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鋒
摘要:隨著科技社會的高速發展,課堂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升,適應新時代的教育模式改革也變得更加迫切。智慧教室是學校信息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內在訴求,是當今多媒體時代的必然選擇。本文根據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的親身經歷與體會,針對傳統課堂與智慧課堂的教學對比,探索智慧教室在當前科學課堂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努力打造更具魅力的科學課堂。
關鍵詞:智慧教室? 多樣教學? 準確高效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智慧教室”集計算機、投影、交互式白板、實物展示器、IRS反饋系統等科技平臺于一體,借助Hiteach互動系統,clouDAS云診斷系統,讓教室的學習環境具備了高科技含量,為教學活動提供了更具智慧的應用服務,為提升課堂的生成教學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也都隨之發生了質的改變。智慧教室,為我們的課堂創造了一種互動的學習情境,一改“教師講學生聽”的單一教學情境,觸發學生們的主動學習、合作學習,凸顯“以生為本”的理念[1]。智慧教室,讓課堂變成一個真正充滿智慧的地方,讓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更加的密切,讓教學變得更加的精進、全面、有效[2]。本文我也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具體闡述與傳統課堂相對比,智慧課堂所存在的優勢:
一、豐富教學手段,呈現多彩課堂
電子白板將傳統的黑板與觸摸式平板電腦的功能二合為一,教師與學生能夠在上面任意點擊,書寫,繪畫。電子白板上展示的內容和圖片可大可小,可圈可點,甚至可以任意地移動和拖拽。 這些功能比起傳統的電腦課件,操作更便捷,使用更靈活,創意更無限。教師和學生能夠通過電子白板這一媒介自由發揮,來收集、展示并傳遞信息,使得教學內容靈活多變,課堂趣味盎然。以下這兩個案例充分體現了智慧教室中的電子白板相較于傳統多媒體在教學方法上所存在的優勢:
在科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動物的主要類群》中,以往我們是讓學生來口頭回答各個種群的特征,即使上黑板書寫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一節課的時間內很難把5個種群的特征都講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我把學生分成5個小組,每個小組將會分到一張表格,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然后我借助智慧教室中的拖拽功能,把各個種群的特征統一做成一個個的小圖標,然后讓學生在白板上進行直接拖動(圖一),這樣既節約了大量的課堂時間,而且學生們很喜歡這樣的作答方式,課堂氣氛也會變得非常的活躍。
二、多樣化的試卷講評,實現更精準的教學
初中科學課上試卷或習題講評不可或缺,但以往我們更多的是老師講學生聽,而且老師講的題目往往也是老師根據自己的經驗而選擇幾個錯誤比較多的典型。有時就會出現“前面的學生嫌簡單,后面的學生聽不懂”的情況。
但借助于智慧教室中的自動閱卷系統,通過DAS云診斷分析,在IES云共享平臺生成檢測報告。作為教師,我可以通過查閱這一份診斷報告,可以非常直觀、準確的看到每一位學生在這一次試卷中的答題情況以及每一道題的得分情況,圖中的每個點就代表學生的答題情況匯總(圖二)。而且這一套自動閱卷系統還可以分析每一位學生在知識點掌握上的不足,以及答題出現錯誤的原因,是因為粗心答錯了題,還是因為知識點沒掌握好而答錯了題。在試卷的講評課上,我就可以根據學生們的試卷診斷報告做針對性的解答,如果出現有個別題出錯率較高,而且從試卷評測系統中反映出來是因為學生對于該知識點的掌握還不夠到位,那我就需要在課堂上著重講解。如果是個別同學出現的錯誤,而且檢測顯示是因為粗心,那么我在課堂上就可以適當強調,從而節約寶貴的課堂時間。
在初中科學試卷中,往往還會有一類計算題,這一題型的題目不僅花費的時間較多,而且學生有時候還不容易掌握,例如初中科學中的力學應用題,化學式計算,電功率的計算等常會出現在最后的計算題中,這一類型的題目往往解題步驟繁瑣,難度也較大。此時我會借助智慧教室中的實物提示機把學生中解答過程比較好,或者解題思路比較新穎的步驟并列投影在白板上,接下來就可以讓學生來分別闡述自己的解題思路。這種情況下學生可以實現自我評量——檢討自己的方法是否可行;實現同儕互評——發現不同方法的優劣從而甄選最優方法。在這個評量的過程中大大拓展了原先同桌交互的空間,學生會得到更多的解題信息說明和知識建構。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一個人的創造力只有在他感覺到‘心理安全’或‘心理自由’的條件下,才能獲得最優表現和發展?!奔ぐl學生提出問題的關鍵,是創設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讓學生想問、敢問,就必須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安全自主的心理環境,營造一種自然放松的交流氛圍[3]。
我想智慧課堂也許代表的是未來課堂的一個方向,是未來課堂的一種發展趨勢,它將引領我們開創新一代的課堂教學模式。智慧教室為老師提供了一個高科技的平臺,但要讓智慧教室真正成為智慧課堂還在于我們教師與學生的智慧,只有當教師和學生的思想在這里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我們的教學才是名符其實的智慧教學。也只有這樣,智慧教室才能幫助我們激發出更加蓬勃的教學生命力。
參考文獻
[1] 黃蓉懷、胡永斌、楊俊鋒、肖廣德. 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開放教育研究. 2012:22-27
[2] 崔婧. 智慧教學新模式. 智慧城市專題.2013:86
[3] 黃禮青.讓問題充滿學生的頭腦.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