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龍
摘要:啦啦操在我國是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特別是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的青睞。但目前就普及程度來看,并未完全進入到學校,尤其是小學。對啦啦操引入小學進行實踐研究,旨在幫助該類學校能引進與時俱進的新興項目,并在如何開展啦啦操運動等方面提供參考案例,從而豐富校園體育文化生活,形成學校的體育特色。
一、啦啦操的定義
啦啦操,來源于早期部落社會的儀式,它是一項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普及性極強,集體操、舞蹈、音樂、健身、娛樂于一體的體育項目,是有著廣泛群眾性的體育與藝術相結合的身體活動,被譽為最具廣泛性和深入人心的群眾性芭蕾藝術。花球啦啦操是成套動作手持花球結合啦啦操基本手位、個性舞蹈、難度動作、舞蹈技巧等動作元素,展現干凈、精準的運動舞蹈特征以及良好的花球運用技術、整齊一致、層次、隊形不斷變換等集體動作視覺效果的一項體育運動。
二、花球啦啦操引入小學體育教學的必要性
1.國家政策與小學體育現狀相結合的依據
2010 年,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繼續大力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積極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劃,認真開展全民健身運動,要求全國各地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健身活動。啦啦操以其健康時尚、熱情奔放的特點,順應了時代的需求,在全面健身運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校園體育文化中,啦啦操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社會適應能力、豐富校園體育活動、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2.花球啦啦操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優勢
花球啦啦操富有朝氣、形式活潑、動感性強,它的個性、奔放、動感、健美的風格,正符合這個年齡段學生活力四射的個性。花球啦啦操雙手持花球,通過肢體動作的短暫加速、制動定位來實現啦啦操的特有的力度感,動作特征干凈利落,花球啦啦操的練習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爆發力。花球啦啦操運動過程中重心穩定、移動平穩,身體控制精確、位置準確并通過動作的強度和快速發力突出運動舞蹈的特征,學生參加啦啦操運動能夠全面提高柔韌素質、腰腹背力量,增強運動能力。花球啦啦操激情奔放、活力灑脫,是一種典型的青春文化,傳遞著人們對青春生命的渴望,非常適合塑造小學生熱情、活力、富有激情和樂于挑戰的性格特征。
三、花球啦啦操的教學策略
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為了保證實現花球啦啦操的教學目的和任務,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講授與訓練密切結合,但對于小學生要精講多練,深入淺出,使學生對動作的認識理解與動作的完成掌握之間達到一定的平衡,避免把課上成純理論或是純動作訓練課。重視花球啦啦操課的實踐性和理論性,使理論與實踐相統一。通過實踐課使學生掌握啦啦操運動的基本手勢、基本站位、基本手位、低級別的難度動作、簡單的動作組合、基本的表現力和節奏感,讓學生具備花球啦啦操初步的健身和表演能力。另外運用理論講授和學校多媒體教學平臺進行動作演示、錄像賞析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對花球啦啦操運動文化和審美規范等方面加強認識。
2.講解與示范相結合
講解法是教師運用語言向學生說明教學任務、動作名稱、作用、要領、做法及要求等,以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知識、技術、技能、進行練習的方法,這是花球啦啦操教學中運用語言的一種最主要、最普遍的形式。示范法是教師以自身完成的動作作為教學的動作范例,用以指導學生進行練習的方法。此種方法可以使學生了解所要學習動作的具體形象、結構、要領和方法。 針對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單純的講解法或是示范法都不適合長時間的教學。在整套啦啦操的教學過程中,應采用講解和示范相結合的方法。
3.帶領與提示相結合
帶領法是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連續完成單個動作、組合動作、成套動作練習的一種方法。提示法是教師以提示的方式指導學生進行練習的一種方法。提示可以是語言的,也可以是非語言的。 語言提示是教師用簡練的語言或口令提示學生所要完成的動作名稱、時間、數量、方向和質量的要求等。提示技巧:①做什么。例如:開合跳一次;②向什么方向做。例如:向右側走,向后退;③什么時候開始做。例如:4、3、2、here we go。非語言提示內容簡介:①標志或符號:可以代表朝向、強度、重復次數和動作方式。標志或符號提示可以是:手勢、拍手等;②臉部表情:眼睛接觸可用于確認進步和努力,挑出個人或良好的表現,表明方向或者預示其他提示。一個微笑的眼神接觸點頭或者其它姿勢都能夠起到鼓勵學員的作用,達到使學員感覺輕松自如的作用;③音樂:音樂能幫助提示過程,因為它本身就含有節律、分句和詩韻的成分。
4.完整與分解相結合
完整法指從動作的開始到結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地進行教學的方法。分解法是把結構比較復雜的動作或組合按身體環節合理地分解成幾個局部動作分別進行教學,最后達到全部掌握動作的方法。在花球啦啦操教學過程中,對于動作結構比較簡單的動作,一般采用完整法教學。對于動作復雜而對協調性要求較小的動作,采用慢速完整練習方法,這樣運動軌跡和動作的各環節就會變得明了,讓學生能夠進一步的了解動作,形成整體的本體感覺,動作概念建成后,再轉換為正常速度進行完整練習。
5.強化與重復相結合
強化法分為直接強化法和間接強化法。直接強化法是學生選擇積極行為時,給予及時的肯定和鼓勵;或者是在學生內心需求產生后,幫助他們完成目標,使其獲得成功的喜悅。間接強化法是讓學生從示范者身上觀察和學習態度。重復法是指不改變動作的結構,按照動作要領進行反復練習的方法。它有利于學生在反復練習中掌握和鞏固動作技術,又有利于指導和幫助學生改進動作技術,并對鍛煉身體、發展體能等有較好的作用。
啦啦操在學校的推廣,它不僅給學校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增強了體育教育效果,活躍了教學氛圍,提高了教學質量,在學校形成體育特色。
參考文獻:
[1]趙斌.花球啦啦操引入小學體育教學的研究[D].江蘇:蘇州大學.2015
[2]許深.啦啦操編排理論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