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生
摘要:一個有效的教學課堂不僅僅要求教師做好引導教學工作,還需要全體學生共同參與進來,在課堂上學有所獲,才能不斷進步。但是在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這樣部分學生,他們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學習態度敷衍,作業也無法按時完成,學習進度非常慢。這部分學生我們通常稱之為“學困生”,每一個班級都會存在這種學生,嚴重影響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成為了教學中的難點。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做到及時發現這部分學生的學習問題,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從多種方面為這些學生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學困生轉化;轉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學困產生原因
初中語文教學中有一些學困生存在,影響了教師的教學進度。這些學困生的形成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是學生自身的學習態度問題;其次是班級學習環境的問題,另外也會有教師教學、家庭氛圍和社會因素。在教師教學這一方面進行深入反思,會發現有以下幾大問題:
(一)教師教學觀念傳統
教師教學過程中教學觀念傳統,總是自己牢牢占領課堂主動權,教學方式統一刻板,不能了解到每一個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態,因此,一些語文基礎薄弱、對語文學習沒有興趣的學生漸漸地會對語文學習喪失信心。
(二)教學方案設計不合理
通過對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情況進行分析,會發現有部分教師教學方案不合理,對于新知識的講解時間不夠,學生還未真正了解,就開始拓展深化。這就導致部分學生不能完全吃透知識,沒有充分的思考空間,學習吃力漸漸分化為學困生。
(三)學生學習壓力大
部分教師認為學生應該多做作業,才能更好地鞏固提升,因此在課堂緊張的教學后還為學生留下了大量的作業,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極限和承受能力。學生課堂學習后本身就要自我消化,作業過多加重了學習負擔,一些學生根本無法完成,作業完成率也很低。這些學生時間長了便會對語文學習產生抗拒心理,甚至消極學習成為學困生。
二、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學困生轉化策略
(一)豐富語文課堂教學方式
以往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是單一枯燥的,教師大多進行灌輸式教學,學生學起來既無聊又吃力,部分學生開始不能專心聽講,漸漸變為學困生。為了改善這一教學現狀,教師需要豐富語文課堂教學方式,將課堂變得活躍起來,帶動學生的學習氣氛。首先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依靠教材進行講解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添加一些名人名言或寓言故事,結合生活化教學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其可以將目光放在教師和課堂學習上;其次教師利用多種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在信息化時代下結合微課、思維導圖等教學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梳理學習思路,提升語文領悟能力。
(二)幫助學困生重拾學習自信
通過對當前的學困生學習狀態進行分析,會發現學困生一般都會非常不自信,他們認為自己和成績優異的學生有著很大的差距,并且在有些班級中還會受到一些不公平待遇,回家還不被父母理解,漸漸學習進度完全無法趕上。教師的學困生轉化工作需要幫助學困生重拾學習自信,教師要在課堂上細心觀察學困生的學習狀態,分析他們的學習特點;課下要多找學困生談話,了解他們的生活環境,是否遇到難解的問題,及時對學困生進行講解和幫助。教師可以為學困生安排一些小差事,比方幫老師收集一下作業本,讓學困生多與學生交流,進而對語文學習產生責任感。
(三)培養學困生良好學習習慣
教師在學困生轉化工作中需要讓學困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引導其進入學習狀態,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困生的學習進度與班級教學進度有一定的差距,這一情況下,教師不能著急,要耐心為學困生設立一下好達到的小目標,在實現后及時鼓勵他們,并且找準學困生的進步方向和進步空間,調整學困生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教師將一些簡單的問題拋給學困生,一讓其專注課堂避免開小差,二可以鍛煉一下學困生的學習反應能力?;卮鹫_對其表揚,回答不正確也要鼓勵其勇于回答,慢慢地學困生會提高課堂參與感,正確回答問題的次數提高。在課后教師和學困生一起制定學習方式,在細心耐心的基礎上再加深學習,潛移默化之下學困生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減輕學生的語文學習負擔
以往教師在課堂教學后還會為學生布置下課后作業,每科加起來學生有著很重的學習負擔。學困生本來就對學習沒有興趣,在作業負擔大的情況下更會產生抵觸心理,甚至會放棄這一科目的學習。因此學困生的轉化工作需要教師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課堂上讓每一個學生都投入到學習氛圍中,在課堂上將知識充分掌握,并盡可能地留出一點時間給學生思考,消化學到的知識并自我選擇拓展還是與同學討論,課后不再留下作業,讓學困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和輕松。利用小組合作等教學方式,讓同學們互相幫助,發揮自身長處。
總結
學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語文教師要真正去了解學困生的學習狀態,具有針對性地制定學困生轉化方案。學困生的轉化是有著很大的重復性的,今天可能取得了進步,明天可能又會對學習敷衍了事。教師要做好心理準備,客觀分析突發狀況,做好反思工作,與其他科目的教師多多交流,更全面的去了解學生。教師要重視學困生展現出來的各種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耐心引導學困生投入學習狀態,培養其學習責任感,讓其知曉語文知識對今后發展和生活實踐的重要性。轉化語文學困生是語文教師教學中的一項重任,要求教師提升自身專業教學能力,磨煉教學奉獻意志,真正把這一重任記在心中并不斷勇于創新實踐。
參考文獻
[1]李新軍.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措施思考[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23):161.
[2]陳健. 給點欣賞就微笑——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困生的轉化措施[J]. 考試周刊,2014,(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