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鶴
摘要:隨著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教師更加重視創新教育教學過程、提升教學質量。因此,教師的教學反思和教學評價等一系列反饋信息就對優化小學數學課堂的質量有著較為關鍵的作用,教師通過注重教學反饋能夠使得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發揮實效,進一步完善學生的綜合素養。本文將從四個角度論述教師注重反饋讓小學數學課堂更實效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反饋;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教師進行教學反饋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結合時代教育資源的發展來多加應用一些智慧型信息來對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活動、方法、環節等進行反思,同時結合學生的課上提問、回答情況、互動水平等信息來進行教學評價,從而更加客觀地認識和理解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完善的部分,同時利用高質量的教學內容來構建更具有針對性的數學課堂。
一、收集學生的課上表現,合理評價教學的過程
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反饋時,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加關注和收集學生的課上學習信息,尤其是在問題教學、小組學合作教學、課堂討論等多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利用課上生成性資源了解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知識儲備以及在能力方面的發展情況,從而更好地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本班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從而構建更加高質量的數學課堂[1]。數學教師應當在課上學習過程中多加充當組織者和觀察者,在保證學生有自由討論空間的基礎上來讓他們更好地發揮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參與到互動交流的過程中來,進一步豐富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內容,為開展全面的教學評價奠定基礎。
例如,教師在對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三年級上冊中的“三 長方形和正方形”進行教學時,可以觀察和留意本班學生的課堂學習情況,通過提問等方式來引導學生自主總結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同時觀察他們使用長方形與正方形面積公式、周長公式的情況,以此客觀審視本班學生對課上教學活動的適應情況以及對平面圖形知識的認知能力,從而更好地根據本班學生的基礎情況開展針對性的教育活動。
二、定期開展數學測驗活動,了解數學教學成果
小學數學教師除了可以利用課上信息了解本班學生的學情以外,還要多加利用數學測驗來客觀認知本班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針對學生在測驗過程中出現錯誤較多的部分開展教學活動,以此來完善他們的數學基礎知識儲備,確保他們能夠高效解決數學應用問題、獲得思維能力方面的提升[2]。教師在進行數學測驗時,要注意測驗內容的多元化,確保學生的階段性學習情況獲得檢測,同時,教師要將測驗結果整理成數據庫,方便在空余時間對學生們的多方面能力進行客觀分析和整理,從而有效反饋教育教學成果,客觀認識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們的測驗情況優化導學案,引導學生在課上利用更加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提升自身的基礎知識儲備。
例如,教師在對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四年級上冊中的“七 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進行教學時,可以利用數學測驗來考察學生對整數中四則混合運算的掌握情況,同時在分析測驗結果的過程中整理出學生們出現的共性問題,將這些共性問題作為教學反饋信息,進一步優化之后的數學教學過程,針對性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計算水平,構建高質量的數學教學課堂。
三、參考智慧型教學資源,開展科學的教學反饋
小學數學教師還應當結合時代教育的現狀,多加利用智慧型教學資源來開展更加科學的教學反饋,同時有效的拓寬教學反饋的手段和方式,進一步提升本班學生的課上學習質量。數學教師應當多加利用線上教學App收集和整理本班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引導學生在課下完成作業后將作業內容拍照上傳到遠程教育App上供教師檢查和分析,長此以往,教師可以將階段性的作業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從而更好的構建高質量的數學教學課堂,提升教學反饋的效率、節約教學成本。
例如,教師在對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中的“九 整理與復習”進行教學時,可以將學生本學期在計算、圖形、統計等方面作業的完成情況和進步水平進行綜合分析,了解學生在能力和知識儲備上的不足和差異,將其作為教學反饋的信息的同時結合遠程教學App上的數據客觀分析不同學生的優勢,確保他們能夠在課上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教師科學的引導和幫助,有效完善班級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學科能力。
四、了解優秀教師的教學,開展客觀的教學評價
小學數學教師除了從學生和智慧型教學資源的角度出發構建高質量的教學反饋以外,還要多加在課下聽取其他優秀教師的教學過程,通過汲取其他教師的數學課堂教學經驗來反思自身不完善的部分,從而將其他教師使用的高效教學方法應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并對比自身與其他教師在教學語言、教學方式、教學內容上的不同點和相同點,保留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優質部分,變換不符合學生學情和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進一步釋放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熱情,從而有效開展更加客觀的教學評價[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學反饋作為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的有效方式對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職業水平有著積極的作用,教師應當樹立嚴謹的治學理念,通過多種教學手段來完善反饋過程,客觀看待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失,同時能夠尊重學生們的階段性學情和心理需求,打造更加符合時代背景、學生情況的小學數學教學,全面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鶯聯.有效應用教學評價? 驅動小學生學好數學[J].考試周刊,2020(A4):73-74.
[2]秦雅莉.小學數學課堂開展形成性評價面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27):92-93.
[3]邱燕杰.優化評價,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效率[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9(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