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艷輝
關鍵詞:雙減政策;英語教學;新型模式;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6-
前言:學生受先天智力發展、后天環境差異的影響,在學習方面會展現出不同的特點。隨著初中階段知識量的增加和知識難度的增大,學生之間的分化情況會更加明顯。為了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信心,讓教學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習慣,老師需要對英語教學的模式進行創新,要從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特點出發,優化教學開展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在多元化的教學課堂上,獲得英語學習能力和核心素養提升。
1.運用故事教學,夯實學生基礎
故事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形象化的教學方式,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緊扣到教學課堂上,讓學生能夠在生動形象的英語氛圍中,對抽象的英語知識進行理解和吸收[1]。教材是英語知識的高度凝練,是老師進行教學設計的重要依據。為了確保老師教學開展的有效性,老師需要立足于教材基礎,來對故事模式進行針對性的設計和運用。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Unit9《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的時候,老師可以在教學中圍繞這一主題講述主人公的經歷,在故事講述的過程中對一般過去時進行講解。老師在敘述故事的同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一般過去時的表達方式,并提出問題:What was your favorite game when you were young?How did you play this game in the past?讓學生結合這兩個問題,來對文章結構進行梳理。學生在閱讀和討論的過程中,能夠得到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同時也對一般過去時的使用方法和應用場景產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學生掌握一定的語法知識基礎之后,老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拓展訓練,并設置問題:What problems did you encounter in your English study in the past? How did you solve these problems? Will the same method be used now?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提高學生對語法知識的應用能力。學生在講述親身故事的時候,老師需要做好相關記錄,以此來對學生進行表達指導,讓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和文章閱讀能力獲得提升。
2.借助微課技術,創設教學情境
中學階段的英語教學,不僅僅是對教材知識進行教學,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英語素養和綜合能力進行鍛煉[2]。為了確保這一教學目標的高效完成,老師可以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教育價值,結合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基礎創設出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微課資料的覆蓋面更加廣泛,從而為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Unit13《We are tring to save the earth》的時候,老師可以在課前設計環節搜集當前地球面臨的危機和挑戰的相關資料,通過視頻的剪輯和圖片的制作來完成精美的微課制作。然后在上課的時候將播放給學生們觀看,讓學生在有限的教學課堂上能夠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然后老師可以和學生們就課程主題進行一問一答的交流,讓學生結合課件資料,對“如何保護地球環境、拯救地球危機”進行思考和表達。老師通過發揮微課的形象化功能,將學生代入模擬的真實世界中去,能夠讓學生在沉浸式體驗的過程中實現英語思維的由淺入深發展,從而讓學生能夠在自由開放的英語環境中,深化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實現英語知識體系的豐富和完善。
3.聯系生活實際,布置讀寫任務
閱讀和寫作是貫穿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對于學生的英語思維發展和英語綜合能力提升具有非常關鍵的決定性作用。對此,老師可以運用讀寫一體化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在閱讀之后進行寫作練習,從而得到閱讀和寫作雙方面能力的協同進步。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unit6《When was it invented?》之后,老師可以圍繞“發明”設置讀寫任務,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各種常見發明,去搜集相關資料和信息。同時老師還可以舉例兩種對社會生活具有突出作用的發明,讓學生以辯論的方式去尋找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在完成這一系列的活動之后,老師可以布置題目為:“What's your favorite invention?”為題的習作。老師通過開展活動鼓勵學生積極交流,組織辯論促進學生的多重思考,設置習作檢驗學生的寫作水平,能夠讓學生在閱讀和交流的過程中積累到大量的單詞,并得到語法邏輯思維的鍛煉。除此之外,學生之間相互的溝通和談論,還能讓學生在合作與競爭的環境中養成積極的學習習慣。老師通過將課堂學習延展到現實生活中去,能夠減輕學生英語學習的壓力,讓學生在融合理論和實踐的過程中逐漸發現英語的應用價值,從而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并刺激學生將英語課堂上掌握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
結束語
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踐行和雙減政策的貫徹實施過程中,初中英語老師要對自己的教育理念進行革新,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優化,對現有的作業內容進行創新,通過采取合理且科學的教學模式,來幫助學生實現對英語知識的高效學習和有效復習,進而真正落實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和減輕負擔的教學政策。
參考文獻
[1]丁小靜.“雙減”政策和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英語語音教學實踐[J].山西教育(管理),2021(12):71-72.
[2]謝佶薇.如何在雙減環境下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措施探討[J].校園英語,2021(48):193-194.
[3]祝麗霞.探索課堂減負提質的三段進階教學——以初中英語教學為例[J].教育科學論壇,2022(01):78-80.