章所創設的情境美及語言的魅力,讓學生覺得閱讀是一種美的享受,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被更好地激發出來。
3、經常和家長們溝通,爭取家長們配合。
積極開展“每天陪讀半小時”等活動,讓家長為孩子做讀書的榜樣,并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濃郁的書香氛圍。孩子長期生活在一個充滿書香的環境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自然就會感知到讀書的樂趣?!皶凶杂悬S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學生嘗到讀書的甜頭,他們會自覺主動地尋書而讀,久而久之,他們酷愛讀書、手不釋卷的閱讀興趣就會逐漸養成。
三、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所謂良好的閱讀習慣,包括三個意思:一是要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持之以恒,日積月累地吸取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陶冶性情;二是閱讀時,引導學生采取認真的閱讀態度和正確的閱讀方法,如認真檢索、勤查字典的習慣;做讀書筆記的習慣;能圈、點、勾、劃,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發表議論、思考問題、背誦摘錄的習慣。只有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專心致志地讀,開動腦筋地讀,才能學有所得。為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培訓。
1、通過美文欣賞課、閱讀方法講座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過程中重視自己的主體地位,重視自己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同時,要求教師作為學生課外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創造輕松、活躍、和諧的閱讀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從而,使學生建立良好的課外閱讀理念。
2、結合語文融入文學性、情感性、教育性為一體的課文教學,挖掘文本潛在的教育資源,幫助學生樹立通過閱讀可陶冶情操,升華情感,發展個性,健全人格,培養學習思維品質的理念。
四、傳授閱讀方法
我們要進一步引導他們不僅愛讀,而且會讀,要讀得更好更有收效。古人云:“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生受益?!苯處熽P鍵是教給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
1、略讀法
讀一篇文章(或一本書)時,有選擇地讀,與自己需要有關的重點讀,無關的則跳過去不讀。重在“為我所用”,又保證讀的數量。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根據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梢耘囵B摘錄資料和運用資料的能力。同時也豐富了學生語言積累,提高了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2、精讀法
所謂精讀法,就是對書報上的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選擇幾篇“美文”,運用讀書“六字訣”,把它們讀熟讀透:①讀。讀內容,知其概要。②查。碰到不懂的字詞查字典,結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③劃。給優美的、含義深刻的句子加點劃線。④摘。摘抄好詞佳句。⑤想。讀后思考所得所感。⑥記。背誦精彩片斷、優美范文。精讀,重在質量,汲取知識的精髓。
3、發散閱讀法
這種發散閱讀,可以是詞匯的發散,也可以是相關知識的發散。由發散閱讀,可進一步引發孩子的發散思維。比如,由二戰的種族歧視、種族滅絕,透視現在的種族歧視,說明人類和平共處的積極意義;由蟲字旁的文字,引發孩子對文字起源的思考,進一步探索文字演化的規律和方向。孩子們的思維打開了,探索的樂趣隨之也就調動起來了。激發學生主動閱讀和積極探究的興趣。指導學生讀書時多問幾個“為什么”“為何不”,培養其發散思維。
參考文獻:
[1] 馬主同.小學生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的培養[J].新課程(上),2019(08):151.
[2]付小玲,趙飛.小學語文學生課外閱讀困境及對策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1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