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華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應達到405萬字,要求“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而欲達此目的,教學中有效實施群文閱讀是重要途徑。本文筆者結合自身近幾年嘗試群文閱讀教學的切身感悟,擬就課內群文閱讀教學合作學習策略談些體會。
關鍵詞:課內群文閱讀;合作學習;策略
眾所周知,“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群文閱讀教學合作學習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是關注學生的自我建構過程,努力通過合作閱讀多篇具有相同主題或結構的文章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多層次、全方位地把握和理解文章,從而有助于學生理解和創作能力的提升。本文筆者結合自身近幾年嘗試群文閱讀教學的切身體會,重點就課內群文閱讀教學的合作學習策略,談些體會,以拋磚引玉。
一、優化分組是有效進行群文閱讀教學合作學習的前提
研究表明,小組合作學習重在調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催生小組成員內的潛力生再次爆發出來,能與優生并肩前行,共同進步,以便達成學習目標。實踐經驗也告訴我們:“合理優化小組設置,讓小組成員之間優勢互補。”,是有效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前提。
具體操作就是對自己上課的班級學生,多次進行群文閱讀能力檢測,具體以同等時間完成閱讀內容和完成答題進行量化,以進行小組劃分,從而盡量使各學習小組大致均衡。如此就將班內閱讀能力優、良、差的學生按一定比值進行有序分組,基本達到了優生帶動潛力生,潛力生跟進優等生,各組之間實力相對相當的目標。需要說明的是,組長是“領頭羊”,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者,所以這個成員不只是成績優異,更要有較強的責任心和必備的組織能力。當然老師的責任也不只是選組長,更為主要的是要培訓組長,引導并幫助組長去有效組織并帶動全員參與,確保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
二、精準設疑是切實實施群文閱讀教學合作學習的關鍵
設疑是所有的課堂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而教學設疑的問題是否有討論價值,對能不能有效開展合作學習至關重要,群文閱讀教學又尤其如此。從議題的設置到選文再到實施閱讀教學與探究,每一環節都極其重要,我們要依據議題精準建構,根據課堂靈活設疑,最終得以達到合作學習,提高學習質量的目的。
例如,在《欲揚先抑顯真情》(七下第三單元《阿長與<山海經>》+《荔枝蜜》+《丑石》)的教學中,閱讀“1”文(《阿長與<山海經>》)時,設置任務:用“——”標出作者對阿長情感的句子或詞語,作者對阿長的情感是怎樣變化的?作者最終表達了對阿長怎樣的感情?在閱讀“X”文(《荔枝蜜》、《丑石》)時設置的任務是:用“——”勾畫出能表現作者對所寫事物情感的句子,討論作者的情感發生了什么變化?作者最終要表達的是什么感情?接著小結群文相同之處:作者前后的情感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是從不喜歡到喜歡;最終都表達了作者對這些人或物的贊美之情。教師總結:這種先貶低,再褒揚的寫法叫做欲揚先抑,也叫先抑后揚。最后任務是讓小組進行探究:欲揚先抑的寫法到底有何好處呢?小組合作后匯報得出結論。
如此設疑,讓小組有問題可討論探究,層次清楚,步步跟進,完成目標水到渠成,這既充分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體現了群文閱讀之比較閱讀和小組合作學習的魅力,何樂而不為呢?
三、有效探究是務實落實群文閱讀教學合作學習的保證
經驗表明,獨立探究是落實合作學習過程的基本形式。常規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提問,小組討論,全班匯報與交流。這個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環節常被我們忽略了,那就是學生的獨立思考(個體的學習)。“學而不思則罔”,閱讀不僅是為了積累詞匯和寫作技法、增長見聞,也是為了深化思維、陶冶情操。故在課內文本教學展開群文閱讀時,教師應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推論、比較、猜測、反思等方法對所給文本進行獨立探究、思考,充分與作者對話,悟出生活的智慧。我們要明白:小組討論是學生思想的碰撞與交流,若腦袋空空,又用何交流?所以,合作閱讀要發展感悟力和理解力,激發他們對于生活、文字、表達的熱愛。而想要深入合作閱讀,組內每一位學生的獨立探究與思考是基礎,是有效落實群文閱讀教學合作學習的根本保證。
四、評價反思是有效強化群文閱讀教學合作學習的保障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很多教師借此對學生的理解不管正確與否,都大加鼓勵、加分。殊不知雖活躍了課堂學習的氛圍,卻不知不覺中失去了知識的嚴謹,很難起到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有效培育和學習能力的養成。
孔子曰:“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所傳知識應是精準的,當學生理解有偏差時,我們應及時糾正,將學生的思維導入正軌。現實中,我們的評價很易只注重對結果評價,卻沒有對過程進行評價,導致學生也就沒有了自我反思的機會。我們應重視反思,更多是將自我反思、組內反思、課內反思相結合。組內成員在合作交流中的表現,合作討論的過程和結果,都要成為組內反思的內容。而課內的反思則應由老師組織開展,對各組合作情況加以總結,對好的經驗方法總結推廣,同時對各組的討論結果予以點評等。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若只流于形式、華而不實,勢必會降低學習效果。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合作學習中,只要我們能優化分組、精準設疑,倡導有效探究,注重及時評價反思,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2011年版。
[2]劉玉靜,高艷.《合作學習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湯麗.《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0
[4]陳雪華、周陽,“1+X”群文閱讀教學關鍵策略例談[J].教學月刊小學版,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