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是所有學科中基礎性最強、應用范圍最為廣泛的一門課程,具體內容知識點多、內容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如果只是依靠教師課堂上傳統的講解,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劉莉華,初中語文,單位:重慶市上橋中學校會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樂觀,教學效率低下。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設置出別出心裁的教學內容,運用優質的教學方法,可以采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堅持“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思想,從教到學再延伸到實際運用,讓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更加生活化,從而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整體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生活化;策略
初中階段的語文課程是始終貫徹初中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而且與小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直接影響,尤其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更為重要。語文課程的基本特征就是工具性以及人文性,而在素質教育的形勢下,以生活角度開展初中語文教學,構建生活化的語文課堂,已經成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任務。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應用,是對傳統落后教學觀念的一大創新,為初中語文課程教學也注入了更多鮮活的內容,不僅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語文興趣,而且還能構建高效語文課堂,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和效率。本文圍繞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理念與實施展開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實施策略。
1制定教學目標,挖掘生活素材
語文教學的特殊性體現在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課堂中所學的語文知識可以應用于現實生活中,在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更新教學理念開展生活化教學。通過創設生活化場景、豐富生活化內容將語文與初中學生聯系為一個整體,逐步提升初中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各方面的能力。生活化教育作為一種新型高效的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深入學生群體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和文化素養,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和調整生活化的教學目標,合理設計課堂需要深度挖掘教學資源滿足學生個人需求起到擴展學生視野的目的。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指導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主動性學習的能力,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和自主學習達到了改進語文教學效果的終極目的。
2在課堂中融入生活場景
融入場景是一個創新的想法,因為只要出現一點點的差錯,學生就會把自己困在現有的思維中,這并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所以學生在進行情景創設的過程中,要將注意力高度集中,避免發生錯誤。場景的融入可以讓學生明白許多的道理,這種教學方式符合社會發展的趨勢,是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好方法。因此,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中的實例,然后去將所觀察的例子進行代入式的情景體會,然后通過生活中的學習方式學習課本知識點。并且在日常生活過程中不斷進行積累知識,擺脫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實現語文學習的創新。讓語文真正做到生活化的滲透,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語文邏輯思維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
3問題引導,發散學生思維
隨著我國教育教學不斷改革與創新,不計其數的教學方法得到廣泛的應用,教師的教學理念也應該跟著時代的潮流與時俱進,教師應解放學生的思想,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推動學生身心健康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需要相互平衡,不一定非要設定誰是主導者,在不同的教學情境中,課堂中的主導者可以靈活變化,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收獲美好;同時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教學效果,師生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影響、相互學習,共同成就。學生在學習活動期間,會遇到令他們難以解決的問題,學習起來比較吃力,無法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一定要積極主動地去幫助每一位學生,耐心教導,將學生的困惑逐一解除,樹立學生的自信心,為他們提供適合的、科學的學習方法,滿足他們提出的需求。教師要降低姿態,不要在學生面前擺架子,在班級中要做到一碗水端平,要為學生傳遞正能量。在課堂上,教師需要正確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讓學生放松心情、排解壓力的同時暢所欲言,營造歡快輕松的課堂氛圍。
4轉變教學模式,實施生活化探究
實際上,初中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學生本身就是具有直觀能動性的主體,并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但是在很多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都沒有高度重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一直使用講授式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而學生無疑就成為被動接受知識的機器。而實施生活化的語文教學,應該注重從生活情境出發,從生活的角度加強語文知識的感知,并進行交流和討論,這樣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發揮,才能有更加深刻的學習體驗。為此,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就需要為學生設置一些生活化探究活動,從初中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術展開探究學習,讓學生有更加多彩的學習體驗。
5整合教材內容,做到學以致用
構建生活化的語文課堂有利于學生融入到生活化的環境中學習語文知識,切實提高了學習效果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將生活中的素材、案例、教學工作引入課堂中,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生活化教學使得教學活動有效性得以凸顯。傳統的語文課程教學過于依賴教材,大部分語文教學缺乏生活化的教學理念難以從課程出發有效挖掘素材,阻礙了生活與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不利于初中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理解和運用課堂所學。作為新時期的教師必須提升自身素質與時俱進學習生活化教學模式,將課本知識和生活化教學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真正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從內心深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6結束語:
在當前多元化、一體化的社會背景下,教師要引導學生擁有更加豐富的生活經驗,從而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得到更加全面地發展。生活化的語文教學還能夠讓學生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提高語文教學課堂的有趣性,增強學生對于語文生活化的體驗和情感。教師在設計生活化的語文教學內容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語文水平和語文素養進行工作的開展,注重學生語文水平的培養,提高生活化語文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張廣春.初中語文課堂生活化教學方法與策略之我見[J].2021.
[2]李志文.讓語文走向生活——初中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思考[J].課外語文,2020(1):2.
[3]黃淑玲.淺談初中語文生活化教學開展的有效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