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梅
摘要:語言具有濃厚的色彩,英語學習不只是靠死記硬背,還需要教師通過多種手段來鍛煉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環節應盡可能地引入跨文化知識,將教學重點從以前的考試轉換為引導學生學習文化知識,減少學生學習的困難,這樣,學生的英語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關鍵詞:高中英語;跨文化;培養
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高中生學習的內容復雜而又困難。高考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節點,英語學習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引入新的課程,讓學生意識到英語是一門語言,它具有獨特性和個性化的特點。只有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一、高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的問題
(一)學生
目前的很多高中階段,學生認為英語的學習就是為了獲得高的分數,既不會在之后的生活中得到應用,又不會去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況,所以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下,大部分高中階段的學生對跨文化意識的認知并不是特別注重。而且以成績作為考量學生能力標準的理念一直伴隨著學生,以及各種各樣因素的出現會讓學生覺得英語就是一門死記硬背的學科。時間久了,學生就很難產生興趣[1]。
(二)教師
新課改下,大部分英語教師都已經意識到了跨文化意識的重要性,所以在課堂上也在逐漸地應用這種理念對學生進行教學,可能在具體的實施環節會出現一些困難,或者說一些挑戰:首先,教師本身的知識儲備量不夠,在給學生講述這些文化知識時會呈現出壓力感,恐難勝任。其次,因為高中階段學生會面臨高考這個門檻。教師一直都是以傳統的教學理念為初衷,想要在高中階段轉變這一理念,不僅對學生來說是個挑戰,對教師來說更是一個挑戰。突然間的轉變,教師很難在課堂上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經常出現教學無章法的狀態。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探究
(一)豐富文化內容
目前的初中英語課堂所記錄的內容大部分都是與文化有關,涉及的范圍也是很廣。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完全可以從教材中出發,對學生講述一些跨文化知識,讓學生更好地去了解。英語是學科,當然英語也是一門語言,完全可以在現實的生活中進行應用。它并不是死記硬背,提高學生分數的“渠道”,反而是讓學生了解文化的手段。由此,教師要從教材出發,引入多樣化的內容,去讓學生了解跨文化意識的展現。
比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述“festival around the world”這一內容。由于講述的是世界各地的節日,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現出節日的圖片,圍繞本節課的問題展開一些討論,請同學們思考一下中國的節日與外國的節日有哪些不同?比如:中國過年與外國過年的節日是同一天嗎?他們之間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呢?讓學生通過這一問題進行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因為每個學生的想法都不同,所以在整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有效地引導,讓學生了解世界各地節日的差異性。有時間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一些有關于文化遺產的內容,讓學生更多地去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打開學生視野,學生的能力就會得到提高,跨文化意識也會隨之增強。
(二)提供實踐舞臺
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時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也要從教學的目標出發,讓學生能夠認識到我們國家所出現的文化與你們所學的英語之間有著哪些差異。而且 教師在教學中要意識到想要讓學生學會某一項學科,最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去進行實踐。因為單純的講述理論知識,學生只是記住了一些表面的,卻并不知道如何在生活中進行應用,所以高中英語這門學科需要改變傳統教學的不足,改變那種“輕視實踐,忽略文化”的狀態 爭取建立一個新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英語課堂的魅力。
比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述“Englisharound the world”這一內容。高中英語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循序漸進地引導,先讓學生了解什么叫做跨文化意識?之后,為學生介紹有關于英語的來歷,從什么時候開始英語走入了世界?同學們一定好奇,為什么很多美國人所說的英語和英國人所展現的英語有不同的,那是因為美音和英音也有語音的差異性,此刻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述語言的來歷,以及去告訴學生英語和漢語之間語法有哪些不同?主謂賓定狀補之間的應用是否會存在差異性?學生學完理論后要進行一定的實踐,教師就可以構建一個平臺。尋找一些國外的學生,或者聯系學校,做到跨過交流,讓學生將自己的一些心里想法或者是寫作內容以信件的形式發到平臺上,鼓勵學生與外國學生展開通信來往,讓學生在實踐中能力得到提高[2]。
(三)引入信息技術
時代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高中教師所應用的教學方式發生了改變。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教學教學的有效工具,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借助微課、微視頻、多媒體等多種多樣的方式,讓學生去了解西方的文化。
例如:講述到“動物”這一內容。教師就可以告訴學生,外國人認為的動物有哪些?對待動物的態度如何?很多外國人對待動物的方式很殘暴或者說很兇狠,甚至某國的幾個州已經制定出一些法律去制止這些狀況的發生;在國內就很少發生這類的事情,大部分養動物的家庭都把動物當成孩子來看待,甚至一些老人因為孩子沒在身邊,真的就把自己養的動物當做了孩子來看待,既是寵物也是家人......這就是文化差異,導致學生對事物的看法不同。多媒體、微課、微視頻等教學平臺都可以成為教師讓學生了解這些差異的渠道,給學生一個認知的“空間”。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時代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英語已經成為全球通用語言,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所以,高中英語教師為了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的優秀人才,就要注重跨文化意識的培養,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了解英語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王瀟冬.高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J].校園英語,2021(52):192-193.
[2]田甜.高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滲透和培養路徑探究[J].校園英語,2021(34):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