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素帆
摘要:隨著教育觀念的改變,如今各階段的教育強調彼此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所學知識之間的銜接和輔助能力。英語作為一門重要學科,教育大環境也對英語學科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強調小升初英語知識的銜接。這有力地幫助學生適應銜接階段,在銜接階段的英語學習和英語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英語,服務于自身。本篇文章圍繞小升初英語教學,探討其有效的教學策略,為此提出相關建議,望廣大教師可以引起重視。
關鍵詞:小升初;銜接;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英語作為一門關于語言的學科,其學習方法與語文有所相似,重視學生的基礎語言積累、應用、寫作閱讀能力。小學英語要求學生掌握基本核心單詞和基本語法,而初中階段英語教學則要求學生的英語寫作、閱讀、聽說綜合能力的達標,需要依托小學英語基礎。因此,小升初銜接階段的教學對教師和學生來說都至關重要。在英語基礎掌握之后,教師能夠幫助學習者形成開放包容的情懷、提升跨文化交流的意識和能力、全面了解世界文化、提高眼力與拓寬視野,服務于初中學習。英語學科的學習本應是一個生動、有趣的過程,應當讓學生在英語的應用中感受到自身文化素養的提升與滿足。然而目前英語課堂氛圍趣味化營造的重視程度仍然較低,枯燥的課堂講解與繁重的作業任務也加重了學生對于英語學科的抵觸程度,不利于英語銜接階段的教學。
一、小升初英語教學有效銜接策略分析
(一)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
教育觀念的改變極大的影響著教學方法,“以人為本”的教學觀使得如今學生的學習主體性逐步凸顯,教師扮演者指引者和輔助者 幫助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加之現在的教育目的不是單純為了培養分高的尖子生,而是抓住每個學科的核心素養內涵,促進學生各個方面的發展,提高教學有效性。小升初銜接階段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階段,教師和學生都要極為重視,需要用正確的教育觀念對待該階段。
以初一英語部編版上冊中《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為例。在小學階段,學生對該英語句型有所了解,知道如何翻譯如何回答,那么進入初中,此句型的難度有所增加且成為重要句型之一。在這個時間里,初一英語教師首先幫助學生回顧小學所學的相關內容,然后再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引領學生向更高層次學習,讓學生有個緩沖和自我理解、回顧思考的過程。這要比直接學習進入初中知識更加能夠體現“以人為本”教育理念,遵循學生的智力發展規律,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小升初銜接教學的有效性。
(二)形成多樣化的情境教學方式
經調查研究發現,初一部分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只學習書面英語而很少自己用嘴說或者實踐操作,使得學生的語感、閱讀寫作能力弱。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需要利用直觀教學原則,比如通過多媒體的動圖、視頻向學生展示英語情境對話或者英語閱讀視頻,讓學生感受一下標準的英語發音和英語閱讀停頓節奏、語速。因為這些學習在小學較少,學生對這方面的學習漏洞較大,那么通過情境教學的形式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標準英語發音和對話,有助于以后的英語聽力和閱讀學習。除了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創設英語情境,教師還可以同學之間實踐對話幫助學生加深印象,培養學生的英語對話能力,這樣符合現在的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比如七年級上冊中的《What's this in English》和《What color is it》,這兩篇課文都選用What開頭,以提問的方式進行學習,那么教師可以在課堂互動環節選取小組合作對話或者同桌兩人對話的方式,引導每一位同學開口說英語,培養學生口語能力。
(三)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需要有雙發現亮點和不足的眼睛,有針對性地幫助每位學生在銜接階段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有利于銜接階段學生的學習,也有利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回顧以往的教學方式,大多數班級人數在六十到七十之間,教師即使想要了解每一位學生,但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隨著教學資源的優化,現在每個班級人數控制住五十左右,教師在了解認識學生時,時間更加充裕。由于學生剛剛進入初中,以及處在小升初這個重要銜接階段,學習習慣、學習認知、學習基礎水平個有差異。化學教師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教育學生。因此教師需要先通過了解學情,對學生有整體的了解,進而制定教學計劃。譬如初一英語中有一部分是要求學生練習二十六個英文字母,雖然這屬于最基本的知識,學生在小學已經熟練掌握,但是仍會有一部分學生在字體方面不夠優秀。所以教師可以通過要求學生書寫二十六個英文字母,發現學生之間的學習習慣和英語基礎的差異,通過調整教學方案幫助每位學生正確、規范書寫二十六個英文字母。教師還可以以初中知識與小學知識的銜接重和部分的角度,發現學生之間的基礎差異和英語靈活應用能力 再次調整教學方案。最后是在英語成績上,教師借助練習題、試卷的考查,發現學生學習能力和知識搬運能力的差異,輔助后期自身教學計劃的完善。那么通過以上三個方面,教師可以對學生有整體細致地了解,加上自己的教學方案,幫助學生適應初中生活。
(四)幫助學生在初中初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當前初中階段的大部分學生沒有正確的認識英語學科存在的意義,不利于銜接階段的英語學習。所以教師在開展英語課程時,需要掌握剛剛步入初中的學生的身心特點,選擇適宜學生讀書的材料和讀書形式,要在課程中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進行英語知識學習與探究,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學,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心態。引導學生閱讀、欣賞英文視頻,能夠使學生清楚地了解到自己英語學科學習在學業發展中具有關鍵的意義,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各種英語材料閱讀中拓寬視野,提升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喜愛度,也能大大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結束語
相對于小學來講,初中英語更加注重互動交流氛圍的營造和學生綜合英語素養的培養,教師需要增加教學方式的交流和教學理念的更新。在課程上合理利用多媒體、小組合作等多種形式進行英語課程教學,為學生構建一個趣味、活躍的英語學習環境,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課堂責任感,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初中生活。
參考文獻
[1]林明麗. 小升初英語銜接策略探究[J]. 考試周刊,2021(66).
[2]李娜. 淺談小升初英語銜接策略[J]. 魅力中國,20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