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要:課堂教學案例研究是老師在課堂過程中,累積課堂經驗的有效途徑。本文將以著名課文《故鄉》為例,通過簡單的說明如何課堂教學,可以全面提高中學語文課堂的實效性,從而提高中學生的語文素質。
一、材料分析
"回到家鄉、在家鄉、離開家鄉"就是以《故鄉》的這篇文章為主要敘述線索,但其后的作品也順著這一線索逐步演變了下去,因此又可分三個方面來說明這些作家的所見、所聞和所思。作者當時剛回到的家鄉,還記錄著作者小時候在故鄉生活的情景,給作者留下了不少歡聲笑語,也給作者留下了不少甜蜜的回憶??墒钱攺默F實中回到家鄉之時,作者所看到的家鄉卻改變的面目全非,人們尤其是作者以前的玩伴,也沒有了小時候的溫馨,而變為了冷漠市儈,使作者產生了相當的悲哀。
本文中,作者描寫了潤土先生與楊二嫂在這二十年間的心理變化,從而與他的童年形象形成了鮮明對比。作者通過人物肖像、話語、動作等多種形式,深入刻畫了二人的心理變化,其中人物所出現的心理變化與當時社會歷史背景有關,表現了作家的特殊思維與情感,也表現了當時作者的封建意識形態,痛恨舊社會,向往新社會。但綜上所述,從實質上來看,小時候的家鄉與現在的家鄉并無實質的不同,而只不過是記憶中一個單純天真的兒時玩伴經過了現實磨練,慢慢走向麻木和市儈,這也使作者的感觸很多。而本文中不僅僅展現了作者重返現實故鄉,重新發現家鄉的狀態,還講述了作者兒時玩伴的回憶,從而彰顯了作者兒時家鄉的美麗,而透過兒時和現在的比較,作者表現了當時我國鄉村破敗的現狀以及作者對于被封建思想所禁錮的中國人的無可奈何。
通過對課件內容的深入分析,老師們能夠對文章內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從而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和課件,這樣就可以更好地進行后續教學,進而提高了語文課堂的有效性。
二、教學過程
老師在教學《故鄉》一文時,沒有遵循中國傳統的教學模式,按課本教學??紤]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可把課堂的教育過程分為三部分。一是指導學生認識文本的寫作背景,把寫作背景和文章內容更好地融合開來;二是指導學生認真地分析課文的內容,讓學生進一步解釋,讓學生做出簡短的分組討論;三是指導學生總結論文中的知識點,以加強學生對文章的掌握。首先,教師要深入研究班里學生的情況,并按照學生的不同能力對學生加以分類,然后為學生分配任務,讓學生搜索有關魯迅文章的個人背景和他的資料等。在課外學習中采用各種方法開展教學工作時,要做出細致的安排,以便學生在課堂上和其他同學溝通和總結;然后,老師在課堂過程中也要關注"家鄉",并一一分類介紹給學生,并給出針對性的提問,以引導學生進一步思索老師所指出的問題。同時老師還可布置任務,讓學生通過朗讀體驗文字中所描述更優美的詞句,或發現使用了對比手法的語句或片段,在小組內分析探索,探究故鄉的過去與現在,家鄉具體有哪些不同,以便解答教師提出的疑問;最后,老師要針對學生在課堂上探究的成果做出簡要的歸納與整理,加強他們對本文的認識,增強課堂的實效性。
鑒于文章的深刻含義,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并不應急于求成。因此本文一般可分成三課時,根據文章"回到家鄉、在家鄉、離開家鄉"三部分展開介紹,并指導學生掌握主要內容。繼續思考,進一步深化對文字的認識,加強知識點的掌握。采用這種的復習方法,學習者不但能夠很好的了解內容,同時能夠比較深刻的認識本文的主題,了解創作背景和當時作品所在的環境。
三、教學反思
在傳統的教學中,課堂以教師在主體,教師占據主要地位,學生只是處于聽講的階段,對于知識做不到真正的掌握與理解,而采用小組探究的方法,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而不再是單純的聽講,做課堂真正的主人,這對于學生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小組合作探究中,教師不單純只是分組,而是針對每個學生的獨特優勢,進行巧妙的分組,這樣可以保證小組內的成員都具有特色,小組之間相差不多。《故鄉》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這對于學生而言,更有利于理解這樣比較有深度的課文,對于教師而言,教學會更加的輕松,有利于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分組合作探索的教學模式,在訓練學生探索創新能力的過程中,也同時促進了學生協作能力的提高,在小組合作展示的過程中,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課堂中,老師也要當引導者,注意訓練學生獨立探究文章的能力,并采用分組協作探索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與作者的寫作意圖。
總而言之,本文以《故鄉》一文為主要案例,簡要分析如何在課堂上進行教學,以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時,教師要在了解課堂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不再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主要目標,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才會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思維,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坤. 初中語文教學案例研究——以《故鄉》一課為例[J]. 新課程導學,2019(16):34.
[2]楊曉迪. 基于學情視角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循環圈的構建研究--以《故鄉》一課教學為例[J]. 中學教學參考,2016(4):1-3. DOI:10.3969/j.issn.1674-6058.2016.04.001.
[3]孟靜云. 初中語文教學案例研究——《故鄉》[J]. 新課程,2021(2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