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冀
摘要:在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作業是十分重要的一個部分,也是學生能夠鞏固自己所學習到知識的一種重要手段。但是,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語文課堂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傳統的作業模式已經無法適應學生的發展。所以,教師要去深入的了解雙減的內涵,去設計學生的語文作業,既能夠達到作業的目的,還不能讓學生背負過多的作業壓力,加強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雙減背景;高中語文;作業研究
在比較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會為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來占據學生課下的時間,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有效性。其實這一種作業的方式不僅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作業壓力,而且很多學生在寫作業的時候完全是為了應付教師留給的任務,根本就不動腦子,在寫完作業之后也毫無收獲。所以,在雙減背景下,教師要避免這一種情況的發生,巧妙的去改變作業的形式,力求創新,讓作業能夠更好的服務于學生,讓學生從繁重的作業中得以解脫,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促進學生健康的身心發展。
一、作業形式多樣化
在以前的作業理念下,教師在為學生布置作業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書面的形式,讓學生去抄寫或者是去做一些應用題目,多年來一層不變,很容易讓學生感覺到厭煩。所以,在雙減背景下,教師就應該讓作業的形式變得更加的多樣化。因為語文算是一門語言的藝術學問,教師在為學生設計作業的時候,就可以從“聽說讀寫”四個大的方面入手。盡可能的減少書面作業的量,給與學生一個全面發展的機會。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聽”、“說”的任務,讓學生在課下的時候用聽文章的形式來代替抄寫,來記住文章的內容和深刻的含義。與傳統的讓學生通過抄寫文章來達到背誦的目的有著很大的不同,當學生在聽文章的時候,可以從角色的不同口吻里面聽出來人物的情感,去推測后去故事的發展,讓學生對于文章有一個深刻的思考。另外,當學生聽完文章用自己的話說出來的時候,其實是學生用自己熟悉的語言對文章進行了總結和歸納。幫助學生發現文章的細節內容,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感,讓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觀點和個人特點說出來自己對于文章的見解。
二、作業難度層次化
在雙減政策下,教師在設置作業的時候,也要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能再像是傳統的課堂上為學生布置統一的作業難度。因為同樣的一個作業難度,對于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來說,可能很輕松的就完成,但是對于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來說,可能就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和精力卻依舊是無法完成,只能是通過加班加點或者是課后的輔導才有希望完成作業。為了避免這一種情況的發生,教師就可以將作業的難度分層,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作業難度,既能夠在作業中有所收獲,還得到了肩負的目的。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設計分層作業難度的時候,應該對于班級里面的學生有一個比較深度的了解,才能夠做到更好的去因材施教。比如,針對于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強,思維也比較活躍的學生來說。教師就可以適當的提升作業的難度,讓學生可以做到思維的拓展和延伸,對于一些學習能力普通的學生來說,就可以正常的來布置作業。但是對于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來說,教師就應該降低作業的難度,讓學生打消之前對于作業的恐懼感,能夠積極的去完成自己的作業。另外,為了確保減輕學生的作業壓力,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控制作業的時間,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高效率的完成,避免作業時間過長。
三、深度挖掘作業中的趣味性
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教師不僅要提升作業的有效性,更要迎合素質教育的理念,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作業中來,在作業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讓作業成為打開學生思維的一種形式,而不是禁錮學生的枷鎖。所以,教師若是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要深度的去挖掘作業中的趣味性,讓趣味去推動學生主動的去作業,而不是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作業。所以,教師應該對高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有一個基礎的了解,讓學生能夠快樂學習輕松作業。
例如,在涉及到一些寫景的作文作業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擺脫書面寫作的形式,用自己比較喜歡的繪畫,或者是手工的形式來還原自己心中的美景。在進行作業展示的時候,學生就可以用自己的畫或者是手工作品來為其他同學描述自己制作的景色的特點,對于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臨場的反應都是一種鍛煉。另外,學生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來進行作業,根據作業的內容來進行分工合作,也可以鍛煉學生之間的協調與合作能力,讓學生在作業的過程中開拓自己的思維,不斷的去學習他人的優點和長處,強化自己的能力。
結語:綜上所述,減負是教育發展的必然道路,也是高中學生能夠健康學習和全面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教師若是想要在減負的背景下保持學生的作業效率,就必須要減“量”提“質”,讓作業的形式更多新穎和多元化,多給學生一些自我空間,讓學生有機會去探索和實踐,師生聯手,構建高質量語文教育。
參考文獻:
[1]馬婷婷.淺談構建多元化語文課堂的重要性[J]中小學課程.2017(09).
[2]于佳寧.基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構建多元化語文課堂[J]語文教育,2017(17).
[3]陸夏波.中學語文課后作業設計問題及解決策略[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2(01).
[4]秦超.新課程下高中語文作業設計改革:理論依據、路徑走向[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4(08).
[5]陸全.現代教學理論在高中語文課堂的應用研究[A]. 2017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 2017.
[6]鄧正富.在教學中獨賞語文的獨特魅力——探究高中語文的教學有效性[A]. 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二)[C].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