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晶
關鍵詞:讀寫結合;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3-
引言
在日常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堅持“以讀促寫”的教學理念,有意識地滲透寫作訓練,引導學生習得方法、內化知識,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讀寫結合的英語課堂中,教師如何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怎樣保證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如何建立讀與寫之間的聯系?在本文中,筆者將從讀寫結合的教學價值出發,談一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幾點做法,希望對廣大英語教師有所啟發[1]。
一、讀寫結合策略的重要性
(一)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正確的認識
讀寫結合策略能夠充分展現出英語的魅力,通過閱讀,學生能夠獲得情感上的感知;通過寫作,學生可以綜合運用閱讀過程中產生的情感與學到的知識。因此,讀寫結合策略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使學生擺正英語學習的態度,以更加積極主動的狀態投入學習[2]。學習的最好方法就是感受與表達,感受來自于閱讀與聆聽,學生通過閱讀英語文章產生認知,而表達是學生以這些認知情感為出發點的個性化延伸。在感受與表達英語的過程中,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英語學習效率也獲得了極大提高。
(二)將學習英語與運用英語相結合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許多學生已經形成了固化的學習思維,即為了考試而學,為了升學而學。在這種教育環境中,學生的應試能力和應試技巧日益提升,而整合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不斷下降。這樣一來,學生即使考試分數很高,綜合能力卻很弱,不懂得結合實際運用所學的知識。讀寫結合策略的另一重含義是學習與運用相結合,這就要求學生以在學習中獲得的情感為驅動力進行再創造,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由此看來,教師應在教學中充分運用讀寫結合策略。
二、讀寫結合策略的運用
(一)巧設課前情景,激發學生的語言運用意識
課堂導入是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在課堂導入環節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合適的教學情景為即將開始的講授做鋪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態決定著他們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在導入環節利用讀寫結合策略,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意識。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上冊《My family》時,筆者會在課前創設歡快的情景,讓他們進入學習狀態。本單元的閱讀目的是讓學生明確家庭中人物的英語表達方式,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問好。因此,筆者先放映了《Family》中的一段英文短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讓學生圈出短片中出現的與家庭人物有關的單詞,把它們寫在本子上。然后,筆者向學生提出一些關于家庭的問題,喚起學生對家庭的記憶,為稍后的英語寫作做鋪墊。緊接著,筆者讓學生互相向同桌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并在練習本上用中文寫出相關句子。最后,筆者正式開始了文章的閱讀教學,學生基本掌握了介紹家庭成員的句型后,筆者便讓學生用英語翻譯之前在本子上寫下的句子。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掌握了重點句型的表達方式,還能夠將英語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提高了轉化知識、運用語言的能力。生動的課前導入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基礎,在導入環節運用讀寫結合策略,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意識,能夠為即將開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教師應重視課前導入的作用,將讀寫結合與課前導入相結合,使英語課堂煥發新的生機。
(二)強調過程,實現“以讀促寫”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理解讀寫結合的意義,提前在閱讀教學中強調寫作需要的內容、句式、文化知識等,并讓學生進行模仿訓練,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強調閱讀的過程與方法,不能只注重閱讀的結果,要幫助學生經歷完整的閱讀過程,有效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和學習潛能。教師要能夠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插圖、解讀標題、感知篇章布局等,建立語篇意識,勾勒出語篇的大致輪廓,大膽預測文本內容。此外,教師還要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問題,并借助學習單、微課、導學案等學習支架,圍繞關鍵問題的解決展開意義探究。關鍵問題的解決,可以讓模糊的文本輪廓逐漸清晰,深化學生的閱讀理解,提升學生概括知識與內化知識的能力,奠定寫作的基礎。
(三)重視寫作模仿教學
在進行寫作教學的時候應當讓學生現學現用,利用現學的知識讓學生進行模仿學習,這樣可以實現寫作能力的提升。像一些生活中常用句型的仿寫“I like...”“I want...”“This is...”等,通過對這些句型的運用以及仿寫練習,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相關詞匯的理解,還會讓學生在不斷地仿寫中規范自己的寫作,進而提高寫作能力。這種仿寫其實類似于語文學科的“模版式作文教學”,學生們對于這種知識點的接受能力是要遠高于整體知識講解的。
(四)重視課外閱讀環節,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課外閱讀環節,積極促進課內外閱讀教學的結合,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選擇閱讀優秀作品或經典名著,如艾瑞·卡爾的《袋鼠也有媽媽嗎?》,蘇斯博士的《穿襪子的狐貍》《綠雞蛋和火腿》等。這些具有一定趣味性的英語繪本對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吸引力,童話般的故事情節和人物、顏色艷麗的插圖,能夠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此外,學生根據英語繪本故事發揮想象力創編新的故事時,會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逐漸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讀寫結合策略是對相關內容進行構建與優化,將英語教學從單一枯燥的單詞與語法教學中脫離出來,轉向為學生搭建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以促進學生學習。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對英語教學的重要意義,不斷挖掘讀寫教學策略的新方向與新主題,為現代化教育事業作貢獻。
參考文獻
[1]朱海清.基于讀寫結合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9):276-277.
[2]衣玉蘭.基于讀寫結合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探究[J].英語畫刊(高級版),2020(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